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印度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1-27 15:0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人教版七年级 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说课环节说教材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2012版教材选择了6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通过对6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只是一个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达到课标的要求。
本节课通过对印度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资源整合 为了明晰教学思路,我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
了调整:先认识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再了解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让学生真正
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印度的人口问题和高
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则留到第二课时去完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依据图表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活动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图表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
境特点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Students说教法教学方法说学法自主学习实践应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掌握国家地理学习方法,达到课标的要求。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
环节二:活动探究活动一:敢问路在何方?30°N23.5°N70°E90°E10°N活动二:筋斗云探地形活动三:大彻大悟沙和尚1、说说印度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2、说说雨季和旱季时的风向及对降水的影响。从陆地到海洋-东北风从海洋到陆地-西南风干热-降水少-旱季湿热-降水多-雨季3、说说西南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
4、印度人民抵御水旱灾害的对策:修建水利工程
印度最大的水利工程——特赫里大坝
(位于恒河之上,2006年完工,被认为是印度现代化的标志)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稻小麦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平原地区平原降水充足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高原起伏平

降水较少小组讨论: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活动四:天竺美食探秘印度 地形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北部 喜马拉雅山地 南部 德干高原地理位置 特点 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喜马拉雅山以南, 南临印度洋 北回归线穿过中部,热带为主环节三:构建知识网络 北半球、东半球 中部 恒河、印度河平原 板书设计 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环节四:课堂检测 1、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印度产生旱涝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东北季风势力强
C、东北季风势力弱 D、气候炎热降水
3、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的大河是_____
A、印度河 B、恒河
C、雅鲁藏布江 D、布拉马普特拉河 4、读图填写下列标号中相对应的名称
国家: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
海洋: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半岛:D ___________
河流:E ___________
山脉:F 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到印度取经”活动为主线,以图导学,以趣促学,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材选用的
图表较多,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同
时也增加了学习难度。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
以学为法。正是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实现了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体现了我校“三动”(态度主动、方式生动、过程灵动)的教
学理念,实现了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