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说课: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设计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能力培养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德育教育
教材分析
重点:声音的发生和声音的传播介质。
物理研究方法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难点:与声速有关的现象的解释和空气中声波的物理图景的建立。
教材地位:本章节内容是学生初步运用观察实验、分析概括归纳等物理方法进行物理规律探索,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
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看,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年龄段,喜欢动手操作,厌倦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所以,我引导学生让他们亲自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使学生在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这三个基本轨道上有效地进行物理学习活动。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做到在课堂上教师少说、学生多思考;教师少写、学生多动手;教师少在讲台前,多到学生中间去。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整体策略:以“提出问题——猜想——验证——结论”为主线的科学探究法。
还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生的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效果,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媒体设计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先播放一些自然界中美妙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声现象的浓厚兴趣,同时也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用现实生活中的“水波”引出“声波”,接着用动画形象地演示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把课本上的插图“鱼网发声器”改为动画并配上声音,增加了可视性,形象、生动,学生印象深刻且很感兴趣
利用互联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要求完成学习报告
教学媒体设计
“真空铃”实验难做、费时、成功率不高,且不是本节所必须做的实验,故用实验录像代替;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用动画演示,使学生看不见、不易理解的东西变得形象而又易于理解和记忆
“回声”也只是能听到而看不到,用动画演示生动、形象,学生感兴趣且很容易掌握“回声现象和回声现象的应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回声测距离的原理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献身回声事业的理想教育;
为了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结论、小结和检测题都以媒体的形式出现,且结论和小结都配有声音,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强学生的记忆。
教学设计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程有机结合.
(1)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备课质量。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难点和重点
(3)利用信息技术活跃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内容,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及自主性学习能力。
(5)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改理念。
(6)本课设计思想已通过本人的实践得到验证:本节课是一堂富有实效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
知识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记住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
知道回声现象,知道回声测量距离原理。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实行自主性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能力
科学思想
尊重科学和科学家,树立为科学而奋斗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科学方法
初步学会观察、归纳、总结、实验等物理研究方法。
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豪感
献身科学精神教育:
思想教育: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对未知问题探索的兴趣并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是声音无处不在。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研究声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动手实验,探索新知
(1)声音的产生
让学生利用身边或随手可得的物品如“尺子、纸张、橡皮筋、钢笔帽”等,使其发声,并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发声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的特点,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产生原理以后,让学生举出一些自然界中有趣的发声现象,如蜜蜂的嗡嗡声、大海的波涛声、琴声、笛声等,并分析出这些声音是由发声体哪部分振动产生的,加深对声音产生原理的认识。
(2)声音的传播
引导学生猜想声音是靠什么传播,并设计实验来证明。
(3)声速
引导学生阅读书中关于声速的小数据,并找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一般规律。
3、规律总结
学生讨论 总结规律
运用规律分析现象
实验1:音叉振铁钉
实验2:手摸音叉
引出声源定义
学生举例
4、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提出问题: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自学:教材“读读想想”
课件:声波 帮助学生建立声波概念模型
5、布置作业,升华新知
为了巩固新知并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让学生课后小组合作,提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案,下次上课进行评估。
6、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速度:v=3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