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4 11: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点叙述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内容要求】“1.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2022年课标解读】
⑴了解清朝晚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⑵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了解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⑶能结合语文、地理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学业要求】
1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分析近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知道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识和感悟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继承革命传统,培养优良作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通过学历史,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欠缺,但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喜爱探究、渴望表现。
经过一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
【教学提示】
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基本史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近代的史料更为丰富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运用近代的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再现历史的情境,如历史的场景、人物的活动等,使学生观察、感受近代历史的真实情况;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历史报刊、历史论著、历史照片、历史绘画、历史影片、历史实物等,特别是用好红色资源,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要重视与近代历史有关的乡土资源和口述史资源的利用。
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观察并绘制近代历史地图。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观察形势图(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绘制示意图(如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路线图(如红军长征路线图),展示绘制出的历史地图,解说图中的历史信息。
·举办革命故事会,讲述中国近代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观看近代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撰写观后感,进行交流。·举办近代革命歌曲演唱会,通过演唱,感受近代革命历史发展的脉动,讴歌革命精神,陶冶革命情操。
·进行近代历史的实地调查,如参观考察革命遗址遗迹,通过走访、调查,搜集与近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的材料等,整理信息,形成调查报告,汇报并交流。
·围绕近代历史上的革命精神,如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举办革命精神研讨会,探讨革命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影响,交流学习体会。
·比较近代历史上的同类史事并绘制图表,用板报等形式展示。比如,比较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探讨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又如,比较分析近代历史上的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代表人物提出的主张及活动,探讨他们对历史发展作出的努力,分析其历史局限性。再如,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如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探讨这些会议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
·围绕中国近代重要的史事,采用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搜集相关史料,深入研讨,撰写历史小论文。所选史事主要包括如下类型:(1)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七七事变、中共七大等;(2)历史人物,如近代史上的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张簪、孙中山等,中共党史上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文艺界的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洗星海等。
·查找、阅读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认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
【单元概述】
1.本单元由三节正课组成。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
在内忧外患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
2.时空纵览
主题线索:
一条主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战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大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四大事件: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4.尝试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尝试运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有根据地说明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单元问题情景】
炮声带来鸦片战争,宣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如果中国全面禁止鸦片,英国会如何抉择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时)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时)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
中华英雄/名人谱 知识图谱
人物 相关课程内容
历史 语文 道德与法治 艺术
林则徐(近代)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有关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的文学作品 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有关林则徐和虎门销烟的艺术作品,如雕塑、邮票等
政治、经济:出超、入超;
道德与法治:鸦片
地理: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一次鸦片战争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第一次鸦片战争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止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