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五第3课“蒸气”的力量(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2专题五第3课“蒸气”的力量(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8 10: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1814年7月25日,史蒂芬孙自己动手制作的第一台机车开始运行,取名“布鲁克”号,它可以拉着8节矿车,载重30吨,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前进。第一次运行时,煤矿上居民看到蒸汽机车行驶起来时,烟囱直往外喷火,就给它取课时三 “蒸汽”的力量了一个名字叫“火车”。“火车”这个名字在今天已经流传到全世界,而蒸汽机车被叫作“火车头”,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请思考: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它运用何种动力?与此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标分解
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
2.运用多种新史观分析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工业
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大工业”的狂飙时代——英国工业革命1.“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材料评价的科技发明是什么?
提示 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
打造“世界工厂”2.导致下图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提示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工厂增多,工人数量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
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就3.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什么信息?
提示 工业革命促使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②资本:殖民掠夺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③市场:18世纪以后英国海外市场扩大,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④劳动力: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考点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影响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时的重点内容(2)主要成就:蒸汽机的改良及其广泛应用,工业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3)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方式(变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角度 从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条件角度突破
【示范1】?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厂的出现 D.海外市场的扩大
解析 “工厂的出现”本身属于工业革命的成果,C项不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有利力量”。
答案 C(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考点二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程标准要求认识的内容(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角度 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角度突破
【示范2】? 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民族主义萌发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指的是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B、C两项符合题意,但B项应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不符,故选C。
答案 C热点背景 韩国丽水世博会于2012年5月12日至8月12日举办,主题为“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与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综合性博览会不同,丽水世博会属于专业性博览会。从世博会角度考查工业革命的成就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导图
答案 C【典例1】 图示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
届世博会反映了 (  )。【考向1】?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  )。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
解析 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是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大展览,A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是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东西。
答案 A
热点背景 城市化过程,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更重要的是农民生活质量城市化、社会身份市民化。中国的城市化已突破50%,未来的城市化道路该如何选择?在2012年2月23日的“城市化的路径选择”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5位嘉宾不约而同给出的答案: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典例2】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思路导图
答案 B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农业人口所占比例持续下降。
答案 A【考向2】?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学习思考】
1.(P95)请思考这一变化对英国阶级关系的影响。
答案提示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自耕农在英国逐渐消失;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2.(P96)请思考:英国出口贸易有什么特点?
答案提示 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占的比例大,在世界贸易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3.(P97)读一读左图,想一想英国从1750年到1865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图形略)
答案提示 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已成为19世纪国际经济中地位最重要的国家。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提高;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英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4.(P97)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 有道理。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进行了必要的原始资本积累。造成亚非拉贫困的原因有:财富被掠夺、经济结构单一和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以及残暴的殖民统治。被迫卷入世界市场,改变了亚非拉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 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自我测评】
1.(P98)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
现是 (  )。答案提示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3)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P98)英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请结合史实对上述说法予以说明。【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P99)史丹莱·杰温斯的描述,体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特征?
答案提示 英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了生产和生活原料;从国外掠夺财富转化为资本。
2.(P99)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局面是英国通过哪些手段实现的?
答案提示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为工业生产了大批的原料;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要求扩大世界市场;经济扩张和海外殖民活动,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P99)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劳动效率,一方面工人队伍扩大,新部门出现,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导致手工劳动力相对过剩,一部分工人失业。你认为生产技术进步、失业、再就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提示 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和密度,也导致手工业者失业;只有提高技术和技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可再就业;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