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二中2023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胡焕庸现象”即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下图为我国“胡焕庸线”和省级行政区空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起止点是( )
A.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 B.黑龙江漠河—云南丽江
C.黑龙江佳木斯—云南瑞丽 D.黑龙江漠河—云南腾冲
2.我国人口分布存在“胡焕庸线”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差异
B.经济水平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人口政策差异
3.“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东南少,西北多 C.北多南少 D.东南多,西北少
中国邮政发行“民族大团结”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各民族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既反映了各民族的传统风俗,也反映了民族聚居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三个少数民族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在贵州 B.②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③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 D.①②③均位于高原,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5.③图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国土整治重点是( )
A.土地盐碱化 B.森林破坏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读我国沿87.5°E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剖面( )
A.穿过我国三大盆地 B.跨越我国三级阶梯
C.气候南北差异较小 D.穿过我国两大干湿区
7.甲地形区( )
A.夏季气温较低 B.有红色盆地之称
C.油气资源丰富 D.外流河发育广泛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相同海拔地区,该山地南北两坡的年降水量( )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9.该山地年降水量最大值约出现在( )
A.南坡--4000m B.南坡--2300m C.北坡--4000m D.北坡--2300m
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0.该地可能位于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1.该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读某月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O月
13.图中M地气温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读四幅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宽度最大且常常有狂风巨浪的海峡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水位季节变化较大的海峡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甲、乙、丙、丁四个海峡中( )
A.甲海峡是大洲的分界线 B.乙海峡周边多发达国家
C.丙海峡的面积不断扩大 D.丁海峡沟通了两个大洋
下图为南、北两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 )
A.无极光现象 B.极昼时间更长 C.海水温度较低 D.常住人口较少
18.南极地区气候比北极更加干冷,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海陆分布②大气环流③纬度位置④海拔高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西亚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有关也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B.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端
C.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D.西部红海沿岸全年高温多雨
20.也门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粮食不能自给,约1/2依靠进口,但棉花产量高、质量好,每年有大量出口。该国棉花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量丰富,利于棉花生长 ②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③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疏松,利于棉根伸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主要包括西边海岸山脉的山麓盆地和东边普雷科迪耶拉山脉底部的冲积扇,南北长约1100千米,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千米。右图为阿塔卡马沙漠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吹向岸风 B.暖流增温 C.海拔较高 D.气流下沉
22.阿塔卡马沙漠分布狭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兰萨罗特岛位于非洲西北部。岛上光照强烈,但气候温凉,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为种植葡萄人们开挖了成千上万个坑洞,坑洞中挖出大量的火山岩,并在坑洞周围围成月牙形石墙、图1为兰萨罗特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葡萄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岛气候温凉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气温较低 B.面积狭小,海洋影响大
C.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D.西风影响,热量散失
24.该岛的主要地貌特征是( )
A.多地表平坦的台状山地 B.多四周陡峭的锥状山地 C.雅丹地貌广布 D.断层裂谷发育
25.当地的葡萄种植坑洞周围分布月牙形石墙的主要功能( )
A.有利于遮挡强光,避免直射 B.有利于阻挡海风,形成降水
C.有利于收集雨水和露水 D.有利于增大气温年较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绵延400多千米,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因此该山地对周边地理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太行山脉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和冲洪积平原。下图为太行山位置示意图。
(1)指出太行山与哪些山地共同构成了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分析太行山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3)简述太行山东侧山前发育的典型洪积扇与洪积平原的形成过程。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我国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
(2)简述长江流域主要为海洋性过渡气候的形成原因。
(3)从降水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安道尔地处比利牛斯山脉南坡,为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内陆山地国家,是欧洲多个“袖珍国”之一。安道尔境内高山峡谷遍布,地形崎岖,整个国家被三条“Y”形的峡谷分割,境内平均海拔1300m左右,最低处800m。每年10月中下旬,当巴塞罗那还沐浴在艳阳中的时候,距离不远的安道尔已漫天飞雪。安道尔是欧洲阳光最充足的冬季滑雪胜地。目前,欧洲大大小小的冬季冰雪赛事都将这里作为比赛场地。下图为安道尔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安道尔的地形特点。
(2)分析纬度位置和地形对安道尔气候的影响。
(3)欧洲冰雪赛事都将安道尔作为比赛场地,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6月4日,历时570天,距离墨尔本以西仅65千米的亚洛克风电场全部12台风机正式投产发电。澳大利亚亚洛克风电场是我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并购太平洋水电公司后在境外开发的首个绿地项目,标志着国家电投品牌正式进入澳大利亚能源市场,参与国际能源舞台的群雄逐鹿。下图为澳大利亚亚洛克风电场位置及澳大利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示意图。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多于乙地的原因。
(2)简述澳大利亚亚洛克风力资源开发的优势。
(3)说明澳大利亚建设风电场的意义。
1.A 2.A 3.D
【解析】1.由材料“'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可知,“胡焕庸线”起止点是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我国“胡焕庸线”的西北半壁地形崎岖,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相对稀疏;而“胡焕庸线”的东南半壁地形较为平坦,自然条件良好,是传统的农耕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相对密集;自然环境差异是我国人口分布存在“胡焕庸线”的根本原因,A正确。经济水平差异是由自然环境差异导致的,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社会文化差异、人口政策差异不会造成我国人口密度差异的这种分布情况,CD错误。故选A。
3.“胡焕庸线”的西北半壁地形崎岖,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相对稀疏;而“胡焕庸线”的东南半壁地形较为平坦,自然条件良好,是传统的农耕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相对密集。因此,“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故选D。
【点睛】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腾冲-黑河一线为分界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
4.B 5.C
【解析】4.图①回族主要聚居区为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所以A选项错误;图②傣族主要聚居区在云贵高原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选项正确;图③为蒙古族,主要聚居区为内蒙古高原地区,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C选项错误;①②③均位于高原,但气候并不是高原高山气候,D选项错误,所以选B。
5.图③所示民族主要聚属区为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与过度垦殖等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草原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C选项正确;土地盐碱化主要出现在华北平原,A选项错误;森林破坏主要在东北、西南地区,B选项错误;水土流失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D选项错误。所以选C。
【点睛】中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广阔,主要分布在广西、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等省区。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边陲地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
6.D 7.C
【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87.5°E经线穿过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A错误;跨越我国第一、二级阶梯,B错误;气候南北差异较大,C错误;穿过我国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D正确。故选D。
7.甲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该盆地夏季气温较高,A错误;四川盆地有红色盆地之称,B错误;塔里木河流经该盆地,该盆地油气资源较丰富,C正确;该地为内流区,主要发育内流河,D错误。故选C。
【点睛】内流河是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中途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例如:塔里木河,分布:大多在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地区。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如:长江、黄河,分布:东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的地区。
8.B 9.D
【解析】8.该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解读本题中的图像,如下图,在相同海拔地区(如图中甲、乙两地),北坡降水多(甲地降水接近600mm),南坡降水少(乙地降水约420mm),因此北坡年降水量较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读下图可知,该山地年降水量最大值约出现在北坡2300米处。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地该气流越过山顶后,气流会下沉,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相对湿度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10.C 11.A
【解析】10.图示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3℃左右,年降水量大于400m,应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应更低。故C正确,A、B、D错误。
11.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地区,一般年份降水应集中在7、8月份。从图中可看出该年降水集中在10-11月份,说明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过长,造成南涝北早。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雨带,5月份徘徊在南部沿海地区,6月份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到达东北、华北地区,9月份随着冬季风势力的增强,雨带撤到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10月份撤出中国大陆。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迅速推移至北方,南旱北涝;若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雨带在南方徘徊,南涝北旱。
12.C 13.C
【分析】12.据图可知,此时乌鲁木齐的月平均气温约为24℃,可知,此时应为夏季,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选C。
13.根据中国的地形地势分布可知,M地为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所以气温低,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14.B 15.C 16.D
【解析】14.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知,甲为莫桑比克海峡,乙为德雷克海峡,丙为土耳其海峡,丁为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宽度最大,且终年受西风影响,风大浪急,常常有狂风巨浪,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土耳其海峡海域狭小,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冬季降水量较大,水位较高,夏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水位较低,水位季节变化较大,C正确;其他海域面积大,海水交换充分,水位季节变化较小,ABD错误。故选C。
16.甲海峡位于非洲,海峡周边地区还是属于非洲,并不是大洲分界线,A错误;乙海峡北部为南美洲,为发展中国家,南部南极洲无人定居,B错误;丙海峡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面积不断缩小,C错误;丁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D正确。故选D。
【点睛】海峡是指两个水域之间的狭窄水上通道。它不仅是海上交通要道、航运枢纽。海峡内的海水温度、盐度、水色、透明度等水文要素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变化较大。
17.B 18.C
【解析】17.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有极光现象,A错误;由于地球公转不均匀,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间比在南半球的时间略长,因此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时间比南极地区更长,B正确;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冰雪覆盖面积大于北极,气温比北极地区更低,使得南极地区的海水温度较低,C错误;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居住,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因此D错误。故选B。
18.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为空气提供的水汽更少,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加上南极地区冰雪覆盖面积大于北极,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有明显差异,气温更低,因此南极地区气候比北极更加干冷,①、④符合题意;两地的大气环流和纬度位置相似,不是导致南极地区气候比北极更加干冷的主要影响因素,②、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和季节)、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下垫面的性质(包括反射率、热容量和海陆因素、地形和地势、洋流和人文因素(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地面性质)。
19.A 20.C
【分析】19.也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中间等高线稀疏、沿海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中间较平坦,以山地高原为主,A正确。也门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南端,B错误。该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高温少雨,C错误。西部红海沿岸当吹西南风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D错误。故选A。
20.也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小,不利于棉花生长,①错误。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这不是自然原因,②错误。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棉花有机质积累多,③正确。多沙漠,土壤疏松,利于棉根伸展,④正确。C正确。故选C。
【点睛】也门南部属热带干旱气候,一年分凉热两季,4—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度,11—3月为凉季,平均气温为27度。年降雨量为50毫米。
21.D 22.B
【解析】21.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该区域地处东南信风带影响,为离岸风,A错误;沿岸是寒流,不是暖流,B错误;沿海地区海拔较低,C错误。故选D。
22.安第斯山脉在南美洲西部南北延伸,西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被山脉阻挡,无法东扩,故由回归线向南北扩展,形成狭长的沙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
23.A 24.B 25.C
【解析】23.据图可知,该岛屿位于大西洋,纬度较低,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周围海水围绕,海洋水汽丰富,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A正确;面积狭小与气候关系不大,排除B;该岛屿位于低纬度,未分布西风带,CD错误;故选A。
24.根据所学知识,该地以山地为主,多火山活动,多火山和熔岩地貌,四周陡峭的锥状山地属于火山锥,与火山活动有关,B正确;台状山地,雅丹地貌,断层与火山活动无关,不属于火山地貌,排除ACD;故选B。
25.根据所学知识,深坑利于收集雨水和坡面径流的汇集,附近有加纳利寒流经过,多海雾,石墙可以拦截海雾,凝结成水滴汇集到坑中,石墙比热容小,可增大昼夜温差,夜晚石墙散热快,露水容易在石墙上凝结,利于雾水的形成,C正确;据图可知,石墙较为矮小,不能遮挡阳光,避免直射,也不能形成地形雨,且 该地无太阳直射,AB错误;葡萄生长与气温日较差有关,与气温年较差关系不大,石墙对气温年较差几乎无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26.(1)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
(2)太行山对黄土高原形成的影响: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受强盛西北风的搬运作用,从西北内陆吹向东部,由于高大的太行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对西北风有明显的阻挡作用,大量黄土因风力减弱便堆积在太行山西侧构成黄土高原。太行山对黄土高原分布的影响:由于太行山的阻挡使得黄土不能越过高山,黄土高原仅分布在太行山西侧。
(3)太行山区地形崎岖,山区的洪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出太行山东侧山口处,因地势变缓,流速降低,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河水挟带的泥沙便大量堆积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相连形成了洪积平原。
【分析】本题以太行山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太行山的地理意义、对黄土高原的影响、山前地貌的形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的形成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分析黄土高原的形成应从风力的搬运条件、风沙的沉积条件叙述,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受强盛西北风的搬运作用,从西北内陆吹向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高大的太行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对西北风有明显的阻挡作用,大量黄土因风力减弱便堆积在太行山西侧,构成黄土高原。太行山对黄土高原分布的影响:由于太行山的阻挡使得黄土不能越过高山,黄土高原仅分布在太行山西侧。
(3)洪积扇与洪积平原是典型的流水沉积地貌,需要从物质来源、河流搬运条件、流水沉积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物质来源:太行山区地形坡地大,土质疏松;搬运条件:雨季的山洪会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条件:到了山前,因地势变缓,水的流速降低,携带能力减弱,泥沙发生堆积,便在山前位置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相连便形成了面积广阔的洪积平原。
27.(1)我国大陆性气候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分东、西两块,东部主要是华南沿海地区,西部主要在四川盆地。
(2)降水少于华南,多于华北;气温年较差比华南大,小于华北。属于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过渡气候之间的海洋性过渡气候。
(3)藏北高原海拔较高,四周高山环抱,地形闭塞,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雅鲁藏布江谷地因开口向南,谷地成为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受地形逐步抬升的影响,形成大量降水。
【分析】本题以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到气候分布、成因、降水影响因素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据图可知,我国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分别分布着海洋性气候、海洋性过渡气候、大陆性过渡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分东、西两块,东部主要是华南沿海地区,西部主要在四川盆地。
(2)长江流域作为华南和华北的过渡地区,其气候过渡性也十分明显,表现在降水量少于华南,多于华北,气温年较差大于华南,小于华北,所以气候表现出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过渡气候之间的海洋性过渡气候。
(3)藏北高原受周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形成了大陆性过渡气候和大陆性气候;雅鲁藏布江谷地开口向南,谷地有利于西南季风水汽进入,又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故形成了海洋性过渡气候。
28.(1)以山地、峡谷地貌为主;“Y”字形的三条峡谷与山地相间分布;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2)纬度位置决定安道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冬季,因海拔高,大部分地区漫长寒冷,在西风的影响和地形抬升下,降雪多;夏季,在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下,降水稀少,因海拔高,气候凉爽。
(3)海拔高,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雪质好;冬季阳光充足,利于赛事的顺利进行;山地多,积雪面积大,适宜开辟的滑雪场地多且面积大;多蜿蜓的山地;雪道起伏跌宕,坡度陡,适宜高难度的滑雪比赛等。
【分析】本题以“袖珍国”安道尔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与与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分布变化可知安道尔以山地、峡谷地貌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根据河流分布可知当地“Y“字形的三条峡谷与山地相间分布。
(2)从图中纬度数值可知此纬度范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冬季,受西风影响带来大量水汽,加上海拔高,大部分地区漫长寒冷,在地形抬升下,形成丰富的降雪;夏季,在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降水稀少,但因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
(3)安道尔冬季受西风影响加上海拔高,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雪质好;材料中*安道尔是欧洲阳光最充足的冬季滑雪胜地“可知冬季阳光充裕,利于赛事的顺利进行;当地以山地为主,积雪面积大,适宜开辟的滑雪场地多且面积大;地形以山地为主,起伏大,雪道起伏跌宕,有一定的坡度,适宜高难度的滑雪比赛。
29.(1)甲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加之沿岸寒流影响,晴天多;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加之沿岸暖流影响,阴雨天多。
(2)冬季受西风控制,风力资源丰富;位于山口附近,“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距首都等城市近,输电成本低;东部沿海城市较多,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等。
(3)风力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可以减轻澳大利亚大气污染,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风力发电能带动发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等。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年日照时数等值线为材料,主要考查了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原因及风力资源开发条件、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长;乙地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及信风带迎风坡,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阴天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短。
(2)从资源条件上看:澳大利亚亚洛克冬季受西风控制,风力资源丰富;位于山口附近,“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亚洛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当地刮风机会大,风力强易开发。从需求上看,东部沿海城市较多,澳大利亚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等。从成本上看:距首都等城市近,输电成本低。总的来说,澳大利亚亚洛克风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输电成本低,因此具有风力资源开发的优势。
(3)风力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大量利用风力发电可以节约传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的风资源,可以循环开发利用,促进澳大利亚耗能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发展本地经济。建设风电场还可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