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历史同步测试(提升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历史同步测试(提升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1 23:21:01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历史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上·宣城期末) 2021年国庆假期,李明和家人去云南旅游。游览了澄江帽天山地质公园的古生物化石群和元谋土林。元谋土林属于地质新生代砂砾黏土沉积岩,因远望如林而得名。下图为澄江帽天山典型化石和元谋土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主要出现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形成元谋土林砂砾黏土沉积岩的地质年代(  )
A.是主要的铁矿成矿时期 B.是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时期
C.是主要的煤炭成矿时期 D.是泛大陆形成和解体时期
(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 2021年8月,云南曲靖出土的化石中鉴别出一种距今4.19亿年前的三尖鱼类化石(如图)。该物种头部近三角形,其角和内角组合呈镰刀状,隶属于盔甲鱼亚纲。完成下面小题。
3.三尖鱼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中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新近纪
4.三尖鱼繁盛时期(  )
A.形成铁矿时代 B.裸子植物繁盛
C.东北华北形成 D.出现始祖鸟类
5.(2021高一上·绍兴月考)下列关于地球演化的主要阶段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 
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鱼类、两栖类和裸蕨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6.(2020高一上·罗源月考)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2022高一上·黔东南期中)调查发现,位于哈尔滨市西郊的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下面图1为东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年)分布图,图2为东北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顾乡屯遗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
A.第四纪 B.奥陶纪 C.白垩纪 D.二叠纪
8.图1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距海近 B.纬度低 C.降水少 D.地势低
9.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①②③④四地时,最先到达莫霍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高一上·永吉月考)图示为联合古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联合古陆形成的时期(  )
A.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 B.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爬行动物盛行 D.蕨类植物繁盛
11.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期(  )
①开始出现人类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2高一上·永吉月考)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13.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14.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2021高一上·六安期中)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16.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二、综合题
17.(2022高一上·永吉月考)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地层数码是   。
(3)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植物界正是   植物的时代
(4)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   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5)地质历史时期两次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分别是哪种植物   
18.(2020高一上·临汾期中)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的运行轨道,曲线④为   的运行轨道(填行星名称)。按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   、   、   特征。
(2)若用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   代。
(3)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19.(2020高一上·长春期中)阅读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实施国务院最近审议并通过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该计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   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原因。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在地壳发展历程中,矿化作用不是连续不断地发生的,而多发育于地质环境剧烈变更的阶段﹐其时代与大地构造旋回一致,成矿期主要分为:太古宙成矿期、早元古代成矿期、中元古代成矿期、晚元古代成矿期、古生代成矿期、中—新生代成矿期。上述各成矿期的矿化强度也不同,其中重要的有中元古代成矿期、晚元古代成矿期、晚古生代成矿期和中—新生代成矿期。
1.读图可知,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化石为纳罗虫化石,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于古生代,所以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主要出现在古生代,而非前寒武纪、中生代或新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注意材料信息“元谋土林属于地质新生代砂砾黏土沉积岩”可知,元谋土林沙砾粘土沉积岩的形成时期为新生代。地球上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时期,如金、铁、镍、铬等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不属于新生代,A错误;第三纪晚期,出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属于新生代,B正确;主要的煤炭成矿时期为古生代,C错误;泛大陆形成于晚古生代,解体于中生代,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B
4.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发展时代,如寒武纪的节肢动物三叶虫、奥陶纪的笔石和头足类、泥盆纪的珊瑚类和腕足类等;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颚鱼也在奥陶纪出现,植物以水生菌藻类为主,志留纪末期出现裸蕨植物;在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开始在陆地生活。鱼类在泥盆纪大量繁衍,并向原始两栖类演化,石炭纪和二叠纪时,两栖类和爬行类已占主要地位。
3.结合材料可知,三尖鱼是繁盛于距今4.19亿年前的三尖鱼类,结合地质年代表进行判断,距今4.19亿年前为古生代,其中古生代——地质年代的第3个代(第1、2个代分别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45亿年前。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5.4亿年前)、奥陶纪(5亿年前)和志留纪(4.35亿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4.0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前)和二叠纪(2.95亿年前)。所以三尖鱼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位于古生代中期,B正确,AC错误,新生代位于距今6700万年前,D错误,故答案为:B。
4.太古宙是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铁矿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60%以上,故A错误;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极度繁盛,故B错误;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型恐龙,中生代,D错误,三尖鱼繁盛时为古生代中期,这是东北华北形成时期,C正确,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地球历史按先后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显生宙按先后划分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初期的岩浆时代是地球形成的初期阶段,出现在冥古宙(①);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为显生宙的中生代(②);在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原始海洋时代就是这一时代(太古宙)(③);陆地面积增加,出现鱼类、两栖类和裸蕨的时代是指显生宙的古生代(④);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主要是显生宙的新生代(⑤)。则地球演化的主要阶段的顺序应是①、③、④、②、⑤,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发展时代,如寒武纪的节肢动物三叶虫、奥陶纪的笔石和头足类、泥盆纪的珊瑚类和腕足类等;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颚鱼也在奥陶纪出现,植物以水生菌藻类为主,志留纪末期出现裸蕨植物;在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开始在陆地生活。鱼类在泥盆纪大量繁衍,并向原始两栖类演化,石炭纪和二叠纪时,两栖类和爬行类已占主要地位。
6.【答案】(1)D
(2)D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D正确。海陆变迁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A错误。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C错误。故答案为:D。(2)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质年代中植物的演变。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植物的出现改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有蕨类植物向裸子植物再向被子植物演化。古生代后期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茂盛。
【答案】7.A
8.C
9.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7.根据材料可知,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说明其形成的年代为新生代。选项中只有第四纪位于新生代,A正确。奥陶纪和二叠纪是古生代的,白垩纪是中生代的,BCD错误。故答案为:A。
8.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一方面是由于地势较高(地势低的地区一般晴天较少,太阳辐射总量相对不丰富),另一方面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C对,D错。距海近,水汽较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A错;图中甲地纬度较高,B错。故答案为:C。
9.根据图2中地壳等厚度线分布规律,④地地壳最薄,莫霍面离地表最近,故地震波最先到达,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
【答案】10.D
11.A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 地质年代表及地球演化史:
宙 代 纪 演化历程
显生 宙
<5.4 亿年 前〉 新 生 代 第四纪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影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如今的一些高大山脉在这一时期形成;
“最近的生物时代”,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第四纪时期,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暧期。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繁盛;中后期, 鸟类出现;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苏铁、银杏)占主要地位,也是主要的成煤期;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
侏罗纪
三叠纪
古 生 代 二叠纪 晚古生代 “脊椎动物发展时代”,早期, 鱼类大量繁殖;晚期,海洋面积 缩小,一些两栖动物进化成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 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各块大陆聚集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早 古 生 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早期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三叶虫、 笔石、鹦鹉螺出现;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25亿年前) 前 寒 武 纪 蓝藻大爆发,制造氧气;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 等出现在这一时期地层。
太古宙(40亿年前) 太古宙时,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冥古宙(46亿年前) 冥古宙时,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10.根据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为统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古生代时蕨类植物空前繁盛,D正确;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此时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错误;爬行动物盛行是在中生代,C错误。故答案为:D。
11.大陆漂移说认为,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成一体的超级大陆,中生代以来逐步解体,到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形成,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时出现了人类,①②③正确,远古的生物时代指的是古生代,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D
14.C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
【解析】【点评】地质年代表及地球演化史:
宙 代 纪 演化历程
显生 宙
<5.4 亿年 前〉 新 生 代 第四纪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影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如今的一些高大山脉在这一时期形成;
“最近的生物时代”,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第四纪时期,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暧期。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繁盛;中后期, 鸟类出现;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苏铁、银杏)占主要地位,也是主要的成煤期;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
侏罗纪
三叠纪
古 生 代 二叠纪 晚古生代 “脊椎动物发展时代”,早期, 鱼类大量繁殖;晚期,海洋面积 缩小,一些两栖动物进化成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 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各块大陆聚集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早 古 生 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早期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三叶虫、 笔石、鹦鹉螺出现;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25亿年前) 前 寒 武 纪 蓝藻大爆发,制造氧气;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 等出现在这一时期地层。
太古宙(40亿年前) 太古宙时,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冥古宙(46亿年前) 冥古宙时,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12.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B正确。故答案为:B。
13.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热带海域,D正确,C错误;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茂密森林,AB错误;故答案为:D。
14.孢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海洋藻类出现在太古代,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而恐龙又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故答案为:C。
【答案】15.D
16.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生物演化史:
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展阶段:太古宙——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
元古宙——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繁盛;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人类演化与环境: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15.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据图示可知,中生代全球平均气温较高,平均降水较少,全球温暖干旱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6.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被子植被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正确;甲时期温度比现代低,冰川融化少,海平面低于现代,C错误;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没有人类出现,没有出现传统农作物歉收,D错误。故答案为:B。
17.【答案】(1)④
(2)③
(3)②;裸子
(4)①
(5)古生代,中生代;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而形成的,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相应的地质时代的地层中保存着相应时代的古生物的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早期的生物,因此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④。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蕨类植物繁盛的时代是古生代晚期,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森林,因此地层数码是③。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是中生代时代的动物,尤其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因此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②,植物界此时正是裸子植物的时代。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①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地质历史时期两次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分别代表植物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点评】地球的演化史:
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
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
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早古生代:三叶虫、册湖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一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
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5、新生代(距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18.【答案】(1)土星;地球;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
(2)古生;中生
(3)日冕;黑子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化石与地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若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②为木星轨道,③为火星轨道,那么曲线①为土星的运行轨道,曲线④为地球的运行轨道。根据所学可知,按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特征。
(2)古生代和中生代为重要的成煤期,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若含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古生代和中生代。
(3)根据所学可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即色球层以外,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即色球层以内,为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
【点评】中生代是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19.【答案】(1)加快
(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后代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曲线,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加快变化的趋势。
(2)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是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是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3)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人们了解的不够,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故答案为:(1)加快。(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 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点评】(1)本题需据图判断曲线走向,并能够准确描述。
(2) 物种灭绝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来解答。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从生态、人类研发、对后代的影响等方面来解答。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历史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1高一上·宣城期末) 2021年国庆假期,李明和家人去云南旅游。游览了澄江帽天山地质公园的古生物化石群和元谋土林。元谋土林属于地质新生代砂砾黏土沉积岩,因远望如林而得名。下图为澄江帽天山典型化石和元谋土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主要出现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形成元谋土林砂砾黏土沉积岩的地质年代(  )
A.是主要的铁矿成矿时期 B.是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时期
C.是主要的煤炭成矿时期 D.是泛大陆形成和解体时期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在地壳发展历程中,矿化作用不是连续不断地发生的,而多发育于地质环境剧烈变更的阶段﹐其时代与大地构造旋回一致,成矿期主要分为:太古宙成矿期、早元古代成矿期、中元古代成矿期、晚元古代成矿期、古生代成矿期、中—新生代成矿期。上述各成矿期的矿化强度也不同,其中重要的有中元古代成矿期、晚元古代成矿期、晚古生代成矿期和中—新生代成矿期。
1.读图可知,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化石为纳罗虫化石,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于古生代,所以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主要出现在古生代,而非前寒武纪、中生代或新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注意材料信息“元谋土林属于地质新生代砂砾黏土沉积岩”可知,元谋土林沙砾粘土沉积岩的形成时期为新生代。地球上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时期,如金、铁、镍、铬等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不属于新生代,A错误;第三纪晚期,出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属于新生代,B正确;主要的煤炭成矿时期为古生代,C错误;泛大陆形成于晚古生代,解体于中生代,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 2021年8月,云南曲靖出土的化石中鉴别出一种距今4.19亿年前的三尖鱼类化石(如图)。该物种头部近三角形,其角和内角组合呈镰刀状,隶属于盔甲鱼亚纲。完成下面小题。
3.三尖鱼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中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新近纪
4.三尖鱼繁盛时期(  )
A.形成铁矿时代 B.裸子植物繁盛
C.东北华北形成 D.出现始祖鸟类
【答案】3.B
4.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发展时代,如寒武纪的节肢动物三叶虫、奥陶纪的笔石和头足类、泥盆纪的珊瑚类和腕足类等;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颚鱼也在奥陶纪出现,植物以水生菌藻类为主,志留纪末期出现裸蕨植物;在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开始在陆地生活。鱼类在泥盆纪大量繁衍,并向原始两栖类演化,石炭纪和二叠纪时,两栖类和爬行类已占主要地位。
3.结合材料可知,三尖鱼是繁盛于距今4.19亿年前的三尖鱼类,结合地质年代表进行判断,距今4.19亿年前为古生代,其中古生代——地质年代的第3个代(第1、2个代分别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45亿年前。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5.4亿年前)、奥陶纪(5亿年前)和志留纪(4.35亿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4.0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前)和二叠纪(2.95亿年前)。所以三尖鱼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位于古生代中期,B正确,AC错误,新生代位于距今6700万年前,D错误,故答案为:B。
4.太古宙是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铁矿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60%以上,故A错误;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极度繁盛,故B错误;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型恐龙,中生代,D错误,三尖鱼繁盛时为古生代中期,这是东北华北形成时期,C正确,故答案为:C。
5.(2021高一上·绍兴月考)下列关于地球演化的主要阶段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 
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鱼类、两栖类和裸蕨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答案】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地球历史按先后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显生宙按先后划分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初期的岩浆时代是地球形成的初期阶段,出现在冥古宙(①);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为显生宙的中生代(②);在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原始海洋时代就是这一时代(太古宙)(③);陆地面积增加,出现鱼类、两栖类和裸蕨的时代是指显生宙的古生代(④);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主要是显生宙的新生代(⑤)。则地球演化的主要阶段的顺序应是①、③、④、②、⑤,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发展时代,如寒武纪的节肢动物三叶虫、奥陶纪的笔石和头足类、泥盆纪的珊瑚类和腕足类等;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颚鱼也在奥陶纪出现,植物以水生菌藻类为主,志留纪末期出现裸蕨植物;在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开始在陆地生活。鱼类在泥盆纪大量繁衍,并向原始两栖类演化,石炭纪和二叠纪时,两栖类和爬行类已占主要地位。
6.(2020高一上·罗源月考)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答案】(1)D
(2)D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D正确。海陆变迁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A错误。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C错误。故答案为:D。(2)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质年代中植物的演变。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植物的出现改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有蕨类植物向裸子植物再向被子植物演化。古生代后期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茂盛。
(2022高一上·黔东南期中)调查发现,位于哈尔滨市西郊的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下面图1为东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年)分布图,图2为东北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顾乡屯遗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
A.第四纪 B.奥陶纪 C.白垩纪 D.二叠纪
8.图1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距海近 B.纬度低 C.降水少 D.地势低
9.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①②③④四地时,最先到达莫霍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A
8.C
9.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7.根据材料可知,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说明其形成的年代为新生代。选项中只有第四纪位于新生代,A正确。奥陶纪和二叠纪是古生代的,白垩纪是中生代的,BCD错误。故答案为:A。
8.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一方面是由于地势较高(地势低的地区一般晴天较少,太阳辐射总量相对不丰富),另一方面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C对,D错。距海近,水汽较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A错;图中甲地纬度较高,B错。故答案为:C。
9.根据图2中地壳等厚度线分布规律,④地地壳最薄,莫霍面离地表最近,故地震波最先到达,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上·永吉月考)图示为联合古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联合古陆形成的时期(  )
A.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 B.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爬行动物盛行 D.蕨类植物繁盛
11.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期(  )
①开始出现人类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0.D
11.A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 地质年代表及地球演化史:
宙 代 纪 演化历程
显生 宙
<5.4 亿年 前〉 新 生 代 第四纪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影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如今的一些高大山脉在这一时期形成;
“最近的生物时代”,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第四纪时期,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暧期。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繁盛;中后期, 鸟类出现;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苏铁、银杏)占主要地位,也是主要的成煤期;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
侏罗纪
三叠纪
古 生 代 二叠纪 晚古生代 “脊椎动物发展时代”,早期, 鱼类大量繁殖;晚期,海洋面积 缩小,一些两栖动物进化成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 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各块大陆聚集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早 古 生 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早期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三叶虫、 笔石、鹦鹉螺出现;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25亿年前) 前 寒 武 纪 蓝藻大爆发,制造氧气;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 等出现在这一时期地层。
太古宙(40亿年前) 太古宙时,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冥古宙(46亿年前) 冥古宙时,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10.根据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为统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古生代时蕨类植物空前繁盛,D正确;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此时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错误;爬行动物盛行是在中生代,C错误。故答案为:D。
11.大陆漂移说认为,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成一体的超级大陆,中生代以来逐步解体,到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形成,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时出现了人类,①②③正确,远古的生物时代指的是古生代,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上·永吉月考)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13.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14.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12.B
13.D
14.C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
【解析】【点评】地质年代表及地球演化史:
宙 代 纪 演化历程
显生 宙
<5.4 亿年 前〉 新 生 代 第四纪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影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如今的一些高大山脉在这一时期形成;
“最近的生物时代”,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第四纪时期,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暧期。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繁盛;中后期, 鸟类出现;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苏铁、银杏)占主要地位,也是主要的成煤期;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
侏罗纪
三叠纪
古 生 代 二叠纪 晚古生代 “脊椎动物发展时代”,早期, 鱼类大量繁殖;晚期,海洋面积 缩小,一些两栖动物进化成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 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各块大陆聚集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早 古 生 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早期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三叶虫、 笔石、鹦鹉螺出现;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25亿年前) 前 寒 武 纪 蓝藻大爆发,制造氧气;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 等出现在这一时期地层。
太古宙(40亿年前) 太古宙时,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冥古宙(46亿年前) 冥古宙时,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12.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B正确。故答案为:B。
13.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热带海域,D正确,C错误;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茂密森林,AB错误;故答案为:D。
14.孢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海洋藻类出现在太古代,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而恐龙又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六安期中)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16.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答案】15.D
16.B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生物演化史:
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展阶段:太古宙——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
元古宙——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繁盛;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人类演化与环境: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15.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据图示可知,中生代全球平均气温较高,平均降水较少,全球温暖干旱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6.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被子植被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正确;甲时期温度比现代低,冰川融化少,海平面低于现代,C错误;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没有人类出现,没有出现传统农作物歉收,D错误。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7.(2022高一上·永吉月考)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地层数码是   。
(3)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植物界正是   植物的时代
(4)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   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5)地质历史时期两次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什么时候   ,分别是哪种植物   
【答案】(1)④
(2)③
(3)②;裸子
(4)①
(5)古生代,中生代;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而形成的,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相应的地质时代的地层中保存着相应时代的古生物的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早期的生物,因此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④。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蕨类植物繁盛的时代是古生代晚期,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森林,因此地层数码是③。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是中生代时代的动物,尤其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因此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②,植物界此时正是裸子植物的时代。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①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地质历史时期两次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分别代表植物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点评】地球的演化史:
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
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
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早古生代:三叶虫、册湖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一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
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5、新生代(距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18.(2020高一上·临汾期中)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的运行轨道,曲线④为   的运行轨道(填行星名称)。按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   、   、   特征。
(2)若用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   代。
(3)若用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答案】(1)土星;地球;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
(2)古生;中生
(3)日冕;黑子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化石与地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若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②为木星轨道,③为火星轨道,那么曲线①为土星的运行轨道,曲线④为地球的运行轨道。根据所学可知,按运动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特征。
(2)古生代和中生代为重要的成煤期,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若含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古生代和中生代。
(3)根据所学可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即色球层以外,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即色球层以内,为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
【点评】中生代是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19.(2020高一上·长春期中)阅读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实施国务院最近审议并通过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该计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   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原因。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何意义?
【答案】(1)加快
(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后代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曲线,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加快变化的趋势。
(2)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是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是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3)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人们了解的不够,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故答案为:(1)加快。(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 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点评】(1)本题需据图判断曲线走向,并能够准确描述。
(2) 物种灭绝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来解答。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从生态、人类研发、对后代的影响等方面来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