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我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2.我能描述加拉帕格斯群岛地雀进化的原因以及意义。
(二)拓展性目标
1.我能根据图示较为准确的判断达尔文地雀的进化顺序。
2.我能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的变化原因。
(三)挑战性目标
我能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学习难点: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三、温故互查
1.生物进化的证据是什么?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从植物和动物分别阐述)
3.生物进化的特点与规律。
四、新课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爬行动物时代》短片。学生观看视频。
同学们看了爬行动物时代的视频。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长达1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6500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是大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火山喷发造成的,还是因为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而逐渐消亡的……)
究竟哪种说法更正确呢?为什么总会有一些物种灭亡,新的物种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五、问题导读:
1.了解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过程。
2.描述加拉帕格斯群岛地雀进化的原因以及意义。
3.简述自然选择学说。
4.了解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六、任务驱动:
任务一:学习科学家的故事
之前老师让大家课前查阅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课上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根据查阅的资料以及课本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达尔文从小有什么爱好?这种爱好对他后来的巨大成就有什么影响?
2.达尔文是如何总结出生物进化的学说的?
3.我们应该学习达尔文的什么精神?
任务二:小组活动
课件展示达尔文地雀喙进化的图片,学生4人一组,结合有关加拉帕戈斯岛上地雀的进化材料,尝试提出有关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假设。回答有关问题:
1.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喙的形态有哪些类型?
2.造成它们的喙形态差异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什么是自然选择?概述自然选择的过程。
4.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怎样理解?
5.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中起什么作用?
6.利用自然选择解释地雀喙的形成过程。
任务三:资料分析
课件展示其他的生物进化的学说相关资料,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
1.尝试举例说出一些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2.分析: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特别多?
任务四:思维拓展
长颈鹿是令人喜爱的动物,尤其是它那长长的颈和四肢。但你可能不知道长颈鹿的祖先只和现在的羊一般大小,根本不具有今天它那令人赞叹的长颈和四肢。尝试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描述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七、巩固记忆
1.描述加拉帕格斯群岛地雀进化的原因以及意义。
2.简述自然选择学说。
3.了解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八、达标测评
1.有的动物体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体色叫保护色,如枯叶蝶颜色枯黄,竹节虫体表翠绿。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动物具有保护色的本质原因是 ( )
A.主动适应 B.被迫适应 C.变异作用 D.自然选择
2.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3.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后代
B.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
C.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D.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
4.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异在进化上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如果不能产生变异,就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B.生物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有利于自身生存
C.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就不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D.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5.杀虫剂往往在使用初期灭虫效果显著,后来灭虫效果逐渐下降,其原因是( )
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抗药性
C.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
6.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7.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作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作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 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抗药性状逐代 而得到加强。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九、收获盘点
1.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2.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