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习题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三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习题课件(共20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17:3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专题三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根冠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气孔散失
B.气孔的开闭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气孔是由一对表皮细胞围成的空腔
D.构成气孔的细胞中有叶绿体,说明气孔位于叶肉部位
解析: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气孔散失,A项错误;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C项错误;气孔位于表皮上,构成气孔的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项错误。
B
2.某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对植物的生理活动进行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B.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照强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C.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收集了气体的试管内,木条复燃
D.该实验的结论是试管与台灯的距离越近,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弱
解析: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收集了气体的试管内,木条会复燃。试管与台灯的距离不同,光照强度就不同,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2
3.下图为探究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装置。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需要将①植物进行暗处理
B.b叶片局部遮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
C.②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清水
D.②操作的目的是排除叶绿素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用酒精脱色时需要隔水加热,因此②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
C
4.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培养皿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乙培养皿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比较甲、乙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比较甲、丙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解析:乙培养皿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光合作用的条件——光,而不是缺乏二氧化碳。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
解析: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每个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6.植物体的下列活动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②无机盐的运输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 ⑤蒸腾作用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D
解析: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气孔张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气孔闭合,气体无法进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两者都无法顺利进行;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
7.下列措施与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及时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移栽植物要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
D.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氮肥,提高了土壤肥力
解析: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成活。
C
8.某兴趣小组探究适宜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品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该品种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强
B.在35 ℃时,1小时后该品种蔬菜体内有机物的量增加
C.温度为25~30 ℃时,该品种蔬菜生长较快
D.该品种蔬菜适宜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
C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是先增强后减弱。在35 ℃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因此1小时后蔬菜体内有机物的量不会发生变化。温度为25~30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较大,适宜该品种蔬菜生长,由此也说明该品种蔬菜适合在较温暖的环境中生长。
9.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到密闭瓶里,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
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
解析:b、d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在d点之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量开始减少,所以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10.图一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D、E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图四和图五是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1)图一中植物进行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图中的过程  (填字母)所释放的能量,主要是在图三结构  (填字母)中进行的,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白天在较强光照下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A
E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
A、B、C
10.图一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D、E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图四和图五是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2)图二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填字母),cd段下降的原因是              。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图三中的  (填数字)。
b、e
光照过强,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不足
①②⑤⑥
10.图一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D、E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图四和图五是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3)对图一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二中的曲线,应选择在  (填字母)点对应的时刻摘取叶片。
e
10.图一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D、E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图四和图五是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4)将图四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气体的试管里,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实验证明了                    。塑料袋上还能观察到小水珠,原因是                  ,植物通过这个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参与了生物圈的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水循环
10.图一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D、E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图四和图五是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5)图五装置要将植物罩上黑色塑料袋,目的是                。
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大家知道,自然条件下水往低处流,而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请问其动力主要来自图中的生理活动  (填字母)。
(2)请写出图中C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
(3)在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大棚种植中,下列能达到增产目的的措施是  (不定项选择)。
A.晚上提高温度 B.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C.缩短光照时间
D.大量施肥 E.夜晚使用人工光照
(4)图中A过程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  。
(5)绿色植物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1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入口,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与绿色植物密切相关。图中A、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B
BE
线粒体
ABC
12.(2021 潍坊模拟)生物实践小组根据下面植物生理过程简图,走进田间地头,对提高果蔬大棚产量作指导,并向农民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原理,感悟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显著增高。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
(1)过程①代表        ,其意义之一是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有机物;过程②代表        ,其意义是释放有机物中的    ,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解析:(1)[①]光合作用可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②]呼吸作用可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能量
12.(2021 潍坊模拟)生物实践小组根据下面植物生理过程简图,走进田间地头,对提高果蔬大棚产量作指导,并向农民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原理,感悟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显著增高。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
(2)要提高产量,果蔬大棚白天要增加        ,使①的速率增强,产生更多的有机物;晚上要适当降低    使②的速率减缓,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解析:(2)为提高果蔬产量,白天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使大棚内果蔬的光合作用增强,以产生更多的有机物,同时,晚上要适当降低温度,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光照强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12.(2021 潍坊模拟)生物实践小组根据下面植物生理过程简图,走进田间地头,对提高果蔬大棚产量作指导,并向农民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原理,感悟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显著增高。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
(3)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是绿色植物通过①过程吸收空气中的        ,释放出    ,使空气质量提高。过程①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        。
解析:(3)光合作用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
氧气
碳—氧平衡
12.(2021 潍坊模拟)生物实践小组根据下面植物生理过程简图,走进田间地头,对提高果蔬大棚产量作指导,并向农民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原理,感悟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显著增高。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
(4)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是大量的绿色植物通过      ,将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叶片的     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    循环。
解析:(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可提高大气湿度,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
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