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云岩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有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北京时间5月26日晚,天空中迎来2021年首场月全食。图1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月全食不同阶段的照片,图2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2021年5月26日,对应我国的农历是四月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二十三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月全食过程可反映出地球的形状
②月全食的天体系统其中心天体为地球
③本次月全食发生于小满与芒种之间
④该日我国东海岸海面变化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木林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3.与8000~10000年前相比,现今辽宁南部气候情况较为
A.温暖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
1957年7月,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兴义市发现了当地人称“四脚蛇石板”的动物化石,经古生物学家鉴定,这是生活在三叠纪时期的水生爬行动物,这种动物被称为“贵州龙”。图3为某地岩层分布图,读图完成第4题。
4.如果在岩层②中发现了“贵州龙”化石,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层形成于泥盆纪 B.③地层形成于二叠纪
C.①地层蕨类植物繁盛 D.③地层哺乳动物繁盛
5.下列景观图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4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会
A.减轻洪涝灾害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增加航运里程
7.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②六合垸所在地 ③张智垸所在地 ④永合垸所在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图5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图5
8.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东南向西北 B.由西南向东北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9.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10.对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图6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1~12题。
图6
1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读图7,完成13~14题。
13.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
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14.对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大气厚度稳定 B.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C.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 D.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
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我国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图8为我国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及地面热量收支状况图,读图完成15~16题。
图8
15.该日所处月份最可能为
A.1月 B.3月 C.7月 D.9月
16.该日
A.A时刻,地面温度最低 B.B时刻地面温度最高
C.C时刻大气热量收支平衡 D.气温日较差较小
读图9,回答第17题。
图9
17.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9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图10为博斯腾湖区域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 能正确反映湖风的是
A B C D
19.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有
①湖风增强 ②陆风增强 ③湖风转陆风的时间提前 ④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提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图11为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图,据此完成20~21题。
图11
20.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21.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2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22~23题。
图12
22.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3.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图13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洋流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5.受图示洋流影响
A.A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B群岛降水量较丰富
C.C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D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2021年4月7日23时左右,某大学领衔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取得这一深度的可燃冰样品,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据此完成26~27题。
26.南海海域的海水
A.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不大 B.盐度向较高纬度递减
C.密度北部高于南部 D.盐度与密度成负相关关系
27.研发海底钻机系统的意义有
①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②研究地幔的物质组成
③改变能源消费构成 ④勘探海洋深海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14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
图14
28.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29.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亚马孙雨林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青藏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图15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读图完成30~32题。
图15
30.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31.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 ②空间距离 ③土地价格 ④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该人口流动
A.促进了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 B.缓解了甲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C.减轻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就业压力 D.实现了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图16为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非换乘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3题。
图16
33.最可能位于居住区的站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7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34~35题。
图17
34.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35.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 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36.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方竹笋之乡”荣誉称号。桐梓方竹笋依托桐梓独特的高原生态气候,大娄山独特地貌以及土壤环境,以桐梓原产方竹笋为原料,分别按照不同的工艺,制作成鲜笋和干笋。自2004年创立“中国方竹笋之乡”品牌后,桐梓县的造竹面积从原生的20万亩迅速扩大,方竹产业总产值迅速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图18为农民采收方竹笋图。据此完成37~38题。
37.桐梓县获“中国方竹笋之乡”,关键在于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
38.桐梓县的自然植被应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泰加林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39~40题。
39.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
40.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二、综合题,共2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图19为洞庭湖位置图。图20为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图19 图20
(1)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1分)
(2)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4分)
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温度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 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图21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图21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4分)
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村庄道路、住宅建设占用农林用地。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4分)
外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人员多;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外出务工方便;与传统农业相比,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4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图22为天津市武清区位置图。
图22
(1)指出至少两条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2分)
距北京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
(2)图22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5分)
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与京津地铁连接);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增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节省交通出行时间。贵阳市云岩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C C D A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B B B C A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D C C D B D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B B A A B B A B
二、综合题,共20分。
41. (每空1分,共4分)(1)甲,乙;
(2)白天,陆地。
42. (每空1分,共9分)(1)蒸发量,回归线或副热带;
(2)赤道附近降水量大;
(3)34,南纬60°,北纬60°陆地淡水注入量较大;
(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43. (7分)
(1)海水温度降低,海水盐度降低(4分);
(2)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