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3 15:2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复习(1) 第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让学生经历比较、归纳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比较、综合等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加深认识倍的认识,提高分析关于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的初步能力。 让学生养成耐心计算、仔细检查、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理解: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简单运用:能正确说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式的积的几位数。
复杂运用:能正确解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条件提出关于倍数的问题。
创见: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以及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预学查异 谈话: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指出:我们认识了倍、学习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会根据问题需要进行估算等。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估算 (根据问题需要) 笔算 (乘法笔算方法)→ 乘数中间有0的 → 乘数末尾有0的 倍的认识 → 倍数关系、除法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乘法口算、笔算和关于倍的认识。 二、初学引异 1、复习第1题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地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 提问: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从练习中你得到了什么体会?你能说说口算方法和要注意什么吗? 指出:几十、几百乘几,可以按几乘几口算,看乘数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舔上几个0;几十几乘几,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然后合起来。口算时要看清乘数,按方法口算。 2、复习第2题 计时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得数。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和正确率,有错的订正。 三、研学导异 1、复习第3题。 分组完成,要求笔算时注意每组题里每道的乘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观察:每组里的三道题的乘数各有什么特点? 交流:每组里三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和要注意的吗?哪几组没有进位,哪几组需要进位?为什么第一组的积是三位数,后两组的积是四位数? 指出:(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乘数中间有0时,按照法则计算,要注意个位的进位;(3)乘数末尾有0时,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如果乘数最高位上计算不进位,积的位数就和乘数相同;有进位,积的位数就比乘数多一位。 2、复习第4题。 出示题目,同桌互相说说每题的积是几位数。 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指出:主要看两位数或三位数最高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是否进位。 分组进行计算,交流得数。 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的对不对? 四、拓学展异 1、复习第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意和条件。 引导:能求风景邮票的枚数是人物邮票的几倍吗?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用除法? 指出:要求风景邮票的枚数是人物邮票的几倍,就是求24枚里面有几个6枚。 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1)风景邮票的枚数是动物邮票的几倍? 24÷8=3 (2)风景邮票的枚数是建筑邮票的几倍? 24÷4=6 (3)动物邮票的枚数是建筑邮票的几倍? 8÷4=2 2、复习第6题。 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求七月份收获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再根据什么求两个月一共收获多少个? 你能连起来说说这道题要怎么想吗? 学生计算,汇报得数。 追问:要求一共收获的个数,先求什么?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补充》P 通过回顾、整理本单元知识点 ,帮助学生归纳知识内容,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形成单元内容结构。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进一步明确相关式题的口算方法。让学优生说说是怎么算的,接着让学困生重复。 通过每组题的比较帮助学生整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突出进位的处理。让学困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巩固对倍的认识。
板书设计: 复习 3、221×4= 5×314= 836×7= 220×4= 5×340= 830×7= 202×4= 5×304= 803×7= 4、6×58= 5×364= 284×3= 8×547=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