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3 16: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刚播种完种子后,立即下了一场大雨,过后种子出芽率降低,这是由于( )
A.地里水分过多,使种子吸水过多 B.温度变低,不利于种子萌发
C.种子自身问题导致出芽率变低的 D.土壤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2.下列各项属于叶表皮细胞特点的是( )
A.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 B.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
C.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D.细胞圆柱状,内有叶绿体
3.阳春三月,油菜花开,眼下果实已成熟。由此推知,油菜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4.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5.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有一类植物进行孢子生殖,只有根茎叶的分化,对二氧化硫特别敏感,可以作为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6.植物的受精作用通常发生在( )
A.子房内 B.花柱内 C.花粉管内 D.胚珠内
7.现代的煤大多是由古代的什么植物变成的( )
A、苔藓 B、蕨类 C、种子植物 D、藻类
8.我们使用的煤是由古代植物的遗体演变成的,这类植物是( )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9.煤主要是由下列埋藏在地下哪种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0.下列不属于单子叶动植物的主要特征的是:( )
A.须根系 B.网状脉
C.花各部分的基数是3 D.胚有1片子叶
11.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 )
A.果实、种皮、种子 B.果皮、种皮、种子
C.果皮、种皮、果实 D.果皮、种皮、胚
1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
A.体内无输导组织 B.植株都特别矮小
C.不能开花、结果,靠孢子繁殖 D.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13.下图实验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燃烧的蜡烛放在瓶中会熄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种子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 D.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能量
14.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原因是
A. 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 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 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 使移栽更加方便
15.下列植物中,我们习惯上将其果实称为“种子”的是
①蚕豆 ②小麦 ③花生 ④玉米 ⑤大豆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16.下列植物中不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
A、小麦 B、棉花 C、水稻 D、玉米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7.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
(1)把天竺葵放到_______处一昼夜后,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去掉叶片上遮光制片。图②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2)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 色。
(3)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8.某研究小组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以探究提高温室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并适宜):
温室 ① ② ③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15℃ 20℃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 (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③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①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的快,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其原因是③号温室中 ;
(3)最初移栽萝卜幼苗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弱萝卜幼苗的 ;
(4)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得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由于 的缘故;
(5)同一个萝卜,地上部分是绿色的、地下部分是白色的,对这一现象,用遗传学的观点来解释是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 影响.
1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力,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影响实验效果.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填一项生理活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20.图是桃的花和果实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花粉在[______]__________内产生.
(2)怒放后的桃花随风飘落,她已将自己的骄傲果实悄悄留在了树上.将来收获的甜美桃是经过传粉和__________由桃花的[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桃仁是由[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因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3)在图5、6与7、8之间用箭头表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1.生物的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 和 的全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也就是从种子到 的全过程。
22.下面是以菜豆种子的结构为核心构建的一个概念图,请在该图下面各序号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以完善这一概念图。
评卷人得分
三、综合题
23.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 、 、 构成雌蕊; 、 构成雄蕊.(填序号)
(2)桃花开花时,常看到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它在忙着给花 ,之后,子房将来发育成 ,子房壁发育成 ,胚珠发育成 ,受精卵发育成 .
24.下图1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①]是_________,其中含有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_______和能够运输______的筛管,构成结构①的主要组织是图2中的 [ ]_________________。
(2)[②]和[④]合称为______,它主要是由图2中的 [ ]______构成,其作用是__________。
(3)[③]称为_____,它的细胞内部含有_______,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图2中的 [ ]_________________ 。
评卷人得分
四、判断题
25.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
26.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组成。( )
27.银杏是被子植物._________.(判断对错)
28.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是能够为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营养物质。( )
评卷人得分
五、连线题
29.将左侧与右侧所食用的器官相连。
评卷人得分
六、探究题
30.为了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完成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首先,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将一个枝条插人A试管中,将另一枝条上叶片全部剪去,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后插入B试管中。在两个相同试管中加人等量的清水,并在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试管上,扎紧塑料袋口。(见下图)将上述A、B两套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试问:
(1)该实验小组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 。
(2)在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的目的是: 。
(3)若要探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可在以上实验方案的基础之上,做怎样的改进
31.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华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发芽 未发芽 发芽 未发芽 发芽 未发芽 发芽 未发芽
92 8 0 100 93 7 0 100
(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 ,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 组。你判断的理由是 。
(2)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丙组中有7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答案
1.D2.A3.D4.B5.B6.D7.B8.B9.C10.B11.C12.C13.A14.B15.B16.B
17.(1)黑暗(2)蓝;(3)光
18.(1)②③;(2)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促进萝卜幼苗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4)萝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5)环境
19.(1)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乙;二氧化碳;(2)黑暗(遮光);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气孔
20.(1)①;花药;(2)受精;⑤;子房;⑥;胚珠;E;雌蕊;D;雄蕊;
(3)⑤→⑦,⑥→⑧。
21.发育;繁殖;种子。
22.①种皮 ②胚芽 ③两 ④根 ⑤营养物质。
23.(1)①;④;⑤;②;③(2)传粉;果实;果皮;种子;胚.
24. 叶脉 导管 有机物 C 输导组织 表皮 B 保护组织 保护叶片内部结构 叶肉 叶绿体 D营养组织
25. ×26.×27.×28.×
29.1—D;2—C;3—B;4—A
30.(1)对照;(2)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结果;(3)将A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作为对照组。B装置的枝条上叶片全部保留(与A装置的枝条相同),放在黑暗(无阳光)、温暖的地方,作为实验组。数小时后,观察A、B两试管中的失水量,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31.(1)适量的水分;甲有光 ,利于幼苗进行光合作用
(2)甲和丙;
(3)胚已死;种子处于休眠期
(

1
页 共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