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15 连加、连减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15 连加、连减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20:1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时 连加、连减
课题 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连加、连减,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会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星星卡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情境导入,揭示连加含义 1.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 教师:爸爸、妈妈带明明去了农场,明明可喜欢喂小鸡了。(课件呈现教科书第65页第一幅情境图的左边两部分)他在地上撒了些米,马上就有5只小鸡过来吃,明明可真开心。快看,又跑来了2只!现在一共来了几只小鸡?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5+2=7。 教师:很好!我们继续看!(课件呈现教科书第65页第一幅情境图的最后一部分)哦,又跑来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呢? 学生:7+1=8。 教师:很不错!妈妈也抓了一把米喂小鸡,你们看!(课件连续呈现第65页第一幅情境图)现在一共来了几只小鸡?你会列式吗? 学生1:我觉得还是可以像刚才那样列式,5+2=7,7+1=8。 学生2:我妈妈还教过我,可以列成5+2+1。 教师:真不错!你还会这样列式呢!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位同学的方法是我们熟悉的,用了两次加法计算,求出了小鸡的总数。第二位同学列出的算式,这样的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哪儿不同? 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把2个数加起来,这个算式是把3个数加起来。 教师:我们原来学的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把三部分合起来的算式,我们就可以叫它连加。这样的算式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 2.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师:这个算式读作“5加2加1”。(出示“5+2+1”) 学生齐读算式:5加2加1。 教师:5+2+1怎么算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先算5+2=7,再算7+1=8。 教师重复,边说边在算式上标出运算顺序,完成如下板书。 教师:5、2、1各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5表示先来的5只小鸡,2表示后来的2只小鸡,1表示最后来的1只小鸡。 教师:8表示什么? 学生:8表示一共来的小鸡。 教师:你们看明白了吗? 3.巩固连加的意义 教师:明明在农场里还看到了欢快的小燕子。(呈现第66页第2题左图) 让学生说图意,动笔算一算结果。 课堂小结: 教师: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就是连加。计算连加计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自主探索,学习连减 1.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 教师:部分小鸡吃饱离开了,只剩下了没有吃饱的小鸡。 课件分步展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过程与连加相同) 教师: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订正并板书:8-2-2 教师:这道减法算式与前面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原来学习的减法算式是两个数相减,只有1个减号。这道算式有两个减号和三个数。 教师: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就是连减。 (板书:连减) 2.探究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师:这个算式读作“8减2减2”。(出示“8-2-2”) 学生齐读算式:8减2减2。 教师:8-2-2怎么算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先算8-2=6,再算6-2=4。 教师重复,边说边在算式上标出运算顺序,完成如下板书。 教师:算式中的“8”“2”“2”各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8原来有8只小鸡,2表示先走的2只小鸡,第二个2表示最后又走了2只小鸡。 课堂小结: 教师: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就是连减。计算连减计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5“做一做”。 教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小棒和星星图片,先自己摆一摆,再补充完整算式。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1题。 由一步算式向两步算式过渡的题目,学生完成起来比较简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课件出示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2、4题。 (1)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较流利地表达图意。 (2)填完算式后,让学生根据图意说说算式的意思。 5.课件出示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6题。 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更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先算出给出的两个数相加的得数,然后用填未知数的方法看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跟哪个数相加得9。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让学生充分感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意在为学生完成从一步加法到两步加法的迁移提供基础。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的。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减的。 巩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 设计 连加、连减 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后 反思 连加和连减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在计算过程上,计算时都要分两步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做加数或被减数时,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清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本节课我根据情境图制作了动画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列出算式,同时通过小棒摆的过程可以看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使学生较顺利地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也加深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