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堂同步特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堂同步特训(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4 11: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特训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选择题
1.研读下面的史料,关于二者的内在联系叙述最恰当的是(  )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汉兴,有纸代筒,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唐代张怀瓘
A.历史史实时间久远无法考证 B.蔡伦改进造纸工艺证据充分
C.考古发现可以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D.西汉初年已经有可以书写用的纸
2.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甲骨文 B.造纸术 C.圆周率 D.印刷术
3.下列组图展示了我国一项伟大发明的部分工艺流程。这项发明(  )
A.改变了欧洲社会传统作战方式 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加强了秦朝与西域的了解与往来
4.有学者统计,自西汉至南北朝官府藏书量:西汉以前共1033部,东汉1100部,三国1122部,晋2438部,南北朝7094部。这些数据可以说明造纸术的发明(  )
A.提高了纸张的质量 B.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
C.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5.中华传统医学认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国古代提出“治未病”理论的人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蔡伦 D.李时珍
6.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根据“麻沸散”“五禽戏”“实施外科手术”等关键信息可以知道的东汉名医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7.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评论如图著作的创作者是“史界太祖、中国通史之创始者”。享有这一崇高声誉的历史人物是(  )
《史记》书影
A.司马迁 B.张仲景 C.霍去病 D.董仲舒
8.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能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查阅到(  )
A.A B.B C.C D.D
9.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10.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某个宗教的八位仙人,历来说法不一。请问此宗教应该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1.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12.图中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农历节气有利于(  )
A.提高文化底蕴 B.开展水利建设 C.提升教育水平 D.指导农业生产
1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家多出生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14.如图为江苏、山西等地出土汉代文物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汉代(  )
齿轮铜锁 铜制轴承 齿轮残件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推行盐铁官营
C.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D.思想领先世界
15.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依据下列时间轴的内容,判断其学习主题是(  )
A.商周时期的政治变革 B.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C.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D.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
二、填空题
16.(1)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 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医学成就:
:东汉末年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 ”。
写成《 》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 ”理论,提倡 。
华佗:发明了 、创编出 。
(3)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西汉史学家 。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 的史事。
体裁:我国第一部 通史。
(4)道教和佛教
道教: 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 创立的 和 创立的 。
佛教: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通过 传入中国。
三、综合题
17.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掘了一座建于西汉文景时期的汉墓,在棺内发现一幅纸质地图……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见图1)
材料二:1958年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参观我国西汉一位著名史学家故里时,留下这样的诗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钱,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材料三:
(1)从材料一及图1可以看出,造纸术在我国最早可能出现于什么时期?材料一图2人物的伟大贡献在图3中体现出来,请问“蔡侯纸”最早在我国什么时期出现?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2)材料二称赞的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这两幅图片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请你分别说出材料三这两个宗教在我国开始传播的时间?
【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B B A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C C
1.【答案】D
【精析】西汉纸地图的考古发现,可印证“汉兴,有纸代简”,西汉初年已经有可以书写用的纸,故选D项;材料通过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证明当时西汉已经出现书写的纸张,具有相应的史实时间,说法错误,排除A项;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与“西汉天水放马滩纸”不符,排除B项;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真相,但是无法实现“完全还原”,‘“完全”这一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
2.【答案】B
【精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优化了书写的载体,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故选B确;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出现的文字,不能为书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提供物质基础,排除A项;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属于数学方面的成就,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印刷术在东汉时期还没有发明,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组图可知,材料展示的是造纸术,结合所学可知,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故选C项;改变了欧洲社会传统作战方式的是火药,排除A项;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指南针,排除B项;秦朝与西域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
4.【答案】C
【精析】根据题干材料中西汉以前至南北朝时期官府藏书量的变化,表明造纸术的发展促进了官府藏书量的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选C项;官府藏书量增多无法看出纸张质量,排除A项;西汉至南北朝官府藏书量,与各国交流无关,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无关所提及的藏书数量,排除D项。
5.【答案】B
【精析】据“治未病”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发展了“治未病” 的思想,即提倡预防疾病,故选B项;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蔡伦是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著名人物,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李时珍是明代名医,著有《本草纲目》,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6.【答案】B
【精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麻沸散”“五禽戏”“实施外科手术”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能够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编创了五禽戏,故选B项;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撰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医德高尚,被尊为“医圣”,孙思邈是唐朝时期的名医,被誉为“药王”,写成了《千金方》一书,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史记》书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舟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故选A项;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排除B项;霍去病是西汉名将,主要事迹是在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排除C项;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排除D项。
8.【答案】A
【精析】本题考察史记的记载范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故答案为A。B、C、D选项,汉武帝之后的史实没有记载。
9.【答案】D
【精析】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可知,其说明《史记》作为重要的文献史料,虽然不能证明远古历史的重要性,但是可以为历史提供一定的参考,需要去历史印证,故选D项;神话传说也有一定的来源,排除A项;“完全符合事实”、“唯一依据”说法太过绝对,排除B项、C项。
10.【答案】C
【精析】本题的题干所给,“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这里的的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精析】结合所学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D
【精析】根据图片中的“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可知,二十四节气可以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让农民适时收获,故选D项;图片中的标语是在提醒立夏时节准备收割麦子,与文化底蕴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升关联不强,也没有提及水利建设,排除A、B、C三项。
13.【答案】B
【精析】数学知识源自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计算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实际问题,说明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数学内容,未涉及数学家,排除A项;“筑堤、造台、开河、掘窖”与“农业生产”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隋朝创立科举制,与“东汉时期”无关,排除D项。
14.【答案】C
【精析】依据图片可以看出,汉代出土的文物制作精良,构思巧妙,有较高的科技水平,这表明汉代手工技术水平较高,故选C项;汉朝初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汉朝社会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排除A项;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增加了财政收入,排除B项;图中文物与手工业发展有关,没体现思想方面内容,排除D项。
15.【答案】C
【精析】时间轴上“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司马迁编著《史记》”“佛教传入”“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等信息反映了两汉时期的史学家、医学家及发明家的成就以及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它们反映的主题是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C项正确。商周、战国、魏晋时期均与时间轴“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显示的两汉时期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二、填空题
16.【答案及精析】
(1)蔡伦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治未病;预防疾病;麻沸散;五禽戏      
(3)司马迁;3000年;纪传体
(4)东汉末;张角;太平道;张陵;五斗米道;丝绸之路
【精析】均是课文原文,不再陈列。
三、综合题
17.【答案】
(1)时期:西汉
时期;东汉
优点:原料易得,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等。(答出一点即可)
(2)人物:司马迁
代表作;《史记》
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宗教:佛教和道教。
传播时间: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传播。(或答西汉、东汉)
【精析】
(1)时期:根据材料一“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纸张实物”和图1“西汉早期麻纸”可知,造纸术在我国最早可能出现于西汉。
时期:根据材料一图2“蔡伦”和图3“蔡侯纸”可知,蔡伦为东汉时期的人,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所以,“蔡侯纸”最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出现。
优点: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所以,这种纸的优点为原料易得,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等。(答出一点即可)。
(2)人物:根据材料二“西汉一位著名史学家”、“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可知,称赞的人物是司马迁。
代表作:根据材料二“西汉一位著名史学家”、“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和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的代表作为《史记》。
内容:根据材料二“西汉一位著名史学家”、“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和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史记》的主要内容为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宗教:根据材料三图4“洛阳白马寺”可知,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所以,图4与佛教有关。根据材料三图5“四川青城山”可知,史书记载,张陵曾在四川大邑的传教,后世民间传说变为成都附近的青城山是张陵修道传教的地方。所以图5与道教有关。
传播时间: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传播。(或答西汉、东汉)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