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 数一数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 数一数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18:5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数一数
课题 数一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图。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激发观察兴趣教师: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自己先看一看。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课堂预设:学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学生2:这里有一座教学楼,还有一面国旗。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1)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有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数出其他事物的数量。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第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学生:按顺序从上往下数,从左往右数。3.认读1~10各数(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4.数身边的数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如果学生不会说,教师可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课堂小结:教师: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数(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人或物。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8“练习一”第1题。(1)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学生自己数一数。(2)课件呈现引导学生按顺序数数。2.课件出示教科书P8“练习一”第2题。(1)让学生自己先数出上面一排事物的数量,再数出下面一排事物的数量。(2)引导学生将数量相同的连在一起。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10各数,并学习了怎么数数。数数时,按照一定的顺序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数量就是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尽可能让学生多回答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板书设计 数一数1、2、3、4、5、6、7、8、9、10
教后反思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挂图,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多种方法,分步骤地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紧密相联,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