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效课堂”1.3.2 浮力的计算之称重法计算浮力(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效课堂”1.3.2 浮力的计算之称重法计算浮力(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10:11:29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1.3.2 浮力的计算之称重法计算浮力(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重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A.2N B.3N C.5N D.8N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N B.4N C.3N D.1N
3.小民在学习浮力时用同一装置做了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  )
A.探究浮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B.探究浮力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
C.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D.探究浮力与物体的深度的关系
4.(2021八上·绍兴期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N (如图甲)。将体积为100cm3的物体A全部投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为1N (如图乙)。若将容器、水和浸没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 (如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  )
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5N B.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4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7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4N
5.(2021八上·余姚期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0.3N
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6.(2021九上·西湖月考)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 A 的密度为 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 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 0.3N
7.(2020八上·浙江期末)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kg/m3
8.(2019八上·天台月考)在图中,重为G的金属块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F不为0).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
A.G B.G F C.G+F D.F
9.(2019八上·余姚期末)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
10.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 B.小球的质量是0.8Kg
C.小球的体积是2.5×10-4m3 D.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鄞州期中)如图所示,用量程0~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根据图中读数可知,物块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g/cm3。将图中弹簧测力计刻度用密度值标注,制成弹簧密度计,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可直接读得待测密度值,则此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ρ水=1.0×103kg/m3)
12.(2022八上·镇海期中)如图所示,一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28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使其一半没入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3. 4N,那么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现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N。若此时金属块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为20牛,则此时水对金属块向上的压力为   N。
13.(2021八上·诸暨期中)小科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的重力是   N。
(4)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14.(2020八上·温州期中)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
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为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图甲石块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3·浦江模拟)科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仅用弹簧测力计与合金块就能完成该实验。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与浸入前相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A、E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某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请解释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   。
(4)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16.(2022八上·余姚期末)小科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
(2)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下列方案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比较图A,B,C B.比较图A,B C.比较图B,C
(3)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石块所受浮力等于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石块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本题考查求物体受到的浮力,要掌握利用重力差法求物体的浮力的方法。
【解答】解:因为G=5N,F示=3N,
所以F浮=G-F示=5N-3N=2N。
故答案为:A
2.【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已知物体重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F浮=G-F′求出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关键是称重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解答】解:已知G=4N,F′=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物体所处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从而推知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应相同,是探究浮力与物体的深度的关系.故选D.
【分析】分析三幅图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得出实验探究的目的.
4.【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根据G=F拉+F浮计算出A的重力,再根据T2=G总计算即可。
【解答】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100×10-6)m3=1N,故A、B错误;
则物体A的重力:G=F拉+F浮=1N+1N=2N;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G总=5N+2N=7N。
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F浮力=G-F拉计算浮力;
(2)(3)(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力=G-F拉=1.6N-1.0N=0.6N,故A错误;
B.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物体体积,甲和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等,故B错误;
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物体密度,而乙和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等,故C错误;
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液体密度,故选丙和丁,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甲丙两图,利用公式F浮=G-F拉计算出A受到的浮力,再根据计算出A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A的密度。
(2)首先根据F浮′=ρ水gV排计算出A在水中受到浮力,再根据F拉=G-F浮‘计算A受到的拉力。
(3)将丙和乙的示数相减即可。
(4)根据G=F浮+F拉+F压计算即可。
【解答】A.比较甲和丙两图可知,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2.8N=1.2N,
物体A的体积:;
物体A的密度:,故A错误;
B.在实验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4m3=1N,
物体A受到的拉力F拉=G-F浮‘=4N-1N=3N,故B错误;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C错误;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压=G-F浮-F拉=4N-1.2N-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探究过程分析;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即可;
(3)根据F拉=G-F浮分析;
(4)首先根据F浮力=G-F拉计算出物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它的密度即可。
【解答】A.如果实验前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那么放入物块后,水面先上升到溢水口,再流入小桶中,即小桶中收集到的水的重力会偏小,影响实验结果,故A错误;
B.当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时,即使进入的深度增大,水面的高度也不会变化,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当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时,即使进入的深度增大,它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公式F拉=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当物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2N-1N=1N;
物块的体积;
则物块的密度.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和V排成正比;
(2)当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以下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浮力、重力和拉力的关系。
【解答】当金属块在测力计的悬挂下静止在水面以下时,它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拉力和重力的关系为:G=F+F浮;
因此这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浮=G-F;
剪断细线后,金属块沉在水底,它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V排保持不变;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还是G-F。
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甲、丙两图,首先利用计算出物体A在盐水受到的浮力,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体A的体积,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密度;
(2)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出物体A在乙中受到的浮力,然后再根据计算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即可;
(3)当物体A静止在容器底部时,容器底部的压力,计算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A.根据甲、乙两图可知,物体A在乙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A的体积:;
物体A的密度:,故A错误;
B.在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
那么物体A受到的拉力,
故B错误;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C错误;
D.实验丁中,物体A静止在容器底部,那么容器底部受到A对它的压力为:,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分析,称重法求出小球所受浮力;运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求小球体积.再根据G=mg,以及密度公式,可求出质量m和密度.本题考查密度、浮力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准确分析物体受力,熟练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A、小球重力为8N,浸没的小球受拉力为6N;故小球受浮力为:F浮=G-F=8N-6N=2N;故A正确;
B、根据G=mg,质量 ;故B正确;
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得:小球体积 ;故C正确;
D、小球的密度为: ;故D错误.
故选D.
11.【答案】2;1.2;0~2g/cm3或0~2×103kg/m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F浮=G-F示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2)根据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求出物块的体积,再根据图示数据求得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浮力的变形公式及其未知液体的密度;
(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计算密度计的测量范围。【解答】(1)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由图中数据可知,物块重G=4N;
由图可知,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G-F示4N-2N=2N;
(2)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得,
排开水的体积:,
同一物块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排液=V排水=2×10-4m3,
由右图可知,物块完全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液=G-F示′=4N-1.6N=2.4N;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得,未知液体的密度:;
①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小=0时,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大=G-F小=4N-0N=4N,
V排=V排水=2×10-4m3,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得,待测液体的最大密度:
则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为0~2g/cm3或 0~2×103kg/m3。
12.【答案】4.6;18.8;29.2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据称重法测量浮力F浮=G物-F拉可求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据此计算金属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称重法测量浮力F浮=G物-F拉可求出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即是测力计的示数;
(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可求出水对金属块向上的压力。【解答】(1)由题意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金=28N,当金属块一半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3.4N,即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物-F拉=28N-23.4N=4.6N;
(2)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原来的2倍;
即F浮′=2F浮=2×4.6N=9.2N;
那么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F拉′=G物-F浮′=28N-9.2N=18.8N,
即测力计的示数为18.8N;
(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可知,
水对金属块向上的压力F向上=F浮′+F向下=9.2N+20N=29.2N。
13.【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DE/ADE
(3)10
(4)24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比较四个实验,分析其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根据A图计算出物体的重力;
(4)根据AE两图计算出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解答】(1)根据A、B、C、D四图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变,但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则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而改变液体的密度,故选ADE(或DE)。
(3)根据A图可知,物体没有进入水中,此时不受浮力,则物体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G=F=10N;
(4)根据A、E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F浮力=G-F拉=10N-7.6N=2.4N。
14.【答案】1.2;种类(或密度);下沉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F浮=G-F拉计算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2)将甲和乙两个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根据F浮=G-F拉计算出甲图中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与石块的重力比较,最后确定石块的运动状态。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3N-1.8N=1.2N;
(2)将甲和乙两图比较可知,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那么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是液体的种类不同,因此可以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或密度)有关。
(3)根据甲图可知,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3N-2N=1N<3N,即浮力小于重力,因此若剪短细线,图甲石块将下沉。
15.【答案】(1)增大
(2)0.8
(3)合金块已接触容器底(容器对它有一个向上的力)
(4)1.1×10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
(2)根据公式F浮力=G-F拉计算;
(3)注意物体触底后,容器底部会对它施加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据此分析;
(4)根据A、C两图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即可。
【解答】(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容器内水面升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
(2)根据A图可知,物体的重力G=4N,E中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拉力为F拉=3.2N,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4N-3.2N=0.8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则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合金块已接触容器底(容器对它有一个向上的力)。
(4)根据A、C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4N-3.3N=0.7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那么:;、

解得:ρ液=1.1×103kg/m3。
16.【答案】(1)1N
(2)B
(3)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或“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合理即给分)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A、C两图,利用公式F浮=G-F拉计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
(3)比较D、E两图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得到结论。
【解答】(1)根据A图可知,物体的重力G=4N;根据C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F拉=3N,那么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3N=1N;
(2)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故可选B、C或B、D,还可以为A、B、C或A、B、D。
故选B。
(3)在D、E两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同,但是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那么得到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或“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 / 1“高效课堂”1.3.2 浮力的计算之称重法计算浮力(基础版)--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重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A.2N B.3N C.5N D.8N
【答案】A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石块所受浮力等于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石块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本题考查求物体受到的浮力,要掌握利用重力差法求物体的浮力的方法。
【解答】解:因为G=5N,F示=3N,
所以F浮=G-F示=5N-3N=2N。
故答案为:A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N B.4N C.3N D.1N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已知物体重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F浮=G-F′求出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关键是称重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解答】解:已知G=4N,F′=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
故答案为:D
3.小民在学习浮力时用同一装置做了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  )
A.探究浮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B.探究浮力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
C.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D.探究浮力与物体的深度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物体所处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从而推知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应相同,是探究浮力与物体的深度的关系.故选D.
【分析】分析三幅图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得出实验探究的目的.
4.(2021八上·绍兴期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N (如图甲)。将体积为100cm3的物体A全部投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为1N (如图乙)。若将容器、水和浸没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 (如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  )
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5N B.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4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7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4N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根据G=F拉+F浮计算出A的重力,再根据T2=G总计算即可。
【解答】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100×10-6)m3=1N,故A、B错误;
则物体A的重力:G=F拉+F浮=1N+1N=2N;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G总=5N+2N=7N。
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5.(2021八上·余姚期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0.3N
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F浮力=G-F拉计算浮力;
(2)(3)(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力=G-F拉=1.6N-1.0N=0.6N,故A错误;
B.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物体体积,甲和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等,故B错误;
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物体密度,而乙和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等,故C错误;
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液体密度,故选丙和丁,故D正确。
故选D。
6.(2021九上·西湖月考)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 A 的密度为 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 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 0.3N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甲丙两图,利用公式F浮=G-F拉计算出A受到的浮力,再根据计算出A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A的密度。
(2)首先根据F浮′=ρ水gV排计算出A在水中受到浮力,再根据F拉=G-F浮‘计算A受到的拉力。
(3)将丙和乙的示数相减即可。
(4)根据G=F浮+F拉+F压计算即可。
【解答】A.比较甲和丙两图可知,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2.8N=1.2N,
物体A的体积:;
物体A的密度:,故A错误;
B.在实验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4m3=1N,
物体A受到的拉力F拉=G-F浮‘=4N-1N=3N,故B错误;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C错误;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压=G-F浮-F拉=4N-1.2N-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选D。
7.(2020八上·浙江期末)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kg/m3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探究过程分析;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即可;
(3)根据F拉=G-F浮分析;
(4)首先根据F浮力=G-F拉计算出物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它的密度即可。
【解答】A.如果实验前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那么放入物块后,水面先上升到溢水口,再流入小桶中,即小桶中收集到的水的重力会偏小,影响实验结果,故A错误;
B.当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时,即使进入的深度增大,水面的高度也不会变化,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当物块完全浸没水中时,即使进入的深度增大,它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公式F拉=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当物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2N-1N=1N;
物块的体积;
则物块的密度.
故选D。
8.(2019八上·天台月考)在图中,重为G的金属块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F不为0).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
A.G B.G F C.G+F D.F
【答案】B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和V排成正比;
(2)当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以下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浮力、重力和拉力的关系。
【解答】当金属块在测力计的悬挂下静止在水面以下时,它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拉力和重力的关系为:G=F+F浮;
因此这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浮=G-F;
剪断细线后,金属块沉在水底,它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V排保持不变;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还是G-F。
故选B。
9.(2019八上·余姚期末)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
【答案】D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甲、丙两图,首先利用计算出物体A在盐水受到的浮力,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物体A的体积,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密度;
(2)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出物体A在乙中受到的浮力,然后再根据计算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即可;
(3)当物体A静止在容器底部时,容器底部的压力,计算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A.根据甲、乙两图可知,物体A在乙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A的体积:;
物体A的密度:,故A错误;
B.在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
那么物体A受到的拉力,
故B错误;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C错误;
D.实验丁中,物体A静止在容器底部,那么容器底部受到A对它的压力为:,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 B.小球的质量是0.8Kg
C.小球的体积是2.5×10-4m3 D.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分析,称重法求出小球所受浮力;运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求小球体积.再根据G=mg,以及密度公式,可求出质量m和密度.本题考查密度、浮力的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准确分析物体受力,熟练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A、小球重力为8N,浸没的小球受拉力为6N;故小球受浮力为:F浮=G-F=8N-6N=2N;故A正确;
B、根据G=mg,质量 ;故B正确;
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得:小球体积 ;故C正确;
D、小球的密度为: ;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鄞州期中)如图所示,用量程0~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根据图中读数可知,物块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g/cm3。将图中弹簧测力计刻度用密度值标注,制成弹簧密度计,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可直接读得待测密度值,则此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ρ水=1.0×103kg/m3)
【答案】2;1.2;0~2g/cm3或0~2×103kg/m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F浮=G-F示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2)根据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求出物块的体积,再根据图示数据求得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浮力的变形公式及其未知液体的密度;
(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计算密度计的测量范围。【解答】(1)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由图中数据可知,物块重G=4N;
由图可知,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G-F示4N-2N=2N;
(2)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得,
排开水的体积:,
同一物块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排液=V排水=2×10-4m3,
由右图可知,物块完全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液=G-F示′=4N-1.6N=2.4N;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得,未知液体的密度:;
①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小=0时,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大=G-F小=4N-0N=4N,
V排=V排水=2×10-4m3,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得,待测液体的最大密度:
则密度计的测量范围为0~2g/cm3或 0~2×103kg/m3。
12.(2022八上·镇海期中)如图所示,一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28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使其一半没入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3. 4N,那么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现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N。若此时金属块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为20牛,则此时水对金属块向上的压力为   N。
【答案】4.6;18.8;29.2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据称重法测量浮力F浮=G物-F拉可求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据此计算金属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称重法测量浮力F浮=G物-F拉可求出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即是测力计的示数;
(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可求出水对金属块向上的压力。【解答】(1)由题意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金=28N,当金属块一半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3.4N,即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物-F拉=28N-23.4N=4.6N;
(2)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原来的2倍;
即F浮′=2F浮=2×4.6N=9.2N;
那么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F拉′=G物-F浮′=28N-9.2N=18.8N,
即测力计的示数为18.8N;
(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可知,
水对金属块向上的压力F向上=F浮′+F向下=9.2N+20N=29.2N。
13.(2021八上·诸暨期中)小科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的重力是   N。
(4)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DE/ADE
(3)10
(4)24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比较四个实验,分析其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根据A图计算出物体的重力;
(4)根据AE两图计算出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解答】(1)根据A、B、C、D四图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变,但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则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而改变液体的密度,故选ADE(或DE)。
(3)根据A图可知,物体没有进入水中,此时不受浮力,则物体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G=F=10N;
(4)根据A、E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F浮力=G-F拉=10N-7.6N=2.4N。
14.(2020八上·温州期中)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
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为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图甲石块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答案】1.2;种类(或密度);下沉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F浮=G-F拉计算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2)将甲和乙两个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根据F浮=G-F拉计算出甲图中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与石块的重力比较,最后确定石块的运动状态。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3N-1.8N=1.2N;
(2)将甲和乙两图比较可知,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那么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是液体的种类不同,因此可以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或密度)有关。
(3)根据甲图可知,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3N-2N=1N<3N,即浮力小于重力,因此若剪短细线,图甲石块将下沉。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3·浦江模拟)科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仅用弹簧测力计与合金块就能完成该实验。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与浸入前相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A、E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某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请解释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   。
(4)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增大
(2)0.8
(3)合金块已接触容器底(容器对它有一个向上的力)
(4)1.1×10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
(2)根据公式F浮力=G-F拉计算;
(3)注意物体触底后,容器底部会对它施加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据此分析;
(4)根据A、C两图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即可。
【解答】(1)当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后,容器内水面升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
(2)根据A图可知,物体的重力G=4N,E中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拉力为F拉=3.2N,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4N-3.2N=0.8N;
(3)在实验中小明发现D实验的示数小于C实验中的示数,则D中数据偏小的原因:合金块已接触容器底(容器对它有一个向上的力)。
(4)根据A、C两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4N-3.3N=0.7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那么:;、

解得:ρ液=1.1×103kg/m3。
16.(2022八上·余姚期末)小科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
(2)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下列方案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比较图A,B,C B.比较图A,B C.比较图B,C
(3)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   。
【答案】(1)1N
(2)B
(3)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或“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合理即给分)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A、C两图,利用公式F浮=G-F拉计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
(3)比较D、E两图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得到结论。
【解答】(1)根据A图可知,物体的重力G=4N;根据C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F拉=3N,那么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3N=1N;
(2)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故可选B、C或B、D,还可以为A、B、C或A、B、D。
故选B。
(3)在D、E两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同,但是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那么得到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或“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