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3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33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7 23:12:01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12年12月20日,大型展览
《永远的旗帜——中共一大至十八大专题展》在太原开幕。运用互动投影、实物仿真、触摸查询、感应翻书等多种手段,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请思考:
(1)树立第一面旗帜的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中国革命做了哪些积极探索?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伟大意义。
重点:五四运动的发展概况。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探究一:五四风雷1.原因: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12-1927年)北京上海青年学生工人阶级罢课罢课、罢工、罢市遭镇压释放、罢免、拒签,初步胜利2.过程:“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3.意义:
(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3)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
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
和下列材料分析。
材料一 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
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
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
“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问题研讨】材料二 “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
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家家户户,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
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提示:不同意。 原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只是导火索,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对外卖国,对内剥削、混战,阶级矛盾尖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发展资本主义人民民主政权,
走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都是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条件探究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经济
基础)
(2)五四运动时,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思想基础)(4)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努力。(关键人物)(5)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党的名称:(3)内容3.意义:奋斗目标:中心工作:中央机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阅读材料,思考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话?
提示:(1)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
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问题研讨】(1)新的领导阶级:(2)新的指导思想:(3)新型的政党:(4)新的奋斗目标: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想一想】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和革命任务,谈谈对中共一大纲领和中心工作的认识。
提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反侵略、反封建
(任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
大纲领);领导工人运动(中心工作)。中共一大照搬马克思主义,忽视中国实际,只提出
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最高纲领,中心工作的安排有偏
差,有照搬苏俄的城市道路的倾向。补充:1922年中共二大,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最高纲领(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和最低纲领,其中最低纲领就是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就是革命要分两步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但中心工作仍在城市,仍照搬苏俄的模式)(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意义: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探究三:国民大革命①中共:吸取工人运动教训,中共三大做出合作决定。②国民党:孙中山总结教训,实现人生伟大转变。③中国的国情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决定。(根本原因)④共产国际的帮助。1.国共合作——开端
(1)合作原因2.北伐战争——革命高潮(3)影响:
①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进展,促使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②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也是整个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影响)(1)背景:
①国共实现合作。(大背景)
②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③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成立。(1925年)(2)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三派势力。(吴孙张)孙传芳兵力20万张作霖兵力35万吴佩孚兵力20万3.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失败(1)政变(革命失败):(2)失败原因国民党右派两次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和汪精卫)②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主要表现在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武装。(主要原因)
③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①国民党右派:力量强大(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①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掌握革命的领导权;(3)启示(经验教训)②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4.革命功绩:①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
②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
③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1)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1912-1927年),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破旧)(2)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了革命的继续前进。(立新)结合国民大革命爆发的根本任务、北伐战争的影响
及国民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思考国民大革命的“大”体现在哪里?提示:群众基础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广泛参加)【想一想】中国共产党(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的“四个一”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一次高潮【知识点睛】一个开端一次合作一个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原因、过程、意义)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国民大
革命背景
对象
影响条件标志意义国共合作(开端):失败原因、启示北伐战争(高潮)条件标志
意义反革命政
变(失败)革命功绩:两点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C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
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基本任务D3.从1924年1月至1927年4月前,国民革命运动及北
伐战争的进展,主要依赖于(  )
A.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统一战线的推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推动
C.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推动
D.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共合作的领导   A4.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学习延伸】
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说说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2)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美好的人生是一种由爱所激励,由知识所指导的生活。
——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