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走 月 亮
四年级语文上册
本文所讲述的情景在我国云南大理。大理坐拥“风花雪月”四大美景,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其中本文作者重点描写了 “洱海月”,并且以其作为开启全文的引子。洱海据说因形状像人的耳朵而得名“洱海”。洱海虽然被称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是云南的第二大湖。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中秋夜,家家妇女都穿上新衣服,相约到街上走走。有的妇女甚至在月光下散步到鸡叫天明,仍然精神抖擞,据说这样做可以祛病延年。谓之“走月亮”。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é luǎn
鹅卵
俗
跃
穗
镀
烁
埂
sú
yuè
dù
suì
shuò
gěng
我会读
淘
牵
鹅
卵
坑
洼
葡
萄
跃
稼
熟
稻
填
熟
庄
我会写
载
记载
载重量
zǎi
zài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多音字
逃
táo
淘
字义: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
组词:逃跑
字义:洗去杂质;顽皮。
组词:淘气
同音字
这篇文章围绕“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描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情形。阅读时通过勾画优美生动的词句,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品味美好的意境,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重点品析学习: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关注省略号的使用。
课前导读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这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时间—秋天的夜晚。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第二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明月、点苍山、大青树、村间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夜图。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洒满月光的小路”写出了环境的优美。“走着,走着”把我和阿妈的快乐幸福之情表现出来。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鹅卵石间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光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情景。
作者写香味和月光都在“流着”,这里是作者的笔误吗?
不是。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赋予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排比句使语言显得更有韵律感,使描写更显细腻、形象和生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意境。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风景美、亲情浓、丰收喜……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日子。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闻到:阿妈的气息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我”
和阿妈
走月亮
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板书设计
本文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课文主题
一、读读下面的词语,给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鹅卵石(luǎn lǎn) 跃(yuè yào)出
运载(zài zǎi) 稻穗(sùi suì)
√
√
√
√
随堂练
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
_______。我们走过_______,
走过______,走过______,
走过______……月夜的风
景真美啊!
走月亮
小溪
村道
果园
稻田
二、下列词语中标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稻穗(suì) 闪闪烁烁(shuò)
A. 风俗(sú) 鹅卵石(nuǎn)
三、比一比,再组词。
淘
( )
萄
( )
淘气
葡萄
填
( )
镇
( )
填空
小镇
稼
( )
嫁
( )
庄稼
嫁娶
B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