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2-01 12:0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复习: 26×100= 300×3= 6 ×110=
70×9= 60×200= 1×240=
导入:动车每分钟可行驶6千米,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20分钟呢?200分钟呢?
引导发现:随着动车行驶时间越来越多,所行的路程越来越长。同学们,在刚刚所列的三个乘法算式中,它们之间的因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探究新知
1、(1)观察下面一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 2 =12
6× 20 =120
6×200=1200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
积也要乘几。
(2)、你能根据上面算式发现的特点很快的写出得数吗?试试看
12×3= 48 ×5 =
120×3= 48×50 =
120×30= 48×500=
小组交流,再说规律。
2、(1)完成下面一组计算,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0×4=80
10×4=40
5 ×4=20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
积也要除以几。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完成下面两组题。
8×50= 40×5=
8×25= 20×5=
4×50= 10×5=
小组交流,再说规律。
3、先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一组题,再整体概括规律
240× 3=
240×30=
24 × 3=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板书规律)
三、巩固新知
我是聪明小法官
1、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任何数,积也乘或除以任何数 。(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 ( )
小试牛刀
P51页“做一做”第2题
智力冲浪
思考: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 ,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什么收获?
作业:练习九第1、4和10题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6 × 2=12 20×4=80
6 × 20=120 10×4=40
6×200=1200 5 × 4=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
积也乘或除以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