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第1课时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第1课时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3 12: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第1课时
朱德
学习目标
01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02
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导 入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冰心在《母亲》中说:“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庇!”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预读先学
知人论世识体
【一】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走近作者
朱德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始终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于1944年去世。母亲去世后,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探寻背景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出性格、能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认识文体
回忆录特点:
①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②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③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基础梳理
【二】
(1)劳碌( )
(2)和蔼( )
(3)宽厚( )
(4)不辍( )
(5)管束( )
(6)节衣缩食( )
(7)私shú( )
(8)慰miǎn( )
(9)为富不rén( )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ǎi
hòu
chuò
shù
suō



读一读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周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叙: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辍:__________________
(4)慰勉:__________
(5)任劳任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富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停止,连续不断。
安慰勉励。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记一记
3.词语辨析。
词语 周济 救济
同 都有“用财物帮助生活困难的人”的意思。 异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
例 ①那个贫穷的家庭靠慈善 过日子。 ②她参加了针对难民的 工作。 周济
救济
初读感知
【三】
朗读课文
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理清文章结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初读思考
2.找出文中表明叙事线索及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答案 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宽厚仁慈
退佃
勉励“我”参加革命
勤苦的农妇
理清结构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佃农(diàn) 仪陇(yí)  溺死(nì)   私塾(shú)
B.勉强(qiánɡ) 调料(tiáo) 和蔼(ǎi) 妯娌(li)
C.和睦(mù) 衙门(yá) 横蛮(mán) 瞒着(mán)
D.不辍(chuò) 匿笑(nì) 周济(jì) 旱灾(zāi)
当堂检测

“强”应读“qiǎ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祖藉  劳碌  无可耐何
B.宽厚  仁慈  东挪西借
C.慰勉  继续  勤劳简朴
D.聊叙  隔绝  结衣缩食

A项藉—籍,耐—奈;C项简—俭;D项结—节。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愿天下的母亲幸福安康!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