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9 练习课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9 练习课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19: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时 练习课
课题 5以内的加减法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用加、减法解决具体情境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温故知新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怎样进行计算? 课堂预设: 学生1:认识了加法,知道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学生2:学会了用点数法、接着数法、利用数的组成等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8“练习五”第5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再同桌合作摆一摆、画一画,集体交流,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指名展示:可以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是摆出来的,只要能够表示出合起来用加法,去掉一部分用减法即可。 2.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6题。 教师:请同学们先读懂题目的意思,再计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交流。 课堂预设: 教师:哪位同学先来说一下上面一行? 学生:第一幅图表示左边有3只小白兔,右边有1只小灰兔,一共有4只小兔,3+1=4。第二幅图表示左边有1只小灰兔,右边有3只小白兔,一共有4只小兔,1+3=4。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发现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和不变的算理。 教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下面一行? 学生:第一幅图表示一共有4个桃子,去掉1个,还剩下3个,4-1=3。第二幅图表示表示一共有4个桃子,去掉3个,还剩下1个,4-3=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3.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7题。 教师先带着学生仔细观察计算题,知道计算结果写在哪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大家算完了吗?请你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我们来读一读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和也在变化。(2)5减去一个数,减去的数越小,得到的结果越大。 4.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8题。 (1)先完成左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计算。 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写出3+2=5、2+3=5这两道算式。 教师让学生说出图意以及算式的含义,肯定两道算式都是正确的。 (2)右题。 课堂预设: 学生1:藤上有5条丝瓜,摘下2条,还剩几条?算式为5-2=3。 学生2:藤上有5条丝瓜,剩下3条,摘下几条?算式为5-3=2。 5.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9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游戏规则:信封上的得数要和圆圈里的数相对应,相同,就画一条线。 师生一起完成连线,强调用尺子连线。 三、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练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四、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学生可以根据这几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开放式的习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列出的算式就不同。
板书 设计 5以内的加减法 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教后 反思 这本节课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这一环节的教学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