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雨的四季》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09: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的四季
教案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相对于小学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朗读,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在阅读中提高自己欣赏美的能力。本单元课文训练学生欣赏美和概括内容的能力,通过学习本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研读文章,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感受画面之美。
2.品味诗化的语言,感受想象和联想的魅力。
3.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对四季的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关于雨的古诗佳句
示例: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潇洒俊逸、风情万种的雨的世界吧!
第二板块 【检查预习 了解情况】
·给划线字注音。
花苞( ) 彩棱镜( ) 静谧( )
高邈( ) 莅临( ) 吝啬( )
淅( )淅沥( )沥 咄咄逼人( ) 池畦( )
明确:bāo lénɡ mì miǎo lì lìn sè xī lì duō qí
·解释下列词语。
静谧 吝啬 高邈 莅临
粗犷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迫不及待
明确: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给别人用。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莅,到。
粗犷:粗野。犷,粗鲁。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走近作者
刘湛秋,1935年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以关注人生、抒发情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风格。代表作有《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中国的土地》等。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 概括内容】
学生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通过对四季雨景的描绘,表达作者对雨深深的喜爱。
2.文章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写“我”喜欢雨,以及喜欢雨的原因;
第2自然段:写春雨;
第3自然段:写夏雨;
第4自然段:写秋雨;
第5自然段:写冬雨;
第6、第7自然段:赞美雨。
3.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1):点题,直接抒发我对雨的喜欢。(喜雨)
第二部分(2—5):具体描写各个季节雨的特点。(绘雨)
第三部分(6—7):再一次点题,抒发我对雨的爱恋之情。(赞雨)
第四板块 【讨论交流 合作互学】
·集体朗读课文2—5自然段
·课件展示四幅雨景图:说说每幅雨景图中最打动你的景象,并用两三个词语形容一下每幅图不同的美。(学生各抒己见)
·思考并找出体现四季的雨的不同性格的词语,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第五板块 【质疑问难 细品课文】
深层探究:作者抓住雨的四季的不同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请你说说作者把四季的雨比作了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把春雨比作一个娇媚的少女,把秋雨比作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这样写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研读文章·赏
(展示春雨图片)文中赞美春雨“使世界改变了姿容”,你能从春雨图中找出依据吗?
明确:春雨绵绵:柔软、娇媚、透明、驱走冬天,
所以说“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展示夏雨图片)那夏天的雨呢?文中说她“别有一番风情”,请同学们朗读第3自然段重点语句,比较夏雨与春雨的异同。
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端庄而又沉静
冬雨:自然、平静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提炼主旨·体会感情
请大家齐声朗读第6、第7自然段,进一步思考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寄托了作者对雨的喜欢与爱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作者为什么把文题写成“雨的四季”而不是“四季的雨”?
明确:后者:呆板、生硬;
前者:灵动,把“雨”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第六板块 【语言品析 追寻美点】
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示例:(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明确: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以及临时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明确: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小草比作复苏的蚯蚓,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雨后小草的生机。
(3)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热爱。
(4)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明确: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整棵树,以及它的每一个部分拟人化、形象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形态。“明亮的眼睛”“手臂顿时柔软”“萌发的叶子像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第七板块 【深入思考 赏析技法】
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1.调动感官显色彩。如描写春雨,作者从听觉(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视觉(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嗅觉(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2.巧用修辞绘神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是本文的语言特色。
第八板块 【归纳小结 课堂回顾】
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那诗意的境界的。所以,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时,只要用心观察自然,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第九板块 【试题演练 自我检测】
仿写例句:
1.春雨落在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揉开了惺忪的睡眼;
春雨落在 , ;
春雨落在 , ;
示例:
春雨落在池塘里,胖乎乎的鱼儿吹起了快乐的泡泡;
春雨落在花园里,黄澄澄的蝴蝶跳起了美妙的舞蹈。
2.作者写春天的雨,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春雨后的景象,通过万物经过雨的洗淋后娇媚、可爱的情态;表现了春雨带给大地的欢乐。
第十板块 【布置作业 夯实基础】
请抓住某景物特征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