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加深对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运用的认识。2.在拓展阅读中体会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
3.激发学生的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意识,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从古至今,关于时间的话题很多。
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痛惜它的流逝,并发明钟表、日历等度量它。不过,人们感受到的时间都是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在地球上还没有人,或者古人还不知道如何记录时间的时候,大自然就已经在记录时间了。你知道大自然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吗?
二、【认识作者】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时间的脚印》、《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
三、【字词积累】
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腐 蚀 ( ) 浑 浊 ( ) 山 lù ( ) 刨 刮 ( )
楔形文字( ) 粗cāo( )
四、【感知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标段序(课前“题记”不算正文段落)。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呢?
3、给课文划分结构,并说一说你划分的方法。
交流: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部分(5-29)岩石怎样记录时间。
第三部分(30-31) 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划分方法:
方法一:
标出全文的独句段,分别是——
1、5、7、11、13、18、22、24、27
方法二:
找出独句段中起到承上或启下的句子,
分别是——5、7、18、22、24、27
五、【读懂课文】
活动一:积极供稿
我校广播站要广播一篇科普文章,但时间有限,本文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整播送。 请你将本文主体部分进行缩减后投稿。
要求:内容准确完整。150字左右。单号选一,双号选二。
话题一:岩石的前世今生
话题二:岩石的历史痕迹
学生作品交流
缩写要点:
话题一:读第7—18段。(前世)
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
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
山崖裂缝——崩落(碎石,沙砾,泥土)——旅行——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读第19—21自然段。(今生)
人类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痕迹。
根据层与层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话题二:
岩石结构——地壳的活动(23、24)
石头颜色——远古的气候(25)
化石——古代生物状况 (26)
化石——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28)
化石——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29)
小结:
洞察岩石的历史痕迹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及上亿年的时间的痕迹,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活动。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活动二:用心改稿
科学小品文具有科学性、生动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它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稿件的选中率,我们需要精心修改投稿。力求语言通俗生动。
1. 向课文学习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科学小品文,语言既准确精练又生动形象。请你勾画表达精炼、形象的句或话,揣摩品味为什么能吸引你?
预设1:
示例: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本文的语言准确、严密。如:“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大约”,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大致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因为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数字3000到10000是大体估计也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总之,阅读本文读者能获得更多科学知识。
预设2: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文学的笔调让本文深受人们喜爱。
预设3:
引用高士其的诗为“题记”,从内容上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是有人类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这样,读者的思绪一下子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印”、了解它的踪迹的兴趣,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从结构上照应题目,开启下文。
2. 向作者学习
作者陶世龙既是科学家、作家又是编辑,科普文章想要投稿成功,向他学习准没错。阅读《珍惜湖泊的生命》,你在语言方面又可以学到什么高招妙法?
珍惜湖泊的生命
陶世龙
湖泊,是大地面孔上最动人的眼睛。它们有的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在草原上闪着光亮,有的像蓝色的美玉隐藏在白云缭绕的山谷里,有的又像是珍珠漫无边际地散布在广袤的平原中。
但是,湖泊和地球的历史比较起来,它的寿命是很短的。从最远古的地质时代以来,许多湖泊就无声无息地在大地上悄悄出现,又一个接着一个地渐渐变浅,渐渐缩小,渐渐消亡。例如,古代华北平原上的几百个湖泊,从元代以后都逐渐淤塞成了平地,到现在只剩下白洋淀和几个较小的湖泊了。杭州西湖可谓大名鼎鼎,但它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经历了2000多年。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中,竟有三次与消亡擦肩而过。一次是唐代的时候,已经被泥沙淤塞得快要变成平地了,幸好当时赶着挖掘湖泥,才把它的生命挽救下来。另两次是五代和北宋的时候,都由于及时挖泥和保护,它才没有在周围美丽的山峰和园林中消失。
在湿润的地区,使湖泊消亡的致命原因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和湖内植物的茂密生长。大大小小的水流,从奔腾的溪谷流到平静的湖内,因为水面放宽,流速减小,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大大削弱了,有些泥沙就在河流进湖的地方迅速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并且逐渐扩大着。另一些细小的黏土颗粒,随着水流漂流到湖中心后,也渐渐沉淀到湖底。这样,随着泥沙的堆积,湖泊就越来越浅了。根据计算,这种泥沙沉积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著名的瑞士日内瓦湖四周的河流每年带到湖里的泥沙有420万立方米,这样多的泥沙,只需要再经过21000年,就能够把这容积有8.9亿立方米的美丽湖泊完全填满。在湖水逐渐变浅的同时,水边生长的芦苇,漂浮在水面的睡莲和眼子菜,以及完全淹没在水底的各式各样的水藻,也一层层地向湖心迅速地推进。没有多久,湖泊洼地变得又小又浅,几乎长满了植物,那就变成了沼泽,湖泊的生命就结束了。另外,如果湖泊的来水输入因河流改道等原因而减少,也会加速湖泊的消亡。
在干燥的地区,湖泊的消亡原因同湿润地区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这里,湖泊消亡得更迅速。许多巨大的湖泊常常因为气候变迁,使来水(主要是河流来水)减少,去水(主要是蒸发耗水)增加,“收支”不平衡而慢慢消亡。在盐类较多的湖中,盐类沉积会加快湖泊逐渐变浅变小的进程,直到最后水分完全干涸,只剩下一片布满盐斑的洼地。例如,1957年,在张家口北面的内蒙古高原上,许多小湖泊就是由于雨水稀少,全部干涸而消亡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在古代原是一个很大的湖泊,目前已基本上变成盐滩了。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人们毫不节制地从湖泊及其来源采水,有的地区盲目围垦,有的向湖泊大量倾倒垃圾,这都直接影响了湖泊的生存。工业、生活废水排放加大和大规模的淡水养殖场污染,破坏了湖泊和湿地的生态系统,加快了其消亡的进程。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就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彭蠡——鄱阳湖,近来湖泊面积发生灾难性锐减:目前湖泊面积为50平方公里,而建国初期曾达4350平方公里。据统计,过去50年来,中国有近千个自然湖泊已经消失,平均每年20个。这已引起了专家的恐慌。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打开《中国地图》,上面将不再有湖泊。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改动)
预设1:
开篇华丽,大气精彩。草原上的露水、蓝色的美玉、美丽的珍珠,这一组比喻迅速吸睛。这最动人的眸子便是湖泊,形象的展示了湖泊的美丽动人,有谁不为之动容呢?
预设2:
本文情感外露,情怀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湖泊美丽的热爱和消亡变化的珍惜遗憾之情。比如:“它的寿命是很短的”,“才把它的生命挽救下来”等拟人化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修改自己作品。
六、【小结提升】
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由此你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预设:
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① 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② 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③ 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④ 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七、【布置作业】
时光飞逝,岁月如流。在你的生活或你所观察到的大自然中,时间还会在哪里留下脚印?写一篇短文,谈一谈你的发现和思索。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