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3 19:3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论语》十二章
选择性必修第二单元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帧《礼记》誉千秋
成士之道
君子修养
全文篇目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
本章是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
孔门论学,最重人道。政治,人道中之大者。次于《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本章皆论礼乐之事。礼乐为孔门论学论政之共通要点,故次之。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论学论政,皆重礼乐,仁则为礼乐为本。礼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
本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行事之得失。
本篇自14章以前,多讨论人物贤否得失,后14章多泛论人生。
本篇多记孔子志行,前两篇论古今贤人,进德有渐,圣人难企。
与弟子论说仁、礼之道,篇末论说尧、禹、文、武之政。
与弟子论说古今贤人。
孔子居乡党日常容色言动,以见道之无不在,而圣人之盛德。
学而优则仕
全文篇目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先进》为下编首篇多评孔门弟子贤否,为其分别门弟子先后学风最扼要。《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是弟子向孔子问仁、问政、问礼等,孔子因材施教解疑答惑的主要篇目。
本篇或以为齐《论》,因每章皆称“孔子曰”而三友、三乐、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行文不与他篇相类。
《季氏》以下诸篇文体皆与前十五篇不类。
本篇多记仁贤之出处,列于《论语》之将终,盖以见孔子之道不行,而明其出处之义。伤今思古,所以叹孔子之道穷而斯民之不能脱于祸乱。
仕而优则学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知其不可而为之。
全文篇目
子张
尧曰
本篇皆记门弟子之言,盖自孔子殁后,述遗教以诱后学,以及同门相切磋,以其能发明圣义,故编者集为一篇,以置《论语》后。无颜渊、子路诸人语,以其殁在前。
本篇历叙尧、舜、禹、汤、武王所以治天下之大端,而又以孔子之言继之,因说此篇乃《论语》之后序。
仕而优则学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抑且秋收冬藏之后,岂能不复有春耕夏耘。而且耕耘仗已力,而收获则不尽在已力。固亦有既尽耕耘之力,而复遇荒歉之来临者。孔子生前其道不行,又岂孔子之过。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此即天命之所在矣。
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风范?
为政以德
虚心好学
仁心仁道
重视礼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听朗读勾画重组
关于“学”新篇:一、三、五、八、十二章
关于“仁”新篇:二、八、九、十、十一章
关于“君子”新篇:四、六、七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本章学字,乃兼所学之“事”与为学之“功”言。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
《学而》首章:
此篇“乃入门之道,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朱熹
好学标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1慎于言,就有道而2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食:动词,吃饭 敏:勤勉 而1:并列
就:靠近 有道:有才艺、有道德的人 而2:顺承 已:矣
敏于事而慎于言:于事敏而于言慎(状语后置句)
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物质:安贫乐道,克制物欲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
个人修养:
言行一致,注重实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就有道而正焉。”
人际交往:
见贤思齐,反躬自省
好学信念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朝、夕:在早上、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先生说:人若在早上体认了真理,当晚死了也行。”
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朱注》)
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从对待“道”的态度出发,说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他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执着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一生
30岁前, 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30-50岁,欲仕不能。
50-55岁,在鲁从政。
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朝闻道,夕死可矣”
执着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
好学方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
齐:与……看齐;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先生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此章从与人相处、与己相处两个维度讲“学”的方法。与人相处,无论其人贤与不贤,于己有益。与己相处,要反躬自省。本章不仅于同时人为然,读书见古人之贤,亦求与之齐,见不贤,亦以自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学方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子罕))
譬:比如 为:堆 篑:盛土的竹筐。 止:停下来;
平:填平(名词活用为动词) 覆:倒 进:
先生说:譬如堆一山,只一篑(土)未成,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停止了呀。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我也就干下来了。
好学方法
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朱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本章言学者当自强不息,则积久而终成。若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其止其进,皆在我,不在人。
好学内容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夫:那 兴:激发人的感情;
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迩:近
先生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不得意时抒发不满,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好学内容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
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
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新“学”篇总结
研习好学
课本章节
好学内涵
好学内容
好学标准
好学方法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诗》的诗识、诗教、诗用。
注重精神追求,克制物欲;
言行一致,反躬自身;
好学信念,执着追求的奉献精神
反躬省察、见贤思齐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