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将相和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交流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课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字词巩固
允诺 抵御 推辞 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胆怯 拒绝 和氏璧
擅长 上卿 战袍 称赞 商量 典礼 得罪 示弱 职位 侮辱
绝口不提 怒发冲冠 同归于尽 厉声呵斥 同心协力 无价之宝
学习目标
练习圈划关键词句,提高默读的速度。
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特点。
貮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物特点的方法,懂得团结协作的道理。
叁
训练速读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出现了七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而秦国在“七雄”中最强大,怀有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其他国家在与秦国打交道的过程中都很谨慎,因为他们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采取的措施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交流方法
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要连词成句地看;不要在一个词上、一句话上停留太长时间,这样看到的内容就会更多,就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出现了七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而秦国在“七雄”中最强大,怀有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其他国家在与秦国打交道的过程中都很谨慎,因为他们在军事和外交方面采取的措施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方法提示
运用方法
速读文章的要求:
(1)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2)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3)缩短眼停时间,减少注视点。
(4)读后,说说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初读感知
文中“将”、“相”分别指谁?主要围绕“将”和“相” 写了什么事?
“将”:廉颇;
“相”:蔺相如
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
交流探讨
交流探讨:思考课文围绕“将相和”写了哪几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渑池会面
交流思考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每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记下阅读的时间。借助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方法示例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完璧归赵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方法,来叙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方法示例
渑池之会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方法,来叙述“渑池之会”这个故事。
起因:秦王让赵王鼓瑟。
经过:蔺相如逼着秦王击缶。
结果:蔺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方法示例
负荆请罪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方法,来叙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起因:廉颇不服气,想借机羞辱蔺相如。
经过:蔺相如回避,忍让廉颇。
结果:廉颇知错就改,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内容概括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也想得到这件无价之宝,就假意说要用十五座城交换。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他不辱使命将和氏璧带回赵国。过了几年,蔺相如陪同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期间,蔺相如不畏强权,据理力争,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列老将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处处主动避让。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真相,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最后廉颇和蔺相如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依据三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速读感悟
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话,画下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句旁。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临危不惧
聪明机智
研读感悟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研读课文,思考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周旋的,可以找出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的语句,品析人物形象。
聪明 机智 智慧 勇敢
体悟形象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先发制人、勇敢机智。
方法小结
1.通过扩大视域快速默读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迅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进行品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学到的阅读方法,从“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进行重点学习,再派小组代表分享展示。
讨论交流
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渑池之会
体悟形象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不畏强权,做事果断。
研读感悟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由此可见在维护国家尊严上,廉颇也有很大的功劳,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作铺垫。
交流讨论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负荆请罪
交流讨论: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体现在哪里?
写出了廉颇将军的不满、不服气、居功自傲。
研读感悟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原因一: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
原因二:是将相和与不和跟国家的安危有关,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要避开廉颇呢?
顾全大局
体悟形象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将军,知错就改。
总结形象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
廉颇:性格直率、居功自傲,但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从“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可以感悟到蔺相如与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
交流思考
思考:这篇文章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调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不能调换;因为前面两个故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正是有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负荆请罪”,写的是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表明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保护国家。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以国为重同心协力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后读《刎颈之交》、《信陵君窃符救赵》,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