(共27张PPT)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第2课时
朱德
学习目标
01
分析事件,感受母亲形象。(重点)
02
品析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难点)
精读研析
分析人物
【一】
1.母亲一生中值得叙述的事迹有很多,本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迹?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填写下表。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品质
作者小时候(记忆时起)
1895—1900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
种菜、喂猪……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识大体、明事理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年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抗战以后
1944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
继续劳动
勤劳朴实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理解、支持革命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2.文章从两大方面叙述了有关母亲的事件,请分别用一个词进行概括。
答案 勤劳的母亲、革命的母亲。
整日劳碌
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
坚强刚毅
勤劳的母亲
革命的母亲
送子读书
给“我”慰勉
期望成功
支持革命
母亲
3.这样伟大的母亲,对作者有着怎样的教育和影响呢?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案 ①“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品析语言
【二】
默读课文,品析文章富有情感的语言。
找出文中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说出理由。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O)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去“吃大户”。
1
赏析:“不得不”是无法忍耐的饥饿、破产逼迫着他们不得已而“上梁山”
——成群结队去“吃大户”。这是最起码的自发的反抗行为,但连这样的行为也遭到最血腥的屠杀。
“竟”字有何深意?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2
赏析:在这样的语境中,“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和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
赏析:将“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与“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进行对比,表现出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4
赏析: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
学习写法
【三】
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写法一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1
赏析:“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一句议论兼抒情,表达了“我”对母亲所遭遇的不幸的同情。母亲承受了这样的丧子之痛,却能够坚强地撑起这个家,值得赞许。
夹叙夹议,赞母亲之坚强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2
赏析:一个“好”字是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最好评价,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赞美与崇敬之情。凡是需要做的事,似乎没有母亲不能做的。
精当议论,赞母亲之勤劳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3
赏析:“永不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也与首段的“永远”一词相照应。“哀痛”“无法补救”强调了母亲对于“我”的特殊意义。后一句把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全体劳动人民的赞美,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篇末抒情议论,点明全文主旨
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就是以记叙为主,在记叙中运用恰当的议论。
夹叙夹议作用:
“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一般具有概括、简明扼要的特点。议论是叙述的点睛之笔,要恰到好处,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使读者更能理解和品味文章的主旨。
知识链接
作者在塑造母亲形象的时候,采取了选取典型事例的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是指通过某件事突出人物的个性、品质,也是我们写作学习的技巧。这种方法写作时需要注意哪几点?
写法二
一课一法
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
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能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注意事例要新鲜感人。
2. 用典型的细节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节,通过细节突出人物的个性、品质。
3.事例的先后安排要有序,事与事之间的衔接过渡要自然。最能表现人物个性、品质,吸引读者的事例要详写,其余的可略写,注意详略得当。
一法
一课一法
一阵冷风吹来,我裹了裹身上母亲做的新衣服,暖和了许多。我突然发现,衣服上的针脚又密又匀,于是,我的思绪回到了临行前的那一晚:我正忙着打点行装,无意中一瞥,看到母亲正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缝制衣服,灯油掉在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上,母亲竟浑然不知,只是一针一线地缝着。母亲头上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闪着白色的圣洁而又温暖的爱的光芒……
一例
从母亲缝制衣服的动作、布满老茧的手、白发等细节,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一课一法
我又看了看垫在座位上的紫毛大衣,回想起了这件御寒之物的来历。听父亲说,那天母亲环顾四周,家徒四壁,想起当初陪嫁的那对银手镯还在,于是她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她怕惊醒当时正在他们房间睡觉的我。父亲说她轻轻地拉开抽屉,把用手帕包裹着的手镯稳稳地放在自己的手上,再缓缓地揭开手帕,端详着那对闪闪发亮的银手镯,像是看着自己要出远门的孩子一样,眼里含着泪花。最后,她把手帕盖上,紧紧地攥着手镯,轻轻地走出门去……
通过写母亲忍痛割爱为自己买来大衣一事,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现了母亲爱子心切的特点。
一课一法
一练
请以母亲为写作对象,运用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的方法来展现她对你的关爱。
文章通过深情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母亲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那个人,我们一定要感恩母亲!善待母亲!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