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南亚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1-27 15: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二节 南 亚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教材分析课标解读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创新教材分析课标解读教材分析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创新课标解读作用:承上启下
《亚洲》 充实与提高
《认识国家》 铺垫重组教材:
第一课时:1、2、4目
第二课时:3、5目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课程内容标准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①了解南亚各国的宗教信仰,尊重南亚各国的文化和传统。
②通过学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养成保护地理环境的习惯。①能够熟练运用南亚的政区图、地形图,并从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②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能够从地形剖面图上获得正确的地理信息。①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②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南亚的地势特点及地形分布特点,解释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③运用地图说出南亚主要河流——印度河、恒河的概况。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1、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2、南亚的地形特点和河流 1、根据地图判断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
2、根据地形剖面图,归纳地势特点并写出地形区的名称。 重点难点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手握利器:
具备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基本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强烈的好奇心,
西游记“西天取经”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意图:
抓住学生喜欢动漫的特点,用动漫版《西游记》插曲《白龙马》导入,利用歌词中“西天取经”设置疑问: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这个“西天”是指的今天的什么地方?取的什么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今天的课题,同时为后面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信仰做好铺垫。1视频导入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意图: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本节课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具有导向、启动、激励等作用。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把教学目标简化成5条学习目标。 2目标导航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1、在图上找出南亚的地理位置,说出南亚位置的特点。
2、在图上找出南亚的国家及其首都。
3、在图上找出南亚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
4、利用地形剖面图,归纳南亚的地势特征。
5、了解南亚各国的宗教信仰,尊重南亚各国的文化和传统。出示目标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意图: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之后,要求学生自己理解学习目标,找出目标中的关键词,既方便对照关键词学习,又便于盘点收获时对照关键词,检查本节课的目标达到度。 2目标导航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学习大洲和东南亚,已经掌握基本的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教师只需要指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结合课本介绍,完成南亚“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区”、“宗教与社会”的基础学习。3读图自学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读图自学1:读、绘、填三步曲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读图自学2:图、文、表三结合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读图自学2:图、文、表三结合读图自学3: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4合作探究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解决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通过探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合作探究11、德干高原的地势是东高西低还是西高东低,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设计意图:
按照课本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来判断德干高原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教师在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归纳地势特征,并通过补充中国地图、埃及地图、东南亚地图,让学生学会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判断地势的高低。 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合作探究1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合作探究22、根据沿南亚78°E的地形剖面图,结合南亚地形分布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运用地形剖面图,归纳地势的特点。对于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课标中没有要求,所以对于教材中“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内容进行淡化,让学生了解一下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就行,把重点放在“运用”地形剖面图上。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合作探究2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西东沿40°N美国地形剖面图沿78°E南亚地形剖面图北南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西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合作探究33、古代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结合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你觉得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应该在哪里?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
基于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河流在人类文明中不可取代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能够养成保护地理环境的习惯。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合作探究3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5盘点收获设计意图:
基于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关键词和地图盘点本节课掌握的基础知识:一个半岛、两条河流、三大地形区、三种宗教。回顾学习过程,是否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地形分布特点和地势特点。反思自己绘制南亚轮廓图的技能是否提高。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6目标测评设计意图:
采取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再次手绘南亚地图,进行填图比赛,检测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内容包括南亚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地形区和河流的分布。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7拓展延伸设计意图:
南亚地区是个宗教信仰很复杂的地区,印度也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布置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查阅南亚各国的饮食、宗教、音乐、舞蹈、特产等相关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个“南亚风情”小报,张贴在教室内展览,下节课继续学习南亚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点评,音乐和舞蹈可以在上课时用多媒体播放,也可以自己表演。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设计创新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解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