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4 10:2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禁锢(gù) 怂恿(sǒnɡ) 迷惘(máng)
B. 长喙(huì) 瞵视(lín) 羽翮(hé)
C. 感喟(kuì) 屋脊(jí) 倏地(shū)
D. 伫立(zhù) 嗔怪(chēn) 干瘪(biē)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孤苦伶仃 普天同庆 迫不急待
B.大相径廷 恋恋不舍 张牙舞爪
C.神彩奕奕 直截了当 恍然大悟
D.戛然而止 盛气凌人 不计其数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猫》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重点写了第二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B.《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C.《猫》这篇课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D.蒲松龄的《狼》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三妹,小猫呢。”
B.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C.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
D.我看见这是一只大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的问题, 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2)这部小说感人至深, 作品主人公的______, 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3)学生没打好基础, ______, 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 难成大事。
A. 不力 原型 拔苗助长 B. 不利 原形 拔苗助长
C. 不利 原形 好高骛远 D. 不力 原型 好高骛远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最近,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带调侃性的段子:“买了一筐鸡蛋,到家就变小鸡了!买了一床凉席,一睡就成电热毯了!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相视一笑,变熟人了!想吃个凉菜,你都得赶紧,要不一会儿就成麻辣烫了!这条微博要是不转,一会儿就馊了!”
(1)请你探究这条微博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并将你得出的答案工整地书写在下面。(2分)
请你根据上面微博段子的语言特点仿写一句。(2分)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道理?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跑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临死前它不住地怨恨,认为是狮子破坏了自己宁静的生活。
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①⑤④②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③②④① D. ④⑤③①②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2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8分)
又有一次,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的父亲那时已经上了年纪,他最喜欢在我们房子西南面的阳台上睡午觉。虽然我很不赞成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着睡觉,他却不肯让任何人改变他的老习惯。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个大兵似的大声咒骂起来。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 ”
“没有,”他生气地说(  )“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14.请从选文第一段中找出一个词语作为选文的标题。(1分)
15.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没有,”他生气地说(  )“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16.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2分)
(1)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
(2)“我的天啊,你是不是病了 ”(     )
17.阅读画线的句子,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对可可说些什么 (不少于30字)(4分)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3分)
阳台上的小麻雀
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为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
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与此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
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
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麻雀。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小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
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那种感觉,好像是朋友投奔到我家,而我却自私地只能接纳他带来的益处,不能容纳他的缺点,最后竟将他轰出家门!
18.这是一篇以人与动物关系为题材的散文,文章以 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与自己曾经相处过的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的
之情。(4分)
19.对放掉阳台上的小麻雀,“我”与老公的想法有何不同?(4分)
20.试找出文章首尾呼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2分)
21.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这是为什么呢?(3分)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4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22.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3分)
23. 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4.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25. 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4分)
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分)
三、写作(50分)
27.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喜欢动物吗 你有过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经历吗 还是有过因无知虐杀动物的行为,如今还后悔不已 请以“动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答案
B 2.D 3.A 4.C 5. D
6.(1)天气(“气温”“气候”或“环境”)
(2)示例 买了一头小猪,刚到家就成烤乳猪了;刚淘好的米,过一会儿就成爆米花了……(句式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即可)
7.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C
9.B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大腿。
11.骨头已经扔光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着(屠户)。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 
13.狼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了像狼一样的恶人,对待这样的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4.恶作剧
15.,
16.(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17.示例可可,你简直就是一个聪明而淘气的孩子啊!我该如何惩罚你呢 算了吧,下不为例。
18.小麻雀 怀念和愧疚
19.“我”是因为麻雀“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老公是觉得麻雀“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20.“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这两处前后呼应,相互照应。
21.因为“我”自私地只能接纳麻雀带来的益处,却不能容纳它的缺点,最后竟将它轰出家门,以至生死未卜,为此深感惭愧。
22. ①. 用柳条营救花蝴蝶 ②. 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③. 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23. 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
24. 议论;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5. “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
26. 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