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课前小诗
《今生今世》
余光中
我最难忘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新课导入
1.在南方的这些岁月里,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不论如何估计他的胜败,必须承认,就战术的独创性、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多样性而言,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过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
2.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的,而仍能够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二精神的罕见人品。
3.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红星照耀中国》之关于朱德
当时民间都流传着朱德有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刀枪不入,甚至国民党一再宣布他的死亡。不论是在红军里,还是在敌人眼中,朱德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但是朱德却说“我应该感谢母亲”,而不是“我很感谢母亲”。人人都说他天赋异禀,然而在他的心目中,自己能有这样的成就,是母亲培养了他,造就了他。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回忆我的母亲》,走近这位养育了一代名将、开国元勋朱德的女性——锺太夫人。
学习目标
01
梳理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母亲的形象特点。
02
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法;理解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其中深情。
03
联系生活,感受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
毛泽东为其所写的挽联: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中共中央是这样评价她的,“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文体知识
回忆录的特点
回忆录有真实、广泛、突出三大特点。
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字词清单
溺死( ) 私塾( ) 劳碌( )
和蔼( ) 迁徙( ) 佃农( )
管束( ) 祖籍( ) 慰勉( )
韶关( ) 衙门( ) 外甥( )
妯娌( ) 周济( ) 不辍( )
为富不仁( )
nì
shú
lù
ǎi
xǐ
diàn
jí
wèi miǎn
sháo
yá
shēnɡ
zhóu li
jì
chuò
rén
shù
多音字
( )任劳任怨( )姓任
任
rèn
( )周济、同舟共济
( )济南、人才济济
济
jì
jǐ
( )调料( )调查
调
tiáo
diào
用于地名和姓氏。
rén
( )爱好
( )友好
好
hào
hǎo
( )勉强 ( )倔强( )强大
强
qiǎnɡ
jiànɡ
qiánɡ
( )蛮横
( )横七竖八
横
hènɡ
hénɡ
wān( )豆
wǎn( )约
wǎn( )碟
shú( )与
私shú( )
shú( )悉
形近字
熟
碗
婉
塾
孰
豌
理解词语
妯娌:
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周济: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和平:
悲惨:
温和。
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为富不仁:
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慰勉:
安慰勉励。
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听范读
整体感知
1.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1
痛悼母亲逝世,总领全文,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
2—13
文章的主体部分,详尽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的美德。
第三部分
14—17
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2.文中写了母亲的哪些事例?
这些事例表现了她的什么品格?
3.本文是怎样将这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时间 典型事例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
1885~1900年前后
1905年
“好劳动”
“整日劳碌着”
勤劳俭朴;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
没有灰心
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有远见、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2.文中写了母亲的哪些事例?这些事例表现了她的什么品格?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抗战以后
1944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眷念土地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理解、支持革命
热爱劳动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这些事件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第1段中所说的“勤劳一生”。作者将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3.本文是怎样将这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后练习
A.不辍(chuò) 勉强(qiáng)
B.外甥(sheng) 祖籍(jì)
C.规律(lù) 周济(jì)
D.劳碌(lù) 慰勉(wèi)
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管束 客藉 挑粪 瞩目
B.豪坤 私塾 强健 聊叙
C.劳碌 衙门 同盟 更子年
D.慰勉 妯娌 佃农 横蛮
D
(1)母亲这样地整日( )着。
A.劳累 B.劳碌
(2)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 )一家人的生活。
A.支持 B.支撑
B
B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