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年、月、日 课时 1课时 执教者
解读课标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中有关时间单位的学习,关于“年、月、日”的概念,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课程实施中,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设一些现实性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记录、猜想、交流和推理等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读学生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使他们有了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然后利用年历和月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观察年历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大月、小月识记的两种方法: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区分大月和小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时间的珍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全年有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教学难点 学会用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熟记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小组合作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发现、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希沃白板、学习卡1、学习卡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通过观察,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四、拓展延伸五、课堂总结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2.复习旧知:之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时、分、秒。欣赏图片:日历、月历和年历。通过观察年历,了解到特殊日子有哪些。分4人小组合作,通过观察2011年、2012年的年历,知道每个月的天数是多少。教师总结出: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有30天;2月是特殊月,有28天或29天。用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区分大月和小月。通过闯关游戏,看学生是否掌握歌诀记忆法,运用其方法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先判断5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再推导5月1日是星期几就可以制作出5月的日历。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1.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师:同学们请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举办了一个盛大典礼——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顺利升空2008年8月8日 北京奥运会引出时间单位:年、月、日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1.认识日历、月历、年历(展示图片)2.教师提问: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殊日子?(使学生认识劳动节、儿童节、建党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特殊日子)3.利用年历表进行探索新知(1)课件分别出示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2)分小组,分别观察课本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4人小组合作,学习卡1分为2011年和2012年,把2011年、2012年每个月的天数填在统计表里,完成学习卡1。(3)选两组,指名两个组长汇报,总结梳理:有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有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4)教师投影出示2011年和2012年复式统计表,有31天的月份用黄色涂,有30天的月份用蓝色涂。师生一起总结,接着板书,贴卡纸上去。4.大月和小月的识记方法(1)拳头记忆法 a.出示挂图并讲解,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全班学生伸出左拳跟着老师一起数)b.同桌二人合作,一个伸出拳头,另一个数。c.提名个别学生用拳头记忆法数月份。(2)歌诀记忆法a.出示歌诀并讲解,学生一起读一读。b.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板书:大月、小月记忆法: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1.闯关游戏:区别大月和小月。2.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卡2。3.选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发言。根据提示制作出2021年5月的日历。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年、月、日,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学生了解三个有意义的日子,进而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复习旧知: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时、分、秒。齐读课题:认识年、月、日。通过课件,学生认识日历、月历和年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全班回答年历上标注的特殊日子有哪些。分4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学习卡1的学习内容。选两组的组长上台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梳理:有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有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全班齐读板书内容。学习大月和小月两种识记方法: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请一个学生上台完成闯关游戏。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卡2。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发言。学生根据教师课件上的提示,完成2021年5月的日历。个别学生举手发言,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全班齐读一遍本课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首先以谈话导入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激发,顺势导入本课学习内容与年历有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既是对学生新知的激发,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教师了解到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 月(7个大月)(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4个小月) (小月)特殊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大月、小月记忆法: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教师与同学都很轻松。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在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统计和观察,如每月的天数,从而认识大月与小月。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了一个活跃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增强了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