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4-2015学年上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2014-2015学年上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7 08:2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题
七年级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 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3.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会使用骨针
4.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C.会不会打制石器 D.会不会人工取火
5. 《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6.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生产技能和生理发展方面的表现有( )
①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 ②开始使用简单语言
③会制造骨针 ④使用弓箭 ⑤人工取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7. 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8.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9. 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 )
A.元谋人 B.半破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0. 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 )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 D.出现贫富分化
11. 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2.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嫘祖
13、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14.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 )
A.黄帝 B.嫘祖 C.仓颉 D.伶伦
15. 我国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是在( )
A.尧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B.禹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C.黄帝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D.舜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16. “神农时,民方食谷”。神农时,大约处在( )
A.北京人时期 B.山顶洞人时期
C.河姆渡、半破原始居民时期 D.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
17. “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18.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 )
A.炎帝、黄帝是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C 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
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19.《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时期 D.西周建立初期
20. 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A. 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B. 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21. 我国原始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
A.距今约200万年前至约公元前2070年
B.距今约170万年前至约公元前2070年
C.距今约170万年前至约公元2070年
D.距今约200万年前至约公元2070年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23.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24.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
C.各个诸侯必须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周文王创立分封制
2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七年级历史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
(A)图1是___________房屋复原图,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B)图1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图2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
(3)约公元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_____。
(4)禹死后,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27.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恶劣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8.阅读下列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
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情况?
(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哪些史实?
(3)“贤”与“能”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品质?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西周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西周社会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有何历史影响?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D
A
A
C
C
D
A
D
B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C
D
C
D
B
A
D
D
C
二、非选择题:
26、(每空2分;共20分)
(1)天然火;人工取火(钻木取火);
(2)A:半地穴式;河姆渡; B:粟;水稻;
(3)前2070;夏;
(4)启;王位世袭。
27、(1)群居生活;(3分)
(2)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3分);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3分)
(3)开始人工取火(2分);山顶洞人(2分)。
28、(1)尧舜禹时期;(2分)
(2)尧通过“禅让”把首领让给舜;舜通过“禅让”把首领让给禹(4分)
(3)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言之有理即可)(3分)
29、(1)分封制(2分);巩固统治;(2分)
(2)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周王的安全,加强了周王与诸侯国的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也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