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课件《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课件《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7 20:54:45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经济特区的设置
对外开放的扩大
课堂小结
第 9 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导入
70年代解放碑
1985年重庆港(朝天门码头)
2005年的解放碑
2005年重庆港(朝天门码头)
经济特区的设置
经济特区的建立
含义: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的经济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
邓小平与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席台上
  1978年,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奠定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习仲勋
1913.10.15~2002.5.24
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陕西富平县淡村人
广东深圳
广东珠海
广东汕头
福建厦门
海南岛
深圳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
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广东省
福建省
深圳今夕之对比
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十年中国看深圳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珠海拱北海关
★特区试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验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经济特区创办的影响
1、提出创办特区的主张领导人是谁?
2、1980年创建了哪些经济特区?
3、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表现在哪里?
4、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邓小平
一、思考题
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国家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②特区的成功,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潮。
对外开放的扩大
内 地
扩大开放
1984年4月7日《人民日报》关于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报道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扩展
沿海开放城市
14个沿海城市逐步开放
七个经济开放区
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
上海浦东
海尔美国工业园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0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100多个大门类近20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海尔工业园→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上海正式宣布开发和开放浦东。图为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挂牌。举手致意者为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长朱镕基。
开发浦东
上海浦东
上海浦东区国际航运金融大厦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开放城市成都一景——廊桥府南河
1999年昆明成功举办世界园艺搏览会
重庆朝天门码头
重庆陈家坪立交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2001.11.11)
外经贸部长石广生
  中国自1986年7月11日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长达15年的长期艰巨努力。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观察员。经过15年的艰辛努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石广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字后同WTO总干事麦克·穆尔举杯庆祝
WTO总干事麦克·穆尔
约瑟夫·侯赛因·卡迈尔
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
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线

1980~1988
5个经济特区
20世纪80年代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0世纪80年代
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20世纪
90年代
对外开放的成就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对外开放的影响
1、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3、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特区的设置
1提出、1979年4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第一次提出了办特区的主张。
2设置、1980年,国家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创办经济特区。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 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3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特区经济的发展。 深圳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1扩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
2规模扩大、①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 上海浦东,设置 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②、1992年,国务院决定开放 长江沿岸的重庆等五个城市,此后以决定开放郑州成都西安等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开放 西南、东北、西北等15个边境城市。
3对外开放格局: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岸城市、省会城市、边境城市等内地 全方位的的对外开放格局。
4、作用
(1)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对外开放还给我国带来了资金 、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课堂小结
经济特区的设置
对外开放的扩大
1.邓小平首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2.五个经济特区的相继建立
3.国家采取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4.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
1.对外开放地带的逐步形成
2.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置
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1.绘制《对外开放示意图》
2.介绍经济特区见闻
经济特区珠海见闻
  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位于广东珠江口入海处,据说因此而得名。珠海与澳门陆地相连,与香港隔海相望,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海域广阔,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了70%,曾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登上地接社的汽车后,当地导游就开始滔滔不绝:“说到珠海的环境,前几年流传一段顺口溜,说是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太小,不去东北不知道自己酒量太小,不去港澳不知道自己带的钱太少,不来珠海不知道哪块环境好。”
  汽车继续沿海边行进,导游继续介绍,说珠海海域六千多平方公里,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有146个,所以称珠海为“百岛之市”。陆地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不像澳门只有二十多平方公里,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就能转一圈。珠海市在七九年以前只是一个小渔村,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全要感谢邓小平,就是因为他画了一个圈,右手画了个深圳,左手画的就是珠海。珠海的发展肯定跟不上深圳,但据业内人士认为,珠海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香港在我的心目中,曾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曾是那样的高不可攀,没想在有生之年,像我这种社会最底层的人还能走过罗湖桥,双脚还能踏上香港的土地,真是感慨良多。
学习测评
1.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岳阳、
 武汉、九江、芜湖外,另一重要城市是(   )。
 A.南京     B.重庆     C.宜昌     D.昆明
2.“经济特区”的含义是(   )。
 A.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地区
 B.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C.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特殊地区
 D.国家实行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贫困落后的地区
3.举例说明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①对外开放促进了开放城市自身的发展;②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确立起贸易大国的地位;③使我国吸引了大量外资;④使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带动了10多万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造。
B
A
4.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请回答:
(1)这位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这个“圈”又是指什么?
(2)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诗篇,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
(3)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最少两项)。
答:①邓小平;②改革开放;③建设深圳等经济特区。
  答: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土地革命时期,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参与指挥著名的淮海战役。
史海拾贝
“龙尾”随“龙头”起舞
重庆解放碑夜景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