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水平测试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水平测试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4 17: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学业水平测试卷
( 语 文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基础知识(39分)
1.看拼音,写字词。(12分)
chè dǐ zēng tiān xī shēng jī xiè  zhuó ér bù qún
cí xiáng  dān yōu róng yù  shàn liáng zhèng zhòng qí shì
2.比一比,再组词。(5分)
锋( ) 衰( ) 译( ) 浇( ) 恕( )
烽( ) 哀( ) 择( ) 挠( ) 怒( )
3.读一读,把正确读音的序号填在字后的括号里。(3分)
累 A. léi B. lěi C. lèi
(1)劳累( )了一天的果农看到树上的累累( )果实,高兴地笑了。
便 A. biàn B. pián
(2)这东西虽然很便( )宜,但使用起来一点都不方便( )。
模 A. mó B. mú
(3)小花心灵手巧,她制作的模( )型和真的一模( )一样。
4.查字典。(3分)
读书时遇到“前俯后仰”这个词,“仰”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画。在字典中,“仰”的解释有:①依靠,依赖;②敬慕;③旧时公文用词;④脸向上。在“仰慕”一词中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仰仗”一词中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5.补充下列词语。(3分)
( )手( )脚 千( )万( ) ( )天( )地
( )( )一息 ( )口( )舌 赞叹( )( )
6.用“烈”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3分)
(1)语文课堂上,我们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得很( )。
(2)在( )的运动之后,要记得多喝水。
(3)大风( )地刮着,扬起漫天黄沙。
7. 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湿地公园是地方。(风景优美的 张掖的 一处)
把括号里的词语放到句子中合适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动不动就流泪的人,能冲锋陷阵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可真安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应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改为商量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对我说:“你去端杯水,给我送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应用(10分)
1.横眉冷对千夫指,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6.我国地大物博,山水壮美。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我会脱口念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看到峰峦雄伟的山峰,我会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每到________(传统节日)时,我又会朗诵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7.冰心在《忆读书》中提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___》一书,我还知道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小学里,我还读过《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我最喜欢________这个有特点的人物。
三、综合实践(4分)
校园里有一块漂亮的花地,同学们都爱到那里去玩。有一天,红红发现有一名小同学正在摘下花朵,准备插在教室的花瓶里。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一下,并设计一个提示牌,写上一句合适的话。
1.劝说的话:
2.提示语:
四、阅读理解。(17分)
(一)矛与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_。(1分)
2.“其人弗能应也。”这句话中“弗”的意思是:__________,“应”的意思是:___________。“其人弗能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二)母爱是一根穿针的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天赋 天才)和(勤劳 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踊 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历 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再试……线仍旧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已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仅仅如此简单。
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词,用“√”标出来。(2分)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大名鼎鼎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嘀嘀嗒嗒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有成语。(2分)
(1)比喻自然流畅,不受约束(多指写文章或唱歌)。( )
(2)毫无障碍地通行或通过。( )
4.“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5.短文中画线句连用三个“再次”,并且将穿针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这有何作用?(2分)
6.母亲为什么会笑纹如花?她的“美丽的梦”指的是什么?(2分)
五、展示习作(30分)
习作提示:小学生活是多彩、难忘的。在小学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令我们感动;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难忘;总有一些地方令我们流连忘返。请从中选择自己最难忘的事、人或地方,条理清晰地写下来。题目自拟。
习作要求: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500
学校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装订线
座次号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装订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