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5 15: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基本单位: ,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 )、微米(um)、纳米( )等。
(2)单位换算:1km= m= dm;1m= cm= mm;1um= m;1m= nm。
(3)常考的长度估测: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17cm,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m,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8m,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2.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还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物体的长度=末端所对刻度—初始端所对刻度,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要求估读的测量仪器)
3.时间的测量:
(1)基本单位:秒,符号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等;
(2)单位换算:1h= min= s;
(3)停表的读数:停表有两个表盘,小表盘示数的单位为 ;大表盘示数的单位为 。停表的读数等于小表盘读出的分针数+大表盘读出的秒针数,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s。
(4)常考的时间估测: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 s,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为46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 ,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4.误差与错误:
(1)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办法:提高精度,改进方法,可采用多次测量求 的方法减小误差;
(2)错误:能避免。
一、单选题
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A.眼睛迅速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心脏跳动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
2.如图所示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照片。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图中冰墩墩的高度约为(  )
A.10毫米 B.10厘米 C.20毫米 D.20厘米
3.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3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画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单位换算式正确的是(  )
A.76m=76m×100=7600cm B.76m=76×100cm=7600cm
C.76m=76m×100cm=7600cm D.76m=76m×100=7600cm
6.如图所示,在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的实验中,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  )
A.12cm B.12.2cm C.12.02cm D.12.022cm
7.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分别为12.38cm、12.37cm、12.38cm、12.33cm,则这本书宽度的平均值是(  )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8.对误差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出现的错误就是误差 B.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出现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物理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9.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C.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10.如图是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采用了以直代曲法
B.缠绕足够紧密时,可以消除误差
C.测量起点不是0刻度线,这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D.从图中可以看出缠绕不够紧密,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二、填空题
1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s,一天等于   s。
12.小明裤子吊牌上标注的型号是“180/84A”。在国家标准GB/T335中规定,裤子型号斜线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则该同学的身高为18.0    ,腰围的数据是84    。(两空均填写单位)
13.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木块的长度为   cm。
14.如图甲所示,物体长度的正确测量值为   cm;如图乙所示,机械秒表测得的时间是   s。
15.宸宸用刻度尺测物体A的长度,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长度是  cm;她用刻度尺测另一物体B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14.51cm、14.50cm、14.53cm,14.65cm,物体B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cm。
16.小德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①测量出整本物理课本的厚度,记录为;
②选用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刻度尺;
③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为;
④用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为;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①和   ,应改为去掉封皮后测量出整本物理课本的厚度;则一张纸的表达式是:   。(用题中字母表示)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   (填字母序号)。
(3)下面是小德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学生用刻度尺准备进行实验时,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两个空白处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纸的张数 纸张的总厚度/    一张纸的厚度/mm    /mm
①        
②      
③      
(4)在进行步骤①时,若没有将课本压紧,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偏小/不变)。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B
6.C
7.D
8.D
9.D
10.D
11.秒;86400
12.dm;cm
13.1;3.80
14.2.45(2.43~2.47均可);337.5
15.3.50;14.51
16.(1)④;
(2)②①③④
(3)mm;平均值
(4)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