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4 解决问题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4 解决问题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20: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课题 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正确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你能分别正着、倒着数一数吗?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 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集体齐读。 教师:完成得非常好。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 学生:喜欢。 教师:那你们排队的时候站的棒不棒啊? 学生:棒! 教师:其实啊,在排队中也蕴含了许多数学知识,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学问?(板书: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看情境图,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79页例6情境图) 教师:星期六,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去植物园参观学习,同学们排着队依次往前走,这时小丽和小宇之间的同学们被植物挡住了。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学生: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教师:求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包括小丽和小宇吗?“之间”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预设: 学生:不包括,小丽和小宇“之间”应该是小丽的后面,小宇的前面。 教师:说得很好。“之间”是指两个人中间的人数,即不包括小丽和小宇两个人。 2.解决问题 教师: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想好了可以在作业本上尝试一下,把你想的过程展示出来。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几种解法。 课堂预设: 学生1:数一数,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2:我从10写到15,再找出10和15之间有11、12、13、14,得到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 11 12 13 14 15 4人 学生3:我用画图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直接数一数,有的先写一写,在数一数;有的用圆表示小朋友,画一画,然后数出小丽和小宇中间有几人,这些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教师:经过学习,我们知道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79“做一做”第1题。 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2.课件出示教科书P80“练习十八”第5题。 教师可以一步一步提问:推迟1天是星期几?推迟2天是星期几?推迟3天是星期几?让学生从简单的情形逐渐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3.课件出示教科书P81“练习十八”第6题。 要帮助学生理解从第10页读到第14页,包括第10页和第14页,然后引导学生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结合具体情境,用数数或画图的方法正确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复习数序,为新知做铺垫。 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 引导学生经历捕捉信息、分析问题并通过数数或简单的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 1.数数法: 10 11 12 13 14 15 4人 2.画图法:
教后 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判断、排列现实生活中的物体顺序情境图,从中悟出:生活处处有“排队”,排队方法有很多,但是按什么顺序排队,有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考虑。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该适度开发和拓展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