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熔化和凝固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4、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5、经历从“提出猜想”“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归纳评价”的探究活动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6、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7、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二、教学重点:
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
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液态变为固态。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水结冰、铁水变成钢铁等;
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二)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或假设】
熔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是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
(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
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
实验。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把读取的实验数据记录入表格,并在坐标轴上做出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
海波的温度/℃ ……
蜡的温度/℃ …..
【分析和论证】
物质 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
海波(晶体) 吸热、温度升高 吸热、温度不变 吸热、温度升高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蜡(非晶体)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交流与合作】
(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把交流的情况简要记在这里。)
(三)晶体和非晶体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是晶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用来鉴别物质。
记住一些物质的熔点:钨3410℃;冰:0℃;固态水银:-39℃;固态酒精:-117℃
(四)讨论液体的凝固现象
用实验推论法与逆向思维去猜想熔化的逆过程—凝固的性质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液态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五)熔化、凝固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高烧病人降温、塑料制品的制造、玻璃制品的制造;
(六)生活-物理-社会
1、水银、酒精、煤油温度计的选用;
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
3、北方冬天的菜窑中,为防菜会被冻坏,人们通常在菜窑中放上几桶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