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22:0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
B.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C.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苹果
②呼吸道上皮
③神经元
④柳树
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
⑥甲型H1N1病毒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⑨一片草地
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C.③②①④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D.原核细胞的DNA只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只分布于细胞核
4.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右方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5.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6.下列物质的检测方法及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番茄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
B.鉴定脂肪实验时必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油滴呈现橘黄色
C.往牛奶中滴加混合后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可出现紫色反应
D.向马铃薯块茎薄片上滴加碘液,可出现蓝色
7.在生物学实验中,特定颜色的出现成为鉴定某种物质的重要依据。下列相关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的颜色可确定还原糖的种类
B.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遗传物质与甲基绿吡罗红的染色情况确定病毒核酸的种类
C.在添加了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可根据紫色深浅情况确定氨基酸的含量
D.利用显微镜观察被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临时装片,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8.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临时等量混匀使用
B.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C.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时,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
D.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9.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  )
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糖类、脂肪、ATP、DNA和RNA等物质中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
10.科学家根据火星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Mg、Na、K等元素,以及固态水和流动水的痕迹推测火星上曾经或现在存在着生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Mg、Na、K是组成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C.植物缺少Mg会影响光合作用
D.水和无机盐可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C,因此C是最基本的元素
C.DNA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与空间结构无关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
12.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A.据表分析活细胞中O含量最多,主要原因是活细胞中水含量最高
B.人体细胞干重中N的含量高于玉米,与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有关
C.C、H、O、N、P、S、K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D.人和玉米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3.下列有关茶叶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茶叶和人体所含的元素种类大体上是相同的
B.新鲜茶叶化学元素含量的高低是C>O>N>H
C.晒干后的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无机盐
D.新鲜茶叶在晒干过程中首先失去的水是结合水
14.下列有关细胞分子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种子储藏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
C.人体缺Fe会患贫血症,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Ca、Fe、Mn、Zn、I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15.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图中的③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相同
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可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16.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C.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17.糖类、脂质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果糖、麦芽糖都是单糖
B.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更少
D.胆固醇既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8.糖类和脂质在细胞的构成和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脂质结合
C.糖类与脂质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1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二糖的形式存在
B.糖尿病人的饮食要严格限制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非甜主食也需要限制
C.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都为2:1
D.添加到食物中的单糖、二糖都为小分子物质,可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2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
B.淀粉、糖原彻底﹣水解后的产物都具有还原性
C.煮熟的豆浆不含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D.动植物多糖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都能储存能量
二.多选题(共11小题)
(多选)2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脂和固醇的组成元素完全不同
B.蔗糖水解后的产物都具有还原性
C.煮熟的豆浆不含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D.动植物多糖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都能储存能量
(多选)22.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因消化乳糖的乳糖酶缺乏导致无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因此,在食用或饮用乳制品后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二氧化碳和短链脂肪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糖是一种存在于人和动物乳汁中的多糖
B.通过测定氢气产生水平可以直接反映肠道内乳糖的消化吸收状况
C.腹泻的原因可能是未消化的乳糖及发酵产物使肠道渗透压升高
D.饮食中控制乳糖摄入量可避免乳糖不耐受患者产生不耐受症状
(多选)23.“秋水青峰瘦,长天落日圆。月湖千万鹭,随喜复盘旋”。这是描写在双牌月湖越冬的上万只白鹭,支原体可以感染某些鱼、虾等动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虾、蟹的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组成,几丁质可用于废水处理
B.白鹭细胞的细胞骨架由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等
D.月湖里的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叶黄色、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多选)24.肥胖、高血压、龋齿、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脂肪都是植物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
B.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分子结构相同,且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C.糖类供应充足时会大量转化为脂肪,必要时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D.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降脂、降糖、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多选)25.如表为混合施用氨磷化肥和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①对照 ②NP ③NP+M ④NP+J ⑤NP+L
小区产量(kg/8.4m2) 18.07 24.81 29.08 32.48 30.79
折合产量(t/hm2) 21.5 29.5 34.6 38.8 36.7
(注:NP代表施磷酸氢二铵150kg/hm2,M代表施马粪22500kg/hm2,J代表施鸡粪22500kg/hm2,L代表施垃圾肥22500kg/hm2)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施用不同种类的有机肥
B.单独施用有机肥比与氮磷化肥混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好
C.从表中可知,氨磷化肥和鸡粪混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
D.施用有机肥,有利于马铃薯直接吸收利用有机物
(多选)26.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由于氧具有比氢更强的吸引电子对的能力,氧的一端稍带负电荷,氢的一端稍带正电荷。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形成氢键,氢键易于形成和断裂(  )
A.带有正电荷、负电荷的分子都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春季植物体内的结合水逐渐减少,全部转变成自由水
C.氢键使水具有较低的比热容,因此水有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多选)27.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其分布区域每天平均水淹时间接近3h。研究人员将互花米草幼苗置于塑料桶中进行不同时长没顶水淹实验,处理50天后,植株生长状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水淹处理(h d﹣1) 观测项目 0 3 6 12 24
单株株高增长率(%) 27.5 27 16.8 13.5 6.9
单株叶面积增长率(%) 110.0 14.8 ﹣20.0 ﹣40.0 ﹣70.0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31.4 27.5 26.5 24.5 19.2
A.0h d﹣1水淹处理,该植物的代谢活动较旺盛、生长也比较快
B.3h d﹣1水淹处理的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体现了该植物对生境的适应
C.实验表明没顶水淹可抑制互花米草叶面积扩展,从而影响其生长
D.实验所用海水的盐度与采样地点相同,实验期间不用更新海水
(多选)28.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新陈代谢逐渐增强
B.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中有机物的量/水含量的值增大
C.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鲜重逐渐增加
D.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逐渐增大
(多选)29.如图表示对刚收获的种子的处理过程,序号表示不同的结构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中的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在细胞内大多数是以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经晒干和烘干得到的①②生活力具有差异,前者具有萌发能力
C.在上述处理过程中,⑤的来源中均包含一定量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D.无机盐在细胞内的种类和含量会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多选)30.如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推测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
B.种子萌发过程初期有机物量的增加主要与氧元素有关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
D.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化成的葡萄糖可为细胞壁的形成提供原料
(多选)31.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该种子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代谢。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适宜的环境培养,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  )
A.在萌发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增大
B.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
C.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能在某些条件下转化为糖类
D.从实验结果可以推测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的能量多
三.解答题(共2小题)
32.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抗寒能力逐渐增强。翌年,农民在储存小麦种子前,才收进粮仓存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    。
(2)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   ,灰烬主要成分是    。
(3)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储存时小麦会产热导致霉烂。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   有密切联系。
33.某植物种子的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占60%以上,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变化,结果绘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有机物的种类会    (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
(2)据图甲分析,脂肪含量下降而蔗糖、葡萄糖含量上升是由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    使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进而转化为蔗糖、葡萄糖等,为种子萌发提供可利用的原料。
(3)据图乙可知,第7天至第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下降的原因是    。
(4)向萌发第10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    ,在实验条件下,匀浆会变为砖红色。某研究小组欲粗略探究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是否含蛋白质,请写出检测方法、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向萌发10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    试剂,
若    ,则说明    ;
若    ,则说明    。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
B.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C.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解答】解:A、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
B、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果实。因此、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D、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D正确。
故选:B。
2.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苹果
②呼吸道上皮
③神经元
④柳树
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
⑥甲型H1N1病毒
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⑨一片草地
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C.③②①④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解答】解:③细胞②组织层次①器官层次④个体⑧种群⑩群落⑨生态系统,⑤⑥⑦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故选:C。
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D.原核细胞的DNA只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只分布于细胞核
【解答】解: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D、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拟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
故选:B。
4.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右方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解答】解:A、图①为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显微镜下的物像为倒立的虚像,则应向左移动装片;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物镜换成40×时,整个视野放大16倍,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故选:D。
5.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解答】解: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变近,A错误;
B、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左右相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左右相反,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左右相反,若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D正确。
故选:A。
6.下列物质的检测方法及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番茄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
B.鉴定脂肪实验时必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油滴呈现橘黄色
C.往牛奶中滴加混合后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可出现紫色反应
D.向马铃薯块茎薄片上滴加碘液,可出现蓝色
【解答】解:A、番茄汁含有色素,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
B、用花生种子匀浆鉴定脂肪时,B错误;
C、双缩脲试剂不能混合后使用,后加B液;
D、马铃薯块茎中含有淀粉,可出现蓝色。
故选:D。
7.在生物学实验中,特定颜色的出现成为鉴定某种物质的重要依据。下列相关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的颜色可确定还原糖的种类
B.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遗传物质与甲基绿吡罗红的染色情况确定病毒核酸的种类
C.在添加了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可根据紫色深浅情况确定氨基酸的含量
D.利用显微镜观察被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临时装片,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解答】解:A、若在植物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不能确定是哪种还原糖;
B、在高倍显微镜下看不到病毒,B错误;
C、若培养液中含有蛋白质,但若只含有氨基酸则不会出现紫色反应;
D、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脂肪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故选:D。
8.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临时等量混匀使用
B.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C.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时,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
D.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解答】解:A、检测蛋白质时,后加双缩脲试剂B液,A错误;
B、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富含蔗糖,因此不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C、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时,需用酒精洗去浮色;
D、梨和苹果富含还原糖,因此可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故选:D。
9.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  )
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糖类、脂肪、ATP、DNA和RNA等物质中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
【解答】解:A、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说明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碳、氢、氧、氮、砷、硫;
B、由于题干信息“砷可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是因为它能够代替磷参与的生化反应,B正确;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ATP,糖类、H、O三种元素、脂肪中代替磷元素;
D、由题干信息可知,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
故选:C。
10.科学家根据火星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Mg、Na、K等元素,以及固态水和流动水的痕迹推测火星上曾经或现在存在着生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Mg、Na、K是组成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C.植物缺少Mg会影响光合作用
D.水和无机盐可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解:A、Mg,A错误;
B、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C、镁参与叶绿素的合成,C正确;
D、水和无机盐可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D正确。
故选:A。
1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C,因此C是最基本的元素
C.DNA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与空间结构无关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
【解答】解: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
C、DNA多样性与碱基数目、排列顺序有关,C正确;
D、Mg属于大量元素。
故选:C。
12.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A.据表分析活细胞中O含量最多,主要原因是活细胞中水含量最高
B.人体细胞干重中N的含量高于玉米,与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有关
C.C、H、O、N、P、S、K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D.人和玉米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解答】解:A、组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而水中O的分子量较大,与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有关;
B、干重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B正确;
C、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H、O、N,主要元素是C、H、O、N、P、S;
D、根据表格数据,含量上有所不同。
故选:C。
13.下列有关茶叶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茶叶和人体所含的元素种类大体上是相同的
B.新鲜茶叶化学元素含量的高低是C>O>N>H
C.晒干后的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无机盐
D.新鲜茶叶在晒干过程中首先失去的水是结合水
【解答】解:A、细胞可以有选择的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但含量差异较大;
B、新鲜茶叶化学元素含量的高低是O>C>H>N;
C、由于植物细胞内淀粉,故晒干后的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糖类;
D、新鲜茶叶在晒干过程中首先失去的是自由水。
故选:A。
14.下列有关细胞分子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种子储藏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
C.人体缺Fe会患贫血症,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Ca、Fe、Mn、Zn、I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解答】解:A、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种子储藏前,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C、人体缺Fe会患贫血症,C错误;D,D错误。
15.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图中的③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相同
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可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解答】解:A、结合分析可知,能够萌发形成幼苗,此时细胞遭到破坏,不能萌发形成幼苗;
B、图中的③是无机盐,B错误;
C、④和⑤分别是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同一种物质,C错误;
D、有机物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C元素,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可来自种子中的糖类、脂肪,D正确。
故选:D。
16.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C.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解答】解:A、细胞中无机盐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B、自由水能自由流动、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
C、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过高会引起肌无力;
D、种子萌发需要吸收水分(自由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
故选:B。
17.糖类、脂质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果糖、麦芽糖都是单糖
B.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更少
D.胆固醇既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解答】解:A、麦芽糖是二糖;
B、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B正确;
C、糖的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C正确;
D、胆固醇既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分,D正确。
故选:A。
18.糖类和脂质在细胞的构成和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脂质结合
C.糖类与脂质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解答】解:A、磷脂和胆固醇属于脂质、胆固醇等;
B、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B正确;
C、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C错误;
D、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O元素含量少,产生能量多,产生能量少。
故选:C。
1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二糖的形式存在
B.糖尿病人的饮食要严格限制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非甜主食也需要限制
C.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都为2:1
D.添加到食物中的单糖、二糖都为小分子物质,可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解答】解: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B、米饭和馒头等非甜主食中含大量淀粉,会引起血糖升高,B正确;
C、并非所有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都为2:17H10O4),C错误;
D、添加到食物中的二糖需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
故选:B。
2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
B.淀粉、糖原彻底﹣水解后的产物都具有还原性
C.煮熟的豆浆不含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D.动植物多糖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都能储存能量
【解答】解:A、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H、O,A错误;
B、淀粉和糖原彻底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
C、豆浆中富含蛋白质,但肽键并没有断裂,C错误;
D、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多糖,这两种多糖分别是动物和植物的储能物质,是细胞壁的组成物质之一。
故选:B。
二.多选题(共11小题)
(多选)2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脂和固醇的组成元素完全不同
B.蔗糖水解后的产物都具有还原性
C.煮熟的豆浆不含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D.动植物多糖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都能储存能量
【解答】解:A、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固醇的组成元素是C、H,其共有的元素是C、H、O;
B、一分子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是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B正确;
C、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但依然存在由肽键,C错误;
D、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多糖,这两种多糖分别是动物和植物的储能物质,是细胞壁的组成物质之一。
故选:ACD。
(多选)22.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因消化乳糖的乳糖酶缺乏导致无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因此,在食用或饮用乳制品后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二氧化碳和短链脂肪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糖是一种存在于人和动物乳汁中的多糖
B.通过测定氢气产生水平可以直接反映肠道内乳糖的消化吸收状况
C.腹泻的原因可能是未消化的乳糖及发酵产物使肠道渗透压升高
D.饮食中控制乳糖摄入量可避免乳糖不耐受患者产生不耐受症状
【解答】解:A、乳糖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二糖;
B、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B正确;
C、腹泻的原因是乳糖不耐受患者饮用牛奶等含乳糖饮料后乳糖在体内无法被乳糖酶分解后吸收,水分向肠道内渗透,另一方面乳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其他代谢物、腹胀的症状;
D、乳糖不耐受症患者体内没有消化乳糖的乳糖酶,D正确。
故选:BCD。
(多选)23.“秋水青峰瘦,长天落日圆。月湖千万鹭,随喜复盘旋”。这是描写在双牌月湖越冬的上万只白鹭,支原体可以感染某些鱼、虾等动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虾、蟹的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组成,几丁质可用于废水处理
B.白鹭细胞的细胞骨架由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等
D.月湖里的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叶黄色、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A、几丁质属于多糖,且可以吸附重金属,A正确;
B、白鹭细胞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构成的微管,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但无细胞壁;
D、月湖里的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但无叶黄素。
故选:BD。
(多选)24.肥胖、高血压、龋齿、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脂肪都是植物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
B.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分子结构相同,且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C.糖类供应充足时会大量转化为脂肪,必要时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D.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降脂、降糖、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解答】解:A、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A正确;
B、淀粉,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同;
C、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会大量转化为脂肪,C错误;
D、纤维素,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降糖,D正确。
故选:BC。
(多选)25.如表为混合施用氨磷化肥和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①对照 ②NP ③NP+M ④NP+J ⑤NP+L
小区产量(kg/8.4m2) 18.07 24.81 29.08 32.48 30.79
折合产量(t/hm2) 21.5 29.5 34.6 38.8 36.7
(注:NP代表施磷酸氢二铵150kg/hm2,M代表施马粪22500kg/hm2,J代表施鸡粪22500kg/hm2,L代表施垃圾肥22500kg/hm2)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施用不同种类的有机肥
B.单独施用有机肥比与氮磷化肥混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好
C.从表中可知,氨磷化肥和鸡粪混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
D.施用有机肥,有利于马铃薯直接吸收利用有机物
【解答】解:A、结合分析可知,A错误;
B、由表格分析可知,故无法判断单独施用有机肥与氮磷化肥混合施用的增产效果;
C、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这说明氨磷化肥和鸡粪混合施用,C正确;
D、马铃薯不能直接吸收利用有机物,D错误。
故选:ABD。
(多选)26.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由于氧具有比氢更强的吸引电子对的能力,氧的一端稍带负电荷,氢的一端稍带正电荷。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形成氢键,氢键易于形成和断裂(  )
A.带有正电荷、负电荷的分子都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春季植物体内的结合水逐渐减少,全部转变成自由水
C.氢键使水具有较低的比热容,因此水有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解答】解: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但不能全部转变成自由水;
C、由于水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C错误;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利于生物体适应不同的环境。
故选:BC。
(多选)27.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其分布区域每天平均水淹时间接近3h。研究人员将互花米草幼苗置于塑料桶中进行不同时长没顶水淹实验,处理50天后,植株生长状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水淹处理(h d﹣1) 观测项目 0 3 6 12 24
单株株高增长率(%) 27.5 27 16.8 13.5 6.9
单株叶面积增长率(%) 110.0 14.8 ﹣20.0 ﹣40.0 ﹣70.0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31.4 27.5 26.5 24.5 19.2
A.0h d﹣1水淹处理,该植物的代谢活动较旺盛、生长也比较快
B.3h d﹣1水淹处理的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体现了该植物对生境的适应
C.实验表明没顶水淹可抑制互花米草叶面积扩展,从而影响其生长
D.实验所用海水的盐度与采样地点相同,实验期间不用更新海水
【解答】解:A、0h d﹣1水淹处理,该植物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最大;单株株高增长率和光合速率较大,A正确;
B、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和抗逆性有关,则代谢越旺盛反之。由图中曲线可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最低,体现了该植物对生境的适应;
C、没顶水淹处理后,表明没顶水淹可抑制互花米草叶面积扩展,最终影响其生长;
D、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该实验应选用取自互花米草采样地点的海水,以排除无氧呼吸的产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故选:ABC。
(多选)28.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新陈代谢逐渐增强
B.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中有机物的量/水含量的值增大
C.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鲜重逐渐增加
D.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逐渐增大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
B、由题图分析可知,而含水量逐渐减少,B正确;
C、种子的鲜重在成熟过程中由于含水量降低而逐渐减小;
D、随着种子的成熟,使种子转入休眠状态。
故选:BD。
(多选)29.如图表示对刚收获的种子的处理过程,序号表示不同的结构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中的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在细胞内大多数是以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经晒干和烘干得到的①②生活力具有差异,前者具有萌发能力
C.在上述处理过程中,⑤的来源中均包含一定量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D.无机盐在细胞内的种类和含量会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解答】解:A、③中的成分主要是无机盐,A错误;
B、①表示晒干后的种子,晒干的种子还具有萌发能力,B正确;
C、分析图可知,烘干主要丢失的是结合水,C正确;
D、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作用,D正确。
故选:BCD。
(多选)30.如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推测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
B.种子萌发过程初期有机物量的增加主要与氧元素有关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
D.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化成的葡萄糖可为细胞壁的形成提供原料
【解答】解:A、据题图可知,脂肪含量减少,因此在此过程中脂肪可能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
B、在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故种子萌发初期脂肪含量减少但干重增加,B正确;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C错误;
D、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种子萌发过程中,D正确。
故选:ABD。
(多选)31.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该种子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代谢。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适宜的环境培养,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  )
A.在萌发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增大
B.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
C.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能在某些条件下转化为糖类
D.从实验结果可以推测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的能量多
【解答】解:A、种子萌发时会吸收自由水,A正确;
B、实验过程中种子所处的环境为黑暗,因此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B正确;
C、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成可溶性糖,C正确;
D、从实验结果不可以推测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的能量多。
故选:ABC。
三.解答题(共2小题)
32.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抗寒能力逐渐增强。翌年,农民在储存小麦种子前,才收进粮仓存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  逐渐降低 。
(2)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  自由水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 结合水 ,灰烬主要成分是  无机盐 。
(3)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储存时小麦会产热导致霉烂。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有密切联系。
【解答】解:(1)一般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越大,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越小,北方的冬天温度较低。
(2)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越大生物代谢越旺盛,为了降低种子的代谢强度,要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此过程中失去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糖类、蛋白质等属于有机物,能燃烧;水、不能燃烧,剩下的灰烬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3)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抗逆性越低。
故答案为:
(1)逐渐降低
(2)自由水 结合水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33.某植物种子的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占60%以上,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变化,结果绘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有机物的种类会  增多 (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
(2)据图甲分析,脂肪含量下降而蔗糖、葡萄糖含量上升是由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  脂肪酶 使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进而转化为蔗糖、葡萄糖等,为种子萌发提供可利用的原料。
(3)据图乙可知,第7天至第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下降的原因是  萌发种子(含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
(4)向萌发第10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  斐林试剂 ,在实验条件下,匀浆会变为砖红色。某研究小组欲粗略探究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是否含蛋白质,请写出检测方法、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向萌发10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  双缩脲 试剂,
若  均浆呈紫色 ,则说明  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含有蛋白质 ;
若  均浆不变色 ,则说明  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不含蛋白质 。
【解答】解:(1)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加快,结合水含量降低,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故有机物的种类会增多。
(2)据图甲分析,脂肪含量下降而蔗糖、脂肪酸、葡萄糖等。
(3)据图乙可知,第7天至第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变化趋势是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4)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能够与还原糖产生砖红色沉淀,故向萌发第10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斐林试剂,匀浆会变为砖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向萌发10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则说明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含有蛋白质,则说明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不含蛋白质。
故答案为:
(1)下降 增多
(2)脂肪酶
(3)萌发种子(含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4)斐林试剂 双缩脲 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含有蛋白质 萌发第10天的种子中不含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