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6和7的认识
课题 6和7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用数学交流的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会用6、7表示事物的数量、顺序和位置。
教学难点 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数字吗? 学生:0、1、2、3、4、5。 教师:(课件出示下题)你们能填出空缺的数吗?(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都学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新朋友6和7。(板书:6和7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数数、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9情境图。 (2)认识“6” 教师:请观察图片,谁来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学生1:有学生在教室里打扫卫生。 学生2:有桌子、椅子。 …… 教师:请你数一数,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做值日? 学生数数并回答。 教师:同学们真棒,教室里有6个同学在做值日,可以用“6”来表示。(板书:6) 教师: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 课堂预设:学生自由数数,并交流,能够回答出教室里有6张课桌。 教师:6还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6还可以表示6支铅笔、6块橡皮、6本书…… 教师:生活中的许多物品的数量都可以用6来表示。 (课件出示P39下面关于6的人物图和点子图) 教师:同学们数一数,人物图和点子图分别有几个?(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数出6根小棒,再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认识“7” 教师:谁能回答一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图上有7人。 教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吗? 学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学生有6人,再数一名老师,一共7人。 教师:同学们真棒,教室里一共有7人,可以用“7”来表示。(板书:7) 教师:7还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7还可以表示7个本子、7支彩笔、7颗糖…… 教师:生活中的许多物品的数量都可以用7来表示。 (课件出示P39下面关于7的人物图和点子图) 教师:同学们数一数,人物图和点子图分别有几个?(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数出7根小棒,再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借助计数器学习5、6、7之间的关系 教师: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教师在计数器上拨5颗珠子) 学生:拨了5颗珠子,用“5”来表示。 教师又拨1颗珠子,让学生说出现在有几颗珠子,用几表示,再拨几颗珠子就是7颗珠子。 课堂预设: 学生:5颗珠子又拨1颗珠子就是6颗珠子,用6表示,再增加1颗珠子就是7颗珠子。 (5)课件出示教科书P40直尺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一说6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学生:6的前面是5,后面是7。 教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后集体交流。 (6)比较5、6、7之间的大小关系。 (课件出示教科书P40点子图) 教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5个圆片比6个圆片少。 学生2:6个圆片比5个圆片多。 学生3:5小于6,6大于5。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5<6,6>5。 教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6个圆片比7个圆片少。 学生2:7个圆片比6个圆片多。 学生3:6小于7,7大于6。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6<7,7>6。 (7)学习序数 (课件出示教科书P40情境图) 让学生先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再汇报交流。 课堂预设: 学生:一共有7缸鱼,从左边数第7缸有5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6缸。 教师: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 课堂预设:引导学生理解并回答出7缸是指一共有7缸,第7缸是指排在了第7的位置上,只有一缸。 教师:你能提一个问题让同桌回答吗? 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并回答,教师巡视指导,选几名学生代表汇报,集体交流。 (8)书写“6”和“7”。 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6和7像什么? 课堂预设:6像哨子,7像拐杖…… 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6和7,学生跟着写,然后让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7以内的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0、1、2、3、4、5、6、7,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3“练习九”第1题。 按顺序填数,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3“练习九”第2题。 在数方木块的数量时,要提示学生不但要数能看到的方块,还要数看不到的(被挡住的)方块。填写出方块的数量后,要从上面的答案中任意选择不同的两组数进行比较。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3“练习九”第3题。 可引导学生对“6只”和“第7只”作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于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6”和“7”。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0~5各数,体会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只要摆得对,都要予以肯定。 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板书 设计 6和7的认识 5<6 6<7 6>5 7>6
教后 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数物体的个数,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等,这些都是在培养数感。教学中让学生根据鱼缸图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要注意指导学生模仿教师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