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其中所占面积第二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我国很多城市的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 D.露天焚烧垃圾
3、21世纪初某年 “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乙醇、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
C.用集体供暖取代家庭燃煤取暖 D.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4、实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D.白磷自燃
6、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氧化汞汞+氧气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管口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8、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 )
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15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B.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用滴管取液体时,先挤压橡胶帽(排空气)并伸入液体中,后松开取液
D.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颜色 B.沸点 C.硬度 D.可燃性
13、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密度比空气略大
C、密度比空气小 D、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BD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
A.氢气+氧气水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二、填空题。
17、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 组成的,混合物是由 混合而成的。常见的纯净物有(举三种) ;常见的混合物有(举三种) 。
18、按如图 所示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得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 ;
② 。
19、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A试管中盛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图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试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C中无现象时,向C中再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该操作多次,均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精密的天平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发现 。
2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气体A可以供给呼吸,B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D都是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名称:__________;D的名称: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澄清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含少量的__________;盛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气体是空气中的________。
22、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氮气的方法,原因是:
。
三、实验题。
23、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若将图中的高锰酸钾换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则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 电解水 B 加热高锰酸钾 C 分解过氧化氢 D 分解氯酸钾
E _____。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选填“甲”或“乙”)。
四、计算题。
25、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请计算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其中所占面积第二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2、我国很多城市的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 D.露天焚烧垃圾
【答案】D
3、21世纪初某年 “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乙醇、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
C.用集体供暖取代家庭燃煤取暖 D.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答案】D
4、实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答案】D
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D.白磷自燃
【答案】C
6、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氧化汞汞+氧气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答案】C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管口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答案】C
8、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 )
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
【答案】B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15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B.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用滴管取液体时,先挤压橡胶帽(排空气)并伸入液体中,后松开取液
D.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答案】C
1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答案】A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A
1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颜色 B.沸点 C.硬度 D.可燃性
【答案】D
13、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无色无味的气体 B、密度比空气略大
C、密度比空气小 D、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答案】D
1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A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BD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
A.氢气+氧气水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答案】A
二、填空题。
17、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 组成的,混合物是由 混合而成的。常见的纯净物有(举三种) ;常见的混合物有(举三种) 。
【答案】一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空气、食盐水、碘酒
18、按如图 所示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得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 ;
② 。
【答案】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氧气能助燃(或能支持燃烧)
19、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A试管中盛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图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试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C中无现象时,向C中再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该操作多次,均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精密的天平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发现 。
【答案】(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水+氧气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2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气体A可以供给呼吸,B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D都是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名称:__________;D的名称: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四氧化三铁 碳 (2)化合反应
(3)硫+氧气二氧化硫 (4)光合作用
21、澄清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含少量的__________;盛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气体是空气中的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22、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氮气的方法,原因是:
。
【答案】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反应而变质,所以要采用真空包装;有些食品真空包装易碎,充入价廉易得,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食品反应的氮气
三、实验题。
23、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若将图中的高锰酸钾换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则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4、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 电解水 B 加热高锰酸钾 C 分解过氧化氢 D 分解氯酸钾
E _____。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分离液态空气或分解氧化汞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甲
四、计算题。
25、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请计算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
【答案】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故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为:20L×24÷21%≈2285.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