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
2.(2023山东莘县期中)“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某同学想知道“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提出“‘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 C.获得结论 D.收集证据
3.(2023河北石家庄四十四中月考)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属于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的是 ( )
A.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B.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分为三层
C.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4.(2023广西宁明期中)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进行化学实验;④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⑤得出结论。正确的探究步骤是 (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2023广东广州期中)用如图实验探究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1中现象可证明呼出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B.实验1可比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高低
C.根据实验2的现象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高
D.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6.(2023广东佛山实验中学月考)付强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Ⅰ中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B.实验Ⅱ的目的是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实验Ⅲ的现象说明蜡烛焰心处气体具有可燃性
D.实验Ⅳ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7.(2023江苏无锡惠山期中)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的差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将呼出的气体吹入食品保鲜袋内(袋内含少量空气),采集到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1
图2
A.图2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曲线Z
B.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200 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23.34%
D.图2中曲线Y所表示的气体的体积分数在60 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二、填空题
8.关于蜡烛的实验探究:小敏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做了一系列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1~2 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表面出现了如图a所示的现象,其原因是 。
(2)如图b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下端管口处,可观察到燃着的火柴 ,其原因是 。
(3)如图c所示,将短玻璃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焰心处,将一燃着的火柴置于短玻璃管的另一端,观察到产生了黄色火焰,这是由于 。
9.(2023湖南永州冷水滩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了探究。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当集气瓶充满气体时,将瓶口 (填字母)立即用玻璃片盖好。
A.在水下 B.移出水面后
(2)关于比较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中各气体含量的探究实验,下列选择的试剂或仪器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水蒸气:干冷的玻璃片
(3)用浓度传感器测定排水集气法和直接吹气法获得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以推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直接吹气法
二氧化碳含量 2.4% 3.8%
(4)直接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吸气和呼气,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高。
若去除甲装置,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实验方法是分别收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通过实验现象对比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等的含量差异。
2.答案 B 提出“‘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3.答案 C 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4.答案 D 科学探究的正确步骤是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设计探究实验步骤、进行化学实验、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得出结论,即①②③④⑤。
5.答案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中现象可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证明呼出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由实验1不能比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高低;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高;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先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不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6.答案 B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a处变黑明显,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只能检验是否有水生成,不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将焰心处气体导出并点燃,观察到该气体能燃烧,说明蜡烛焰心处气体具有可燃性;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实验Ⅳ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7.答案 C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因此图2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曲线Z;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200 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1-17.17%-3.67%-2.5%=76.66%;曲线Y所表示的气体的体积分数在60 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二、填空题
8.答案 (1)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2)熄灭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柴熄灭 (3)焰心处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并燃烧
解析 (1)图a实验中火柴梗中间无变化,两端变黑,说明蜡烛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火柴熄灭,因此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下端管口处,可观察到燃着的火柴熄灭。(3)将短玻璃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焰心处,将一燃着的火柴置于短玻璃管的另一端,焰心处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并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9.答案 (1)A (2)C (3)能溶于水 (4)不能
解析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当集气瓶充满气体时,应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后再取出来。(2)空气和呼出气体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用澄清石灰水;向干冷的玻璃片哈气,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3)排水集气法获得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由题图可知,甲装置起对照作用,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能会使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去除甲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