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84-85页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时间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不仅会看指针式钟表和电子表认识整时,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本单元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时间,因此,本单元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第84页通过妈妈叫小女孩起床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要用钟表看时间。主题图下面并排呈现了3个钟表显示了3个时刻,同时用文字和电子表的形式表明了它们的时刻。通过对这3个时刻的观察以及小精灵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认识整时,同时知道如何书写整时。
教材第85页“做一做”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将小明一天的主要活动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每个钟面上的时间,学习写出整时,巩固对整时的认识。这里出现比较特殊的6时、12时。教材还通过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渗透学生应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日冕和铜漏壶。在学生了解计时工具的同时感受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后系统学习时间知识的起始课,也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两部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并初步认识整时,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通过课前前置作业收集与整理,我了解到多数学生具有认识整时的能力,对于钟面的结构也并不陌生,但不同的学生认识时间的层次是有差异的,一些学生可以准确地讲出钟面上的数及其位置,可以认出整时和半时,也有一些学生分不清时针和分针。从前置作业也反映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同,认识的水平不同。部分学生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
以下是前置作业调查汇总表:
是否知道钟面上12个数及其位置 知道 90.5%
不知道 9.5%
是否认识“时针”与“分针” 知道 90.5%
不知道 9.5%
是否会用电子表看时间 会 96. 2%
不会 3.8%
是否会用指针式钟表看时间 会 50.27%
不会 49.73%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残缺”的钟面作为引入,在学生的回答中一步步充实钟面的结构,帮助学生梳理头脑中的已有认知,促进学生对已有认知结构的完善与重新建构。第84页下面用中文和电子表的形式表明了3个钟面上的时刻(8时、3时、6时)。通过对这3个时刻的观察及小精灵的问题,使学生会认整时。通过前置作业调查知道,90.5%的孩子会认钟面上的指针和数字,在此基础上,可以先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3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认整时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升,又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第85页“做一做”则结合小明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并使学生初步了解钟面上的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早晨有9时,晚上也有9时。教材的练习设计是跟84页的情境图是一脉相承的,都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同时“小明的一天”还有意教育学生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在教材的基础上,我增添了3时,让学生在认整时的活动中加深对3、6、9、12在钟面上位置的印象。
教学目标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知道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的含义。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看整时的方法,学会看整时。熟练的认识时间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
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前置作业内容
请你观察家里的钟表,并在下面画出钟表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儿歌: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引导学生跟唱,唤醒学生认知和记忆。
师:大家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有哪个好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
学情预设:钟表。
师:对啦,钟表不仅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还能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设计意图]在儿歌声中引入钟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认识钟表,会读整时
(1)认识钟面
1、课前通过前置作业,老师收集了大家绘制的钟表图片,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大家的作品吧。
[出示前置作业]请你观察家里面的钟表,并在下面画出钟表的样子?。
学生前置作业作品1
展示学生作业,出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钟表。
师:老师想请大家当一次小小评论员,谁来点评一下这两个同学它们绘制的钟表?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缺少部分数字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钟面上有数。
师:看来这两个小朋友的钟表上,有些数太害羞了,我们来赶紧帮他们找找自己的位置吧。先看看钟表上有多少个数?
学情预设:有12个,从1到12.
2、此时展示第二个学生的作业,一个有数字(但有错误)的钟表。
学生前置作业作品2
师:这是另一个小朋友的作业,他画的钟表谁能点评一下呢?
学情预设:钟表上数的位置乱了。
师:看来这些数宝宝迷路了,你们能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位置么?
师:老师发现有些孩子找的又快又对,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
学情预设:先找3,6,9,12的位置,再找剩下的数。
3、出示第三个学生的作业,没有指针的钟表
学生前置作业作品3
师:这个钟表既有数字,数的位置也正确,看来没问题了吧?
学情预设:缺少指针,
师:缺少指针,那么大家认识这些指针么?
学情预设:学生回答时针、分针和秒针。
师:钟表上有3根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今天我们先来认识时针和分钟。时针和分钟两兄弟今天可有些不开心,因为刚刚小朋友的作业里没有画出他们两个。于是他们决定马上做个自我介绍,让各位小朋友们好好记住他们。
课件出示时针分钟介绍动画。
师:时针和分针是两个形影不离的好兄弟,这两个好兄弟长得有点像,谁有好办法可以区分它们俩?
学情预设:时针短,分针长。时针粗,分针细。
板书: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
4、活动:请拿出学具钟,同桌互相指出上面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5、小结:刚刚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大格,还知道了,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6、师:仔细观察,钟表是顺着什么方向转动的呢?用手比画比画(课件出示钟表的转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顺时针转。分针、时针转的快慢不同,但是转动的方向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钟面上还缺什么的过程就是不断回忆梳理生活中观察到的钟面结构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指一指、转一转的活动中感受动态的时间,通过观察发现时针分针转动的快慢。
(2)认识整时
课件出示:8时
师:你知道钟面上现在的时间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8点钟或者8点,此时我们应该及时告知孩子正确的读法。
师:8点和8点钟是日常生活中的叫法,在数学上我们统一叫做8时(板书:8时),一起读——8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时间是8时呢?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观察到时针指着8,这时老师可以提醒孩子们,只要时针指向8就够了么?这时候大部分孩子能观察到另外的分针指向12。我们可以把两个指针结合起来一起描述。
师领着孩子们概括: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就是8时。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师:你说得真清楚,谁来说说第二个钟面的时间?(课件出示3时)
生:3时【如遇3点,及时纠正】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学生有了之前8时的例子,不容易出错】
师:谁还能像前面几个孩子一样,声音洪亮的复述一遍。
师:第3个钟面表示的又是几时呢?(课件出示6时)生:6时
师:怎么知道的?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师:像这样的8时、3时、6时,我们叫做整时。一起说——整时。仔细观察这三个整时的钟面,时针和分针指向有什么特点?你能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么?
生: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向的数不同,时间也不同。
师引导: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请大家闭眼想象,如果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就是( );如果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就是( );分针指向12,如果时针指向7,就是( ),时针指向11,就是( )。
同桌讨论:怎样认整时?谁能试着用一句话概括?
师生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小游戏:我拨你说
教师拨钟表,学生说时间
(4)小游戏:我说你拨
出示一副太阳爬山的动画图,根据一天不同的时间,按时间顺序拨钟表。先出示7时。并让学生动手拨手中的钟表模型。
师:早上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要准备起床了,现在是7时,请大家拨7时。
师:你是怎么拨的?
生:分针拨向12,时针拨向7,就是7时。
再按照动画依次让学生拨出10时,12时,3时,6时。
【设计意图】整时的认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难点,让学生自由认一认、说一说进而总结出认整时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锻炼学生演绎归纳的能力;拨一拨环节是在总结了方法之后再演绎,同时加深对6时、12时这两个特殊时刻时针和分针的指向的印象。
(5)写时间
师:我们不仅学会了看整时,还学会了拨整时。那怎样来写呢?在数学上,表示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像这样的文字表示法(指板书),另一种是电子表示法。仔细观察7时用电子表的表示法,看谁学得最快!(课件出示7:00)
师:7时用电子表的表示法怎么写?先写什么?
生:7
师写7,问:然后呢?
生:写两个点
师:这两个点的位置是怎样排列的呢?
生:两个点竖着写在一起。
师:好,写完两个点后写什么呀?
生:两个0
板书:7:00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学着老师写的这个样子,拿出田字格本子,把8时,3时,6时用电子表表示的方法写在本子上。(请生板演)
三、分层练习,综合提高
(1)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
师:我们知道,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要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生活呢?这儿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咱们一起来看看他一天的作息安排,然后评一评他的安排是否合理。
1、课件依次出示:刷牙图:7时 读书图:9时 吃饭图:12时 踢足球图:3时 看电视图:6时 睡觉图:9时
生依次说,引导学生说完整: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
2、课件同时出示6个场景钟面,突出2个9时,问:为什么都是9时,小明却在干不一样的事?
学情预设:因为一个是上午,一个是晚上。
师:是呀,所以我们在描述时间的时候要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等词,那么就更准确了。
生加上时态重新读时
(2)师:小明一天的安排合理吗?
生:合理。
师:我们应该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我们要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练习的安排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
(3)欣赏并介绍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铜漏壶。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钟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五、课后作业
请你回家和你的爸爸妈妈调查自己的一天,看看你在什么时间干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时间让孩子们调查自己平时生活的安排,让学生感受到时间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能提醒孩子要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时间。
六、板书设计
认识整时
数:1~12
时针:又粗又短
分针:又细又长
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