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的变革。
【内容要求】“1.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2年课标解读】
(1)了解中华民国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了解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理解孙中山创建同盟会以及提出三民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认同孙中山革命先行者的地位。了解武昌起义史实和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华民国的史实,也通过本课子目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侧面反映了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前期采取的措施,也充分的体现了课标的精神。而中华民国的创建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共同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公然采取一系列复辟帝制的对内独裁、对外卖国的手段,这些复辟活动引发全国人民的反对,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导致北洋军阀分裂割据,中国陷入动乱之中。(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能结合语文、地理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欠缺,但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喜爱探究、渴望表现。
经过一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
【教学提示】
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基本史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近代的史料更为丰富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运用近代的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再现历史的情境,如历史的场景、人物的活动等,使学生观察、感受近代历史的真实情况;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历史报刊、历史论著、历史照片、历史绘画、历史影片、历史实物等,特别是用好红色资源,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要重视与近代历史有关的乡土资源和口述史资源的利用。
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观察并绘制近代历史地图。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观察形势图(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绘制示意图(如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路线图(如红军长征路线图),展示绘制出的历史地图,解说图中的历史信息。
·举办革命故事会,讲述中国近代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观看近代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撰写观后感,进行交流。·举办近代革命歌曲演唱会,通过演唱,感受近代革命历史发展的脉动,讴歌革命精神,陶冶革命情操。
·进行近代历史的实地调查,如参观考察革命遗址遗迹,通过走访、调查,搜集与近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的材料等,整理信息,形成调查报告,汇报并交流。
·围绕近代历史上的革命精神,如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举办革命精神研讨会,探讨革命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影响,交流学习体会。
·比较近代历史上的同类史事并绘制图表,用板报等形式展示。比如,比较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探讨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又如,比较分析近代历史上的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代表人物提出的主张及活动,探讨他们对历史发展作出的努力,分析其历史局限性。再如,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如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探讨这些会议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
·围绕中国近代重要的史事,采用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搜集相关史料,深入研讨,撰写历史小论文。所选史事主要包括如下类型:(1)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七七事变、中共七大等;(2)历史人物,如近代史上的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张簪、孙中山等,中共党史上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文艺界的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洗星海等。
·查找、阅读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认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
【单元概述】
1.本单元由四节正课组成。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2.时空纵览
一个人物: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条主线:孙中山领导的反对专制统治,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
三个阶段:反清、反袁(世凯)、反军阀
两大成果: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理解孙中山创建同盟会以及提出三民主义。
2.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进一步理解革命的艰难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史实,理解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延续,感悟孙中山等革命派作出的顽强努力和坚定的革命精神。
4.尝试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尝试运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有根据地说明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单元活动主题】
(一)活动主题
“辛亥革命是成是败”辩论赛。
(二)活动目标
①掌握搜集和研习史料的基本方法。
②运用“论从史出”学习方法,初步形成重证据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③以辩论赛的方式多角度地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对历史的看法和判断,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三)活动过程
①做好班级动员工作,提前明确主持人、场务和机动人员等,并将班级有秩序地均分为两组,两组各确定四位主辩手。
②引导全体学生提前准备,如确定正方反方、搜集资料、准备论点论据等。
③自主搜集材料,组织语言,形成文稿,并预设对方的论点论据,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④两组按照常规辩论流程进行,结束后,其他学生可自由发表观点。
⑤教师提供相关史料并做总结发言,点评整个辩论赛从准备到现场的呈现。同时深化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四)活动说明
本活动结合本课的重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展开。活动涉及培养学生的历史表述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怀,让学生感受“论从史出”的学习方式;以课堂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材料、归纳分析,辩证地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初步形成在具体时空下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加以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2课时)第9课 辛亥革命
(第3课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4课时)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
中华英雄/名人谱 知识图谱
人物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语文 道德与法治 艺术
林则徐(近代)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有关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的文学作品 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有关林则徐和虎门销烟的艺术作品,如雕塑、邮票等
邓世昌(近代)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有关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海战的文学作品 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有关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的艺术作品
孙中山(近代) 1.上书改革--转向革命2.成立团体——兴中会和广州起义 有关孙中山、广州起义的文学作品 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有关孙中山的艺术作品,如雕塑、油画、影视作品等
语文:孙中山(相关文学作品)
政治:三民主义
地理: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二次革命形势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