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练习课
课题 练习6和7的加减法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九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一图四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0-7的数字卡片(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温故知新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课堂预设: 学生1:学习了6和7,学会了6和7的组成。 学生2: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和一图四式。 ……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6和7的加减法。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九”第7题。 本题主要考查7以内数字的计算,着重计算正确。教师提醒学生拿出小棒,比如6-3,从6根小棒里面数出3根,然后看剩下多少根,即为结果。按照此方法算出其他两个算式,得出结果。 在学生抄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书写的正确性。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九”第8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交流。注意让学生借助直尺连线。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4“练习九”第10题。 教师:准备好的数字卡片中选择两张卡片,然后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并算出结果。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选一选,算一算。然后让同桌两人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课件出示教科书P45“练习九”第10、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课件出示教科书P45“练习九”第12题。 先引导学生先观察题目,了解题目大意,强调看图写算式,要了解题目大意,弄清运算符号。 教师:第一幅图的地面上放了5个盒子,小熊又搬来了1个盒子,算式上有数字5,后面运算符号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要求一共有几个盒子。 教师:怎样计算呢? 学生:5+1=6。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完成第二幅图,完成算式的计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课堂预设: 学生:原来有6个盒子,搬走了2个,还剩几个盒子?算式是6-2=4。 教师:这两幅图都是小熊搬盒子,为什么一会儿用加法计算,一会儿用减法计算呢?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解决,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解决? 学生: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练习了有关6和7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四、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学生可以根据这几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加深学生对于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设计 6和7的加减法 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教后 反思 本节巩固了6和7的加减法,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并学会流利地说清图意,为后面解决问题的教学做些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