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1 19:36:0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和谐(xié) 懦夫(nuò) 豢养(juàn) 泰山(tài)
B.遁词(dùn) 灌溉(gài) 烟囱(cōng) 鲁钝(dùn)
C.创造(chuàng) 中伤(zhòng) 崇拜(chóng) 屋檐(yán)
D.镰刀(lián) 塑像(sù) 铺子(pù) 玄奘(z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像 繁植 倘使 用武之地
B.惯通 单调 趋向 哑口无言
C.烦闷 教义 茅草 走头无路
D.偶尔 瀑布 飞禽 一丝一毫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哪怕到了山穷水尽时,他也绝不会放弃。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4.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①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②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③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平庸 鲁钝 放任 B.平凡 鲁莽 放弃
C.平庸 鲁莽 放任 D.平凡 鲁钝 放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解字》《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它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①②⑤⑥④③ B.⑥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③④⑥ D.⑥②⑤④①③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陶行知,安徽人,教育家。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C.《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易》《大学》《论语》并称“四书”。
8.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   ”,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   (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   》《青铜时代》等。歌德,   (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   》等。
(2)《易经》又称《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人名)在狱中所作。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以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刘根生
①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新事物诞生时难言完美,拥抱“裂痕”,变痛点为亮点,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
②所谓“裂痕”,常常体现为某种缺陷,但这样的缺陷不会是永远不变的。因发射时枪口跳动幅度大而影响射击精度,驳壳枪问世后曾长期遇冷。然而,通过平放射击,枪口跳动对精度影响小了,连发时相当于小型冲锋枪,特别适合游击战。因录音技术不成熟,早期的唱片容量只有5分钟,开发有声读物项目一度遭到反对。然而,面对市场需求,密纹唱片实现技术突破,放音时间大幅延长。今天,智能手机已趋普及,有声读物产品日新月异。人们不断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踩着成功的阶梯步步上行。
③拥抱“裂痕”,意味着要敢闯敢试,不可万事俱备再付诸行动。“中国天眼”构想提出时,重重困难令人感觉“不可能完成”。但历时22年,难关逐个被攻破,“大国重器”终于落地。廖俊波在福建省政和县任县委书记时说:“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靠改革优化环境,在破解难题中走特色化路子,他带领大家把县域经济从省末位变成增长速度“省十佳”,印证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事实证明,守成者没有前途,逢山开路才有希望。
④数学家陈省身曾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因为次次考100分需要连细枝末节都反复训练,哪有精力思考和探索?所以,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这也启示人们,无“裂痕”未必好。现实中,有的人面对成果评审,放弃“有缺陷的突破”,选择“平庸的完美”;有的人罹患改革拖延症,不确保万无一失,就不敢先行先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并非否定多思,而是提醒人莫因患得患失走向思而不行。“万物皆有裂痕”,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出现。纠结于完美主义,坐等万事俱备,只会错过探索发现的惊喜。
⑤创新可分为两类:一是“从0到1”,一是“从1到1个亿”。前者是原发性创新,属于垂直进步;后者是推陈出新式创新,属于水平进步。实现科技领跑,需要更多的“从0到1”。而过程中充满“裂痕”,往往是“从0到1”的显著特征。宁要“有缺陷的突破”,不要“平庸的完美”,创新之光才会照亮一处处“裂痕”。进而言之,探索在前,总结在后,先行先试,以立促破,也是改革深水区的常态。
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成功不等于成熟,完成不等于完美,“美好”永无止境。新矛盾如同“裂痕”,既映照着缺憾、不足,更孕育着希望、机遇。一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一次次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
9.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开篇亮明观点:万物皆有裂痕,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
B.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守成者没有前途,希望我们都成为逢山开路者,敢闯敢干,不断超越自我。
C.文中以孔子否定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事例,在对比中论证纠结于完美只会错过探索发现的惊喜。
D.作者把创新分为两类,“从0到1”和“从1到1个亿”,这样的语言表述简洁凝练,生动形象。
10.结合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借用关联词来推进论证的。
11.下面两则材料可以证明文中观点,你准备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一段?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选自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
材料二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选自陶行知《创造宣言》)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诚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4)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5)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②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zàng,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③绝望是懦夫的幻想。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⑤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1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懦夫   
玄zàng   
14.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15.用波浪线画出语段的事实论据。其运用的是▲的表达方式。
16.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众叛亲离”相同的一项是(  )
A.取得佛经 B.三重压迫 C.粮水断绝 D.山穷水尽
17.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 (道理论证)
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举例论证)
D.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类比论证)
三、综合运用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语文老师在有关现代科技的综合性学习课上说:同学们,记得几年前美国女性总统竞选人卡莉 费奥里娜曾断言“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短短几年过去,就有外媒发文惊叹“中国已成创新之龙”!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井噴式”的科技成就,直接打脸“中国人缺乏创新力论”的同时,大大给国人打了气。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说法和下面一些科技成就热词热事,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高铁 微信支付 华为5G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首登月球背面
假如你上台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60个字内)
1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中国经济网2018年4月8日讯 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天在海南博鳌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 000位嘉宾将陆续抵达并展开讨论。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围绕这一主题,年会设置了“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改革再出发”四大版块,将展开60多场正式讨论。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将有100多家派代表参加论坛。
据论坛负责人介绍,今年年会特别设置了“一带一路成功案例与经验”的分论坛,瓜达尔港、中欧班列等重大工程项目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享。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渺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立在灰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我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下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拉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下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棒棒糖在海晏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着!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拥抱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残破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20. 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为本文选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A.哭泣的圆明园 B.今非昔比的圆明园
21. 选文两次写到了“流泪”,简要分析两次“流泪”背后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 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作简要分析。
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
23. “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简要说说作者要“凭吊、拜谒”什么,“提醒”什么。
24. 请你为圆明园遗址准备一条宣传语,要能揭示遗址给人的警示。(不超过2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BCD 无误
A“豢”应读“huàn”。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忆,多读、多训练。
2.【答案】D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A项,“繁植”应为“繁殖”;
B项,“惯通”应为“贯通”;
C项,“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3.【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褒贬色彩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正确,自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符合语境。
B:错误,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C:正确,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符合语境。
D:正确,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极端孤立。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4.【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平凡与平庸”都含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意思,不同在于,平凡是中性词,平庸则带有贬意。据此可知第①句应选填平凡。故排除AC。鲁莽: 言行不仔细考虑,轻率从事。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言行的。鲁钝: 愚笨迟钝。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智慧的。根据语境第②句应选填鲁钝。故排除B。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5.【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创造宣言
【解析】【分析】A项,前后不一致,应把“能否”去掉,或在“中考”和“取”之间加“能否”。
B项,没有语病。
C项,语序颠倒。应把“有效的”放到“方法”的前面。
D项,重复啰嗦。应去掉“大约”或“左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悉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辨别方法是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义关系不当等。
6.【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用排除法解答。通读六个句子,①紧承④的句意,据此排除A、C两项;再比较B、D,确定⑥后跟④还是②,②紧承①的句意进行举例说明,排除D项,答案为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和逻辑能力。做这样的题,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句子之间的内容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具体方法是①找中心句,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来安排的;②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子之间有相并关系,相承关系和相属关系,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等;③抓关键词,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等。
7.【答案】D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D.《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周易》是五经之一;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8.【答案】(1)生活教育;法国;思想者;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周文王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根据对《易经》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1)生活教育;法国;思想者;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2) 周易;周文王
【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
【答案】9.C
10.首先用表因果关系的“因为”一词,解释数学家陈省身题词“不要考100分”的原因;接着用“所以”一词引出“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的结论;再用表并列关系的“也”字,进一步提出“无‘裂痕’未必好”的观点。
11.示例:我打算把材料一放在第②段。布歇内尔的例子是说他因为不满足而进行创新,才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可以证明第②段的观点: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会获得成功。我打算把材料二放在第③段。材料二说的是要想创新之神光顾就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可以证明第③段的观点:拥抱“裂痕”,要有敢闯敢试敢拼的精神。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过程;中心论点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如何论证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先掌握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其作用,再结合句子所写内容与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的关系来答题。
(3)本题考查学生思考论据位置的能力。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论证的逻辑力量。思考论据的位置,要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等。
9.C.错在“对比中论证”,应该是举例论证。
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题的分析。
首先需要找到该句子中的关联词,有“因为”“由此看来”“也”等关联词。“因为”属于因果关系,表明为什么不要考 100 分,给出原因以及解释;“由此看来”表示判断,对原因的总结,即“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也表示并列,强调后边的内容“无裂痕未必好”。
故答案为: 首先用表因果关系的“因为”一词,解释数学家陈省身题词“不要考100分”的原因;接着用“所以”一词引出“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的结论;再用表并列关系的“也”字,进一步提出“无‘裂痕’未必好”的观点。
11.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
首先需要明确问题:两个论据分别放在哪一段更适合?然后依据“判断+因为某段讲的是……观点,这句话讲的是……,与某段内容一致”的形式进行答题。本文材料一举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例子,证明的是第②段的观点:“缺陷常常会随思路改变的创新而产生改变”。材料二则是说明要有热情,才能受到创造之神的光顾。因此可以证明第③段的观点:“拥抱‘裂痕’,要有敢闯敢试敢拼的精神”。
故答案为: 示例:我打算把材料一放在第②段。布歇内尔的例子是说他因为不满足而进行创新,才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可以证明第②段的观点: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会获得成功。我打算把材料二放在第③段。材料二说的是要想创新之神光顾就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可以证明第③段的观点:拥抱“裂痕”,要有敢闯敢试敢拼的精神。
12.【答案】(1)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玉峰实验学校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成效显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增强了说服力。
(3)先引用名言强调抓紧时间读书的重要性,接着列举彭雪枫勤读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坚持每日读书,最后告诉我们:一些碎片时间,是可以成为读书时间的。
(4)(示例)①坚持每天阅读;②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③要读有价值的东西;④静下心来挤时间读;⑤读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⑥多读书,读好书。(任答出三点,合理即可)
(5)B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论证过程;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注意题目中“用原文语句回答”的提示。论点是作者对论题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自己归纳概括。全文共七段,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作者着重阐述“读书”的问题,并在首段给出了论点。(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第②③段都是在讲述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读书的事例,即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这一中心论点。(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标志的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连缀作答。理清第⑤段的层次可知,首句引用古人的名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接着列举彭雪枫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谈到我们,明确利用碎片时间也可以读书。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首先读懂原文,运用原文所讲的相关理论来谈怎样谈书。文章主要强调的是坚持读书,利用碎片时间读书,挤时间读书,除此之外,可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来谈,比如选择有意义的书来读,运用浏览、跳读等方法来读,做读书笔记等。(5)B.表述有误。“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不正确,应该是“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他们不抓紧时间读书”。故选B。
故答案为:⑴ 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⑵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玉峰实验学校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成效显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增强了说服力。 ⑶ 先引用名言强调抓紧时间读书的重要性,接着列举彭雪枫勤读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坚持每日读书,最后告诉我们:一些碎片时间,是可以成为读书时间的。 ⑷ ①坚持每天阅读;②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③要读有价值的东西;④静下心来挤时间读;⑤读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⑥多读书,读好书。 ⑸B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要求考生在平时总结议论文中心论点常出现的地方,通读文章,找准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结合语句的特点进行判断,阐述作用时要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结合语段的中心内容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论证思路的分析。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恰当的层次,用串联的语句结合每层的内容进行阐述。
⑷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迁移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意,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进行阐述,注意要紧扣文章的内容,阐述的语言要简洁,清楚,流畅。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比照,判断正误。
【答案】13.nuò;奘
14.头;投
15.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记叙
16.D
17.D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并列短语;论据;排比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词的能力。辨析的字词考点多为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形异字。
(3)本道题考查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亲身经历等等。
(4)本道题考查短语的结构类型。短语结构类型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述补短语、主谓短语、复指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和“所”字短语等众多种类型。
(5)本道题考查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3.懦夫(nuò fū):软弱无能的人。
玄奘(xuán zàng):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故答案为:nuò;奘
14.走头无路——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故答案为:头;投
15.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亲身经历等等。语段中的“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是事实论据,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故答案为: 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记叙
16.“众叛亲离”为并列短语。
A:取得佛经:动宾短语。
B:三重压迫:偏正短语。
C:粮水断绝:主谓短语。
D:山穷水尽:并列短语。
故答案为:D
17.D:该句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方法,不是类比论证。
故答案为:D
18.【答案】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知识点】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此类问题要紧扣题意,抓住某项科技的核心功能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来写。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这些新科技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注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即可。
故答案为: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结合自己对科技创新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作答,注意要紧扣题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
19.【答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2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
【知识点】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第1自然段将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报道出来了,即: 2018年4月8日,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和年会设置,第3自然段介绍了年会的特别设置。因此根据第1自然段“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天在海南博鳌开幕”和题干“不超过25个字”的要求,进行一句话新闻的概括,即: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
故答案为: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
【点评】本题考查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是由一个短句构成的新闻,用一句话把有重要意义的、群众普遍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到更多的消息。一句话新闻的新闻价值很高,文字必须十分精炼。
【答案】20.选A。A项用了拟人手法,容易触动读者心弦;更形象地表达作者看到今日圆明园现状后的悲痛心情。
21.十年前作者去圆明园时流泪,流露出作者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时的痛苦;结尾处作者流泪,则表达了作者为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22.“扑”表现风来得猛,“砸”表现雨下得大,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愤怒与悲哀。
23.凭吊、拜谒无数在此长眠的死难者和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提醒自己不忘历史的耻辱,不能让悲剧重演。
24.示例:(1)别忘记曾经的屈辱!当心历史重演!(2)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内容上,标题一定要有概括性;结构上,标题是文章的线索,能够贯穿全文,艺术手法上,标题应该是生动的、具有美感的、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此类字词句,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
(3)本题考查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字词句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应对这样的题型,学生只需找出本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难点在于深层含义中的主旨部分。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另外,还应结合上下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去阐释。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此类字词句,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
(5)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的运用、表达的能力。首先,明确活动主题或者任务。如本题的主题是“ 圆明园遗址 ” ,那么标语就应该围绕铭记历史来写。其次,语言简洁明了。最后,适当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艺术性,使人印象深刻。
20.A项用了拟人手法,更容易打动读者。
故答案为:选A。A项用了拟人手法,容易触动读者心弦;更形象地表达作者看到今日圆明园现状后的悲痛心情。
21.③ 段“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这一次的流泪是因为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
⑩ 段“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这次流泪是 为部分国人不知道铭记历史伤心。从 ⑨ 段“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可以看出。
故答案为:十年前作者去圆明园时流泪,流露出作者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时的痛苦;结尾处作者流泪,则表达了作者为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22.“扑”写出了风势很大,“砸”写出雨下得大、猛烈。这样的环境描写,更突出自己当时心里的悲哀。
故答案为:“扑”表现风来得猛,“砸”表现雨下得大,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愤怒与悲哀。
23.“凭吊”指指对着遗迹、遗物、遗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感慨往古的人和事。“拜谒”指指拜访,谒见,拜见;指参拜,瞻仰。作者是凭吊悲痛的历史,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历史的耻辱,铭记历史。
故答案为: 凭吊、拜谒无数在此长眠的死难者和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提醒自己不忘历史的耻辱,不能让悲剧重演。
24.宣传标语要求简洁凝练,表明主题,使人印象深刻。本题的主题是“铭记历史”。
故答案为: 别忘记曾经的屈辱!当心历史重演;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和谐(xié) 懦夫(nuò) 豢养(juàn) 泰山(tài)
B.遁词(dùn) 灌溉(gài) 烟囱(cōng) 鲁钝(dùn)
C.创造(chuàng) 中伤(zhòng) 崇拜(chóng) 屋檐(yán)
D.镰刀(lián) 塑像(sù) 铺子(pù) 玄奘(zàng)
【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BCD 无误
A“豢”应读“huàn”。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忆,多读、多训练。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像 繁植 倘使 用武之地
B.惯通 单调 趋向 哑口无言
C.烦闷 教义 茅草 走头无路
D.偶尔 瀑布 飞禽 一丝一毫
【答案】D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A项,“繁植”应为“繁殖”;
B项,“惯通”应为“贯通”;
C项,“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哪怕到了山穷水尽时,他也绝不会放弃。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褒贬色彩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正确,自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符合语境。
B:错误,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C:正确,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符合语境。
D:正确,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极端孤立。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4.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①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②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③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平庸 鲁钝 放任 B.平凡 鲁莽 放弃
C.平庸 鲁莽 放任 D.平凡 鲁钝 放弃
【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平凡与平庸”都含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意思,不同在于,平凡是中性词,平庸则带有贬意。据此可知第①句应选填平凡。故排除AC。鲁莽: 言行不仔细考虑,轻率从事。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言行的。鲁钝: 愚笨迟钝。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智慧的。根据语境第②句应选填鲁钝。故排除B。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创造宣言
【解析】【分析】A项,前后不一致,应把“能否”去掉,或在“中考”和“取”之间加“能否”。
B项,没有语病。
C项,语序颠倒。应把“有效的”放到“方法”的前面。
D项,重复啰嗦。应去掉“大约”或“左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悉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辨别方法是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义关系不当等。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解字》《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它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①②⑤⑥④③ B.⑥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③④⑥ D.⑥②⑤④①③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用排除法解答。通读六个句子,①紧承④的句意,据此排除A、C两项;再比较B、D,确定⑥后跟④还是②,②紧承①的句意进行举例说明,排除D项,答案为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和逻辑能力。做这样的题,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句子之间的内容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具体方法是①找中心句,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来安排的;②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子之间有相并关系,相承关系和相属关系,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等;③抓关键词,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等。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陶行知,安徽人,教育家。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C.《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易》《大学》《论语》并称“四书”。
【答案】D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D.《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周易》是五经之一;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8.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   ”,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   (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   》《青铜时代》等。歌德,   (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   》等。
(2)《易经》又称《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人名)在狱中所作。
【答案】(1)生活教育;法国;思想者;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周文王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根据对《易经》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1)生活教育;法国;思想者;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2) 周易;周文王
【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以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刘根生
①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新事物诞生时难言完美,拥抱“裂痕”,变痛点为亮点,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
②所谓“裂痕”,常常体现为某种缺陷,但这样的缺陷不会是永远不变的。因发射时枪口跳动幅度大而影响射击精度,驳壳枪问世后曾长期遇冷。然而,通过平放射击,枪口跳动对精度影响小了,连发时相当于小型冲锋枪,特别适合游击战。因录音技术不成熟,早期的唱片容量只有5分钟,开发有声读物项目一度遭到反对。然而,面对市场需求,密纹唱片实现技术突破,放音时间大幅延长。今天,智能手机已趋普及,有声读物产品日新月异。人们不断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踩着成功的阶梯步步上行。
③拥抱“裂痕”,意味着要敢闯敢试,不可万事俱备再付诸行动。“中国天眼”构想提出时,重重困难令人感觉“不可能完成”。但历时22年,难关逐个被攻破,“大国重器”终于落地。廖俊波在福建省政和县任县委书记时说:“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靠改革优化环境,在破解难题中走特色化路子,他带领大家把县域经济从省末位变成增长速度“省十佳”,印证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事实证明,守成者没有前途,逢山开路才有希望。
④数学家陈省身曾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因为次次考100分需要连细枝末节都反复训练,哪有精力思考和探索?所以,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这也启示人们,无“裂痕”未必好。现实中,有的人面对成果评审,放弃“有缺陷的突破”,选择“平庸的完美”;有的人罹患改革拖延症,不确保万无一失,就不敢先行先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并非否定多思,而是提醒人莫因患得患失走向思而不行。“万物皆有裂痕”,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出现。纠结于完美主义,坐等万事俱备,只会错过探索发现的惊喜。
⑤创新可分为两类:一是“从0到1”,一是“从1到1个亿”。前者是原发性创新,属于垂直进步;后者是推陈出新式创新,属于水平进步。实现科技领跑,需要更多的“从0到1”。而过程中充满“裂痕”,往往是“从0到1”的显著特征。宁要“有缺陷的突破”,不要“平庸的完美”,创新之光才会照亮一处处“裂痕”。进而言之,探索在前,总结在后,先行先试,以立促破,也是改革深水区的常态。
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成功不等于成熟,完成不等于完美,“美好”永无止境。新矛盾如同“裂痕”,既映照着缺憾、不足,更孕育着希望、机遇。一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一次次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
9.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开篇亮明观点:万物皆有裂痕,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
B.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守成者没有前途,希望我们都成为逢山开路者,敢闯敢干,不断超越自我。
C.文中以孔子否定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事例,在对比中论证纠结于完美只会错过探索发现的惊喜。
D.作者把创新分为两类,“从0到1”和“从1到1个亿”,这样的语言表述简洁凝练,生动形象。
10.结合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借用关联词来推进论证的。
11.下面两则材料可以证明文中观点,你准备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一段?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选自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
材料二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选自陶行知《创造宣言》)
【答案】9.C
10.首先用表因果关系的“因为”一词,解释数学家陈省身题词“不要考100分”的原因;接着用“所以”一词引出“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的结论;再用表并列关系的“也”字,进一步提出“无‘裂痕’未必好”的观点。
11.示例:我打算把材料一放在第②段。布歇内尔的例子是说他因为不满足而进行创新,才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可以证明第②段的观点: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会获得成功。我打算把材料二放在第③段。材料二说的是要想创新之神光顾就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可以证明第③段的观点:拥抱“裂痕”,要有敢闯敢试敢拼的精神。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过程;中心论点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如何论证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先掌握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其作用,再结合句子所写内容与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的关系来答题。
(3)本题考查学生思考论据位置的能力。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论证的逻辑力量。思考论据的位置,要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等。
9.C.错在“对比中论证”,应该是举例论证。
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题的分析。
首先需要找到该句子中的关联词,有“因为”“由此看来”“也”等关联词。“因为”属于因果关系,表明为什么不要考 100 分,给出原因以及解释;“由此看来”表示判断,对原因的总结,即“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也表示并列,强调后边的内容“无裂痕未必好”。
故答案为: 首先用表因果关系的“因为”一词,解释数学家陈省身题词“不要考100分”的原因;接着用“所以”一词引出“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避免‘满分损失’”的结论;再用表并列关系的“也”字,进一步提出“无‘裂痕’未必好”的观点。
11.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
首先需要明确问题:两个论据分别放在哪一段更适合?然后依据“判断+因为某段讲的是……观点,这句话讲的是……,与某段内容一致”的形式进行答题。本文材料一举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例子,证明的是第②段的观点:“缺陷常常会随思路改变的创新而产生改变”。材料二则是说明要有热情,才能受到创造之神的光顾。因此可以证明第③段的观点:“拥抱‘裂痕’,要有敢闯敢试敢拼的精神”。
故答案为: 示例:我打算把材料一放在第②段。布歇内尔的例子是说他因为不满足而进行创新,才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可以证明第②段的观点: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会获得成功。我打算把材料二放在第③段。材料二说的是要想创新之神光顾就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可以证明第③段的观点:拥抱“裂痕”,要有敢闯敢试敢拼的精神。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诚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4)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5)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答案】(1)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玉峰实验学校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成效显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增强了说服力。
(3)先引用名言强调抓紧时间读书的重要性,接着列举彭雪枫勤读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坚持每日读书,最后告诉我们:一些碎片时间,是可以成为读书时间的。
(4)(示例)①坚持每天阅读;②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③要读有价值的东西;④静下心来挤时间读;⑤读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⑥多读书,读好书。(任答出三点,合理即可)
(5)B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论证过程;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注意题目中“用原文语句回答”的提示。论点是作者对论题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自己归纳概括。全文共七段,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作者着重阐述“读书”的问题,并在首段给出了论点。(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第②③段都是在讲述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读书的事例,即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这一中心论点。(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标志的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连缀作答。理清第⑤段的层次可知,首句引用古人的名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接着列举彭雪枫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谈到我们,明确利用碎片时间也可以读书。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首先读懂原文,运用原文所讲的相关理论来谈怎样谈书。文章主要强调的是坚持读书,利用碎片时间读书,挤时间读书,除此之外,可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来谈,比如选择有意义的书来读,运用浏览、跳读等方法来读,做读书笔记等。(5)B.表述有误。“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不正确,应该是“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他们不抓紧时间读书”。故选B。
故答案为:⑴ 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⑵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玉峰实验学校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成效显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增强了说服力。 ⑶ 先引用名言强调抓紧时间读书的重要性,接着列举彭雪枫勤读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坚持每日读书,最后告诉我们:一些碎片时间,是可以成为读书时间的。 ⑷ ①坚持每天阅读;②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③要读有价值的东西;④静下心来挤时间读;⑤读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⑥多读书,读好书。 ⑸B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要求考生在平时总结议论文中心论点常出现的地方,通读文章,找准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结合语句的特点进行判断,阐述作用时要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结合语段的中心内容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论证思路的分析。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恰当的层次,用串联的语句结合每层的内容进行阐述。
⑷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迁移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意,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进行阐述,注意要紧扣文章的内容,阐述的语言要简洁,清楚,流畅。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比照,判断正误。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②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zàng,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③绝望是懦夫的幻想。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⑤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1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懦夫   
玄zàng   
14.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15.用波浪线画出语段的事实论据。其运用的是▲的表达方式。
16.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众叛亲离”相同的一项是(  )
A.取得佛经 B.三重压迫 C.粮水断绝 D.山穷水尽
17.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 (道理论证)
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举例论证)
D.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类比论证)
【答案】13.nuò;奘
14.头;投
15.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记叙
16.D
17.D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并列短语;论据;排比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词的能力。辨析的字词考点多为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形异字。
(3)本道题考查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亲身经历等等。
(4)本道题考查短语的结构类型。短语结构类型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述补短语、主谓短语、复指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和“所”字短语等众多种类型。
(5)本道题考查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3.懦夫(nuò fū):软弱无能的人。
玄奘(xuán zàng):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故答案为:nuò;奘
14.走头无路——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故答案为:头;投
15.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亲身经历等等。语段中的“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是事实论据,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故答案为: 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记叙
16.“众叛亲离”为并列短语。
A:取得佛经:动宾短语。
B:三重压迫:偏正短语。
C:粮水断绝:主谓短语。
D:山穷水尽:并列短语。
故答案为:D
17.D:该句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方法,不是类比论证。
故答案为:D
三、综合运用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语文老师在有关现代科技的综合性学习课上说:同学们,记得几年前美国女性总统竞选人卡莉 费奥里娜曾断言“中国人考试没问题,但他们不会创新,很缺乏想象力”。短短几年过去,就有外媒发文惊叹“中国已成创新之龙”!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井噴式”的科技成就,直接打脸“中国人缺乏创新力论”的同时,大大给国人打了气。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说法和下面一些科技成就热词热事,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高铁 微信支付 华为5G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首登月球背面
假如你上台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60个字内)
【答案】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知识点】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此类问题要紧扣题意,抓住某项科技的核心功能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来写。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等,这些新科技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注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即可。
故答案为:微信支付:有时候想想,我们中国科技真是发达,日新月异啊,以前出门买东西要拿银行卡,拿现金,带钱包,很不方便,再看看现在,出门我那个手机,把钱放到微信上,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感觉好爽。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结合自己对科技创新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作答,注意要紧扣题意,语句通顺,言简意赅。
1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中国经济网2018年4月8日讯 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天在海南博鳌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 000位嘉宾将陆续抵达并展开讨论。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围绕这一主题,年会设置了“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改革再出发”四大版块,将展开60多场正式讨论。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将有100多家派代表参加论坛。
据论坛负责人介绍,今年年会特别设置了“一带一路成功案例与经验”的分论坛,瓜达尔港、中欧班列等重大工程项目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享。
【答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2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
【知识点】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第1自然段将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报道出来了,即: 2018年4月8日,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和年会设置,第3自然段介绍了年会的特别设置。因此根据第1自然段“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天在海南博鳌开幕”和题干“不超过25个字”的要求,进行一句话新闻的概括,即: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
故答案为: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
【点评】本题考查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是由一个短句构成的新闻,用一句话把有重要意义的、群众普遍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到更多的消息。一句话新闻的新闻价值很高,文字必须十分精炼。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渺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立在灰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我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下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拉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下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棒棒糖在海晏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着!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拥抱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残破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20. 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为本文选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A.哭泣的圆明园 B.今非昔比的圆明园
21. 选文两次写到了“流泪”,简要分析两次“流泪”背后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 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作简要分析。
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
23. “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简要说说作者要“凭吊、拜谒”什么,“提醒”什么。
24. 请你为圆明园遗址准备一条宣传语,要能揭示遗址给人的警示。(不超过2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20.选A。A项用了拟人手法,容易触动读者心弦;更形象地表达作者看到今日圆明园现状后的悲痛心情。
21.十年前作者去圆明园时流泪,流露出作者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时的痛苦;结尾处作者流泪,则表达了作者为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22.“扑”表现风来得猛,“砸”表现雨下得大,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愤怒与悲哀。
23.凭吊、拜谒无数在此长眠的死难者和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提醒自己不忘历史的耻辱,不能让悲剧重演。
24.示例:(1)别忘记曾经的屈辱!当心历史重演!(2)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内容上,标题一定要有概括性;结构上,标题是文章的线索,能够贯穿全文,艺术手法上,标题应该是生动的、具有美感的、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此类字词句,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
(3)本题考查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字词句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应对这样的题型,学生只需找出本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难点在于深层含义中的主旨部分。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另外,还应结合上下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去阐释。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此类字词句,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
(5)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的运用、表达的能力。首先,明确活动主题或者任务。如本题的主题是“ 圆明园遗址 ” ,那么标语就应该围绕铭记历史来写。其次,语言简洁明了。最后,适当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艺术性,使人印象深刻。
20.A项用了拟人手法,更容易打动读者。
故答案为:选A。A项用了拟人手法,容易触动读者心弦;更形象地表达作者看到今日圆明园现状后的悲痛心情。
21.③ 段“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这一次的流泪是因为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
⑩ 段“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这次流泪是 为部分国人不知道铭记历史伤心。从 ⑨ 段“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可以看出。
故答案为:十年前作者去圆明园时流泪,流露出作者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时的痛苦;结尾处作者流泪,则表达了作者为部分国人不知铭记历史而十分伤心、难过。
22.“扑”写出了风势很大,“砸”写出雨下得大、猛烈。这样的环境描写,更突出自己当时心里的悲哀。
故答案为:“扑”表现风来得猛,“砸”表现雨下得大,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愤怒与悲哀。
23.“凭吊”指指对着遗迹、遗物、遗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感慨往古的人和事。“拜谒”指指拜访,谒见,拜见;指参拜,瞻仰。作者是凭吊悲痛的历史,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历史的耻辱,铭记历史。
故答案为: 凭吊、拜谒无数在此长眠的死难者和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提醒自己不忘历史的耻辱,不能让悲剧重演。
24.宣传标语要求简洁凝练,表明主题,使人印象深刻。本题的主题是“铭记历史”。
故答案为: 别忘记曾经的屈辱!当心历史重演;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