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4 06: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因为修辞是一种话语技术,修辞必然与文学产生密切的联系。作家的创造欲望与文学话语的相对自由提供了巨大的修辞实验空间。文学常常废弃常规语法和标准语汇,通过修辞寻找崭新的话语可能。对于文学来说,修辞是在文类的辖制之下活动。许多诗的修辞无法移到小说之中,戏曲的修辞也不适用于电影。修辞是文类属下的次一级话语层面,并且在这个层面上强烈地显示出文学之为文学的特征。
中国古代的许多理论家已经察觉到修辞的巨大力量。这导致许多理论家对修辞反感乃至恐惧。概括地说,这种反感源于一个担忧,担忧修辞产生的花言巧语制造出种种虚伪和骗局,这即是所谓的“巧言乱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论断无疑是一个代表性的观点。许多理论家都表示了重质轻文的倾向。的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以辞害意”这个词自古以来就是贬义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涉及话语主体的道德品格,这与亚里土多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学说服他人的三种重要依据是:理念、人品和情感。除了深刻的理念和强大的情感共鸣,演说者的人品同时决定了他的说辞是否可信。与此相似,中国古代的理论家也曾提出“修辞立其诚”。文辞修饰的意义是确切地表述自己的真实内心,不应该颠倒过来,虚假地为文造情。所以,孔子一方面认为,“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另一方面又声明“辞达而已矣”。这既是对于修辞意义的肯定,又是对于过分的文辞炫耀持有警觉的态度。事实上,这里提出了一种修辞的尺度——什么是理想的修辞。理想的修辞不是华丽夺目,而是真切自然。因此,苏轼评论孔子这个观点时感叹地说,“辞达而已”是一个相当高的修辞境界。
但是,正面对待“修辞立其诚”这个观点时,人们不得不进一步对话语主体进行考察。每一个作家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受到相应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人们必须考察话语主体的构成,这样才可能解释种种修辞的特征——解释这种修辞为什么出现,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是什么,话语主体试图说服的对象是谁。这时,话语主体的身份与修辞的关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摘编自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第八章修辞》)
材料二:
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横空出世,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
“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而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各类文学活动中,作家打破常规语法和标准语汇的要求,往往可通过修辞运用找到崭新的话语可能。
B.中国古代理论家对于修辞有反感与恐惧情绪,其重要原因是修辞能通过语言的修饰与夸张制造出虚伪和骗局。
C.虽然修辞活动是以征服读者为最终目的,可以让文辞表达增添魅力,但也不能偏离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D.新闻信息产品应通过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赢得读者,而并非各种对文辞的修饰表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只要演说者人品高尚,即使其理念不够深刻,情绪不够饱满,也可以说服人。
B.考察话语主体的构成,便可解释某种修辞出现的原因、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并确定它的交际对象。
C.“黄河之水天上来”“会须一饮三百杯”等诗句,放弃实事求是的作风,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D.(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体现了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的态度。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修辞立其诚”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B.故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
C.作文不在辞句之工,面在性情之正。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近来,“太震撼了”“央视刚刚曝光”“有身份证的都赶紧看吧”等用语在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标题中频频出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字出发,走向纸与书的密林 鲍尔吉·原野
①瑞安的名字好。遇到好地名,喜欢在口中多念几遍,读出声来——瑞安、瑞安,仿佛这样可以吃透这个名字。如同见到好瓷罐,想趋前敲上几下,俯耳闻听其音才释然。瑞安不光地名好,江名也好——飞云江。我私下想,有好地名的地方,大多有“宝”。
②“宝”是你没有,但人家有的东西,是顺着历史一直能捋到文明源头的物件,比高楼大厦贵重得多。瑞安有啥?第一样东西叫木活宇。汉字最早刻在龟甲兽骨上,凿于石岩表面。到了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从此诞生。书是随印刷术而问世,字是书的核心。在古代,它叫活字,是体现典籍内容的独立信息码。这种发明,类似于神明为一个民族加冕,没有字的族群难见天日,而没有书的民族谈不上教化昌明。在瑞安的东元村,我们走进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中国活字印刷展示馆”,见到了生机勃勃的木活字。我们的目光从智能手机上的字,到纸书激光照排的字,再到旧报纸铅字的字,最终在这个屋子里找到了字的源头。在瑞安,至今还有近百人从事木活字印刷这一古老的职业。这些棠梨木刻就的木活字让人喜欢,觉得它们比印在纸上的字迹更有生命力。咱们所说的“宋体字”悉在于此,在它们有技有角的横竖撇捺之中,字上的每一处直线与曲线都由刀法诞生。光是这些字,就是难得的艺术品。看活字看不懂内容,它们是反的,但更显神秘。当下的人回不到宋朝,可是目睹这些活字,灵光一闪,人在瞬间与古代接通了。在这些字面前,我想起站在西安博物馆土坑里的秦兵俑,它们是泥做的武士;而活字如文士,是面目清晰的木文俑,摆在红金丝绒衬底的玻璃柜里。
③瑞安另一个让人惊异的“宝”是造纸术。此地的造纸采用古法造纸,而非污染环境的小造纸厂。在瑞安,见到了水活字之后又见到古法造纸就不奇怪了。古人讲“敬惜字纸”,实为敬畏智慧,而造字与造纸都是智慧的产物。我们在茂林修竹与潺源流水的清雅环境中见到造纸的全过程,地点在芳庄乡的东元村。进这个村子,须按《桃花源记》所说的“缘溪行”,清澈的溪水一路欢唱流到山下,循着水的歌唱爬到山顶,沿途就看见了古法造纸的作坊。古法造纸,离不开水碓。每座水碓五米见方,石板砌就。工匠利用水的落差,以湍急的水力推动木碓上启下砸。把腌好的水竹捣碎,取其竹绒造纸。这一片作坊保留了明代的传统工艺,人称“六连碓”。六座水碓分布在三十二溪上,依山而建,借水做工,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造纸由东汉蔡伦发明,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籍说明,温州纸业源远流长。不止瑞安一地,瓯海泽雅的纸业名声更盛,表明温州在古时已形成造纸集群。明代姜准在《歧海琐谈》中写道:温州在唐代就生产蠲纸,设造纸局,将蠲纸作为贡品进献朝廷。至明宣德五年,因制作蠲纸导致溪水混浊,撒造纸局,停止蠲纸生产与朝贡,民间开始生产屏纸。屏纸之屏,实为闽北南平之谓也。温州的文明更多来自南边的福建,而非中原,如活字印刷与造纸术。许多温州人祖籍闽北,再往上追则来自中原。在朝廷更迭与战乱中,中原士子携带文化南下福建,把文化保留在闽地。其中一些人转徒偏隅海边的温州,又把文化藏在了温州的深山之中。造纸与印刷术,是古文化遗存在这里的活化石。
⑤古法造纸不容易,共有竹、料、刷、浆、纸五个步骤,十七道工序和一百零九个环节。上天对人类发现发明字纸、烛火、笔墨总是设置重重障碍,人类正是翻越这些障碍而迎接到文明之光的来临。人拿着薄薄一张纸,谓之轻,又称“人情薄如纸”。然而纸乃厚重之物,是可以印上字的载体,凡能记载教化的事物均重过金石。
⑥瑞安第三处让人赞赏的是心兰书社,这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建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比同为公共图书馆的上海“强学书藏”早23年,比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早26年。瑞安偏隅东南,然而文明潮流却进入的很早。在国家的文化史上,公共图书馆是衡量民智开启的标志。心兰书社距今已有140多年,这座图书馆的建筑风格仿西洋会馆,坐北朝南,进深三间,占地280平方米。进去参观,见其藏书中西合璧,除国学书籍外,还藏有《天演论》等西方名著以及当年鼓吹革命的《苏报》和《时务报》等书刊。心兰书社的创始人为许启畴、陈虬等开明士绅,他们联系20多位同道出资购书,并将集资款中的一部分购置田产,以田息补充日常运营开支。根据《时务报》的统计,在县级行政区内,瑞安当年读报的人最多,培养了新一代睁眼看世界的瑞安人。民国前后,一大批瑞安人飘洋过海,负笈求学,与心兰书社的风气传播大有关系。心兰书社面向公众开放,免费借阅,贫寒学子在这里可以读到书,同时造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如中医师何迪启、陈葆善等。
⑦瑞安的木活字、造纸术和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犹如一股清流,为中华文脉的森林里留下一抹苍翠。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对“什么是宝”的解释,说明了瑞安的“木活字”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文明源头无比珍贵的标志物。
B.文中说进东元村须按《桃花源记》所说的“缘溪行”,意在表明东元村与世隔绝、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让人流连忘返。
C.文章第⑤段叙述古法造纸繁杂的步骤、工序环节,表明了人类发明造纸术的艰难,突出了纸的厚重及其文化价值。
D.文章列举心兰书社的藏书,意在凸显它既承载了传统文化,也吸纳了西方文明,说明了瑞安人具有海纳百川的气质。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瑞安的名字好”写起,娓娓道来,自然引出“瑞安的宝”,亲切朴实,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总领下文对瑞安宝物的叙写。
B.文章将“木活字”和“秦兵俑”作对比,把“木活字”比作“文士”,既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也说明了“木活字”象“秦兵俑”样具有重要价值。
C.文章引述“《时务报》的统计”来印证心兰书社良好风气的影响,它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也表达了作者对心兰书社的由衷赞美。
D.文章以“宝”为线索,将与瑞安的“木活字”“造纸术”“心兰书社”相关的材料串联起来,集中表达主题,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8.文章第④段叙写有关“造纸的历史”有什么作用?请概述。(6分)
9.请赏析文章结尾段的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家贫,佣赁以养母。行得甘肥,不敢先食,必遽还以进母。年十三,以孝闻于乡里。郡召为主簿,辞不就。齐建武末,魏主拓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明帝遣太尉陈显达率众复争之。师入汮口,道根与乡里人士以牛酒候军,因说显达曰:“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显达不听。及显达败,军人夜走,多不知山路;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寻为汮口戍副。永元中,以母丧还家。闻高祖起义师,乃谓所亲曰:“扬名后世,岂非孝乎?时不可失,吾其行矣。”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高祖。
天监二年,为南梁太守,领阜陵城戍。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八年,迁贞毅将军、领汝阴太守。
道根性谨厚,木讷少言。每所征伐,终不言功,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鉴功之多少,吾将何事。”高祖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曰:“此人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处州郡,和理清静,为部下所怀。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当时服其清退,高祖亦雅重之。微时不学,既贵,粗读书。自谓少文,常慕周勃之器重。
居州少时,遇疾,自表乞还朝,征为散骑常侍、左军将军。既至疾甚,中使累加存问。普通元年正月,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 列传第十二》,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B.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C.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D.汮水迅急/难进易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斥候,是指古代侦查敌情的士兵。在很远的地方设立斥候,说明冯道根警惕性高。
B.领,指兼任,多指兼任相对低的官职。古代官员兼任职位后,并不实际到任理事。
C.陛下,古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陛,原意为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之下的侍者。
D.普通,年号。从汉武帝到元代,朝廷遇到大事,常会更改年号,有些皇帝有多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道根悉心奉母,以孝闻名。他幼年丧父,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养母,他得到好吃的东西就赶紧回家进献给母亲;年仅十三,就凭孝行闻名乡里。
B.冯道根性情忠厚,不去争功。他因为不会表达,每次征战之后,说不出自己的功劳;部下有人埋怨,他晓之以理,被人称为“大树将军”。
C. 道根理政有方,生活俭朴。他在州郡任官时,宽和治理,为政清明而无争;在朝廷时,居住的房宅像贫贱的布衣之士的房子一样。
D.冯道根积极备战,有勇有谋。他到阜陵不久,魏军就来进攻,他命令大开城门,派少量精兵迎战;敌人初战失利,见他气定神闲,于是退走。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
(2)当时服其清退,高祖亦雅重之。微时不学,既贵,粗读书。
14.冯道根为什么要率乡人子弟归附高祖 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注:姜夔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韵脚填写本词。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使君:指辛弃疾。金鼓:出征的队伍。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瑜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开篇,点出英雄遗迹,写江山依旧,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作古。
B.“数骑”三句与辛词同位句“舞榭”三句表意略同,都寄寓了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意。
C.下片“楼外”三句,词人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点明京口的重要性,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D.全词慷慨激昂,笔力雄健,虽刻意效法辛词的风格,却也突显了词人清刚、疏宕的特色。
16.本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以拟人手法表现金兵进犯长江北岸后,百姓因遭受战乱而不堪回首的两个句子是“ , ”。
(2)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一诗中,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为科普搭建了新的平台。新媒体发展迅速,忽视新媒体就意味着错过广泛的受众。中科院物理所正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主动用好新媒体,才得以在科普领域 。在理念上敢于革新,在实践上勇于尝试,做公众号、拍短视频、开直播……( )
创新是科研的永恒主题,科普也是如此。在“把厚的学问变薄、深的学问变浅”的同时,中科院物理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式,总有 迸发,精彩创意涌现,让科普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高校院所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 的优势。中科院物理所的成功探索,无疑为众多国内科研机构提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借助各种新媒体,带领大众走近科学,同时向大家传递“科学很好玩”的理念
B.各种新媒体被他们用于带领大众走近科学,同时向大家传递“科学很好玩”的理念
C.他们带领大众走近科学,同时借助各种新媒体把“科学很好玩”的理念传递给大家
D.各种新媒体被他们用于带领大众走近科学,同时把“科学很好玩”的理念传递给大家
20.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科院物理所的成功探索,无疑给众多国内科研机构提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B.中科院物理所的成功探索,无疑给众多国内科研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C.中科院物理所的成功探索,无疑为国内众多科研机构提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D.中科院物理所的成功探索,无疑为国内众多科研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而且还要通过体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和健康不能完全等同,体育不代表一定能得到健康,但是, 。所以,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体育至关重要。
对高中学生而言, ,可以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竟义。单一的体育活动难以满足促进学生身体正常、更好发育的需求。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选编了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
高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文化的渴求,对新的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探索意识,比初中学生强烈得多。因此,要注意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第一段用被字句,第二段用把字句,第三段用否定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立志》一文中说,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像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7分)
1.D 2.D 3.D
4.首先摆出社会现象:“跪求体”“哭晕体”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接着分析原因,指出是“眼球情结”在作祟,并指出其危害。然后指出正确做法。最后总结全文。
5.我认为这种文风浮夸荒诞,让读者感到不适。①“修辞立其诚”,运用修辞手法还要讲究内容真实、情感真切,不能一味哗众取宠。②这种文风容易助推谣言肆店,更无从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③写文章应当质朴畅达、经世致用,祛除浮夸,通过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来赢得读者。
(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
6.B 7.C
8.①结构上承接上文,指出瑞安造纸术的来源,也便于后文更好的抒写“纸与文明”的关系:②内容上揭示了瑞安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丰富了文章内容,彰显了文明的力量,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9.①总结上文,照应标题和开篇,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②使用比喻的修辞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瑞安“三宝”是中华文明中耀眼的一部分;③揭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瑞安“三宝”的喜爱和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赞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D 11.B 12.B
13.(1)冯道根每到险要处,就停马向士兵指示方向,队伍靠了他的指引才得以保全下来。
(2)当时的人们佩服他的清廉退让,高祖也非常看重他。冯道根年轻位低时没有学习的机会,地位升高后,才粗通文墨。
14.冯道根虽然孝顺不愿离开父母和家乡,但他认为能够扬名于后世,同样是孝顺的表现,况且时机难得,不能错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C
16.对辛弃疾的推崇和赞颂。运用典故,将辛弃疾与诸葛亮相比,借此推崇、盛赞辛弃疾。对挥师北伐,收复中原的盼望。“中原”三句写出了北方沦陷区人民迫切盼望北伐的心声。词人借中原百姓的心声,表达了词人迫切希望北伐的愿望。
对时光易逝、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化用桓温的典故抒发了时光易逝而辛弃疾长久不受朝廷重用的慨叹。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1)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18.脱颖而出 奇思妙想 得天独厚
19.A
20.D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21.①健康离不开体育运动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③兴趣不是唯一的驱动力
22.①体育不能被忽视②不能把体育活动单一化③引导体有运动不只靠兴趣
四、写作(60分)
23.参照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