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 程 标 准
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学 习 目 标
1.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区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举例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能够结合图文资料,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并
预测其演化趋势。
预习验收
问题1:什么是外力作用?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问题2:指出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问题3:说出从长时间、大范围来看,外力作用对地表
形态的影响结果。
问题4:说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基本概念。
通过预习,下列问题你掌握了吗?
外力作用概况
外力是指地球外部的作用力,其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等。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以下等方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并堆积起来,从长时间、大范围来看,其结果往往使地表由起伏趋向和缓。
风化作用
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水、大气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OA
物理风化 · 岩石机械破碎过程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
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岩石中水的冻融等,也都会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化学风化 ·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其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岩石在氧、二氧化碳、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使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这些新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不被水溶解的物质残留在原地。
——Root splitting
生物风化 · 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响发生物理性状、化学性质
变化的过程
侵蚀和搬运
地表岩石和土壤等物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松散、溶解和破坏,且发生位移的过程。
OB
风化和侵蚀作用产生的各种物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进一步较长距离位移的过程。
堆积作用
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OC
1、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吗?阐述判断理由。
2、结合所学概念,从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质结果等方面,比较风化作用和
侵蚀作用的不同。
自 主 探 究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辐射、水、大气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风力作用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表现为风对地表物质的风蚀、搬运和堆积过程。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影响因素:风化作用是太阳辐射、水、大气及生物等在相对静止的作用下发生的;
侵蚀作用是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的。
从结果来看:风化作用的结果是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物;
侵蚀作用的结果是使岩石等物质遭到破坏并且发生位移。
自 主 探 究
3、读课本33页“2-2-13 河流搬运与堆积示意图”,思考:
①一般来说,河流机械搬运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随流速降低,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的分布有什
么特点?
流速、流量。
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
情 境 探 究
探究一:河谷的演变
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当一个地块在内力作用下抬升达到相当的高度之后,由于该地块与周边的高差增大,流水下切侵蚀及溯源侵蚀作用加强;当该地区地壳进入稳定期后,河流落差减小,河谷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图中河谷的形态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河谷形态呈“V”型。
该时期受地壳抬升影响,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使河谷不断加深。
情 境 探 究
探究一:河谷的演变
(2)当地壳进入相对稳定阶段时,推测河谷的形态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说明理由。
河谷会变宽。
此时河流落差减小,流速减慢,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开始变得弯曲,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当一个地块在内力作用下抬升达到相当的高度之后,由于该地块与周边的高差增大,流水下切侵蚀及溯源侵蚀作用加强;当该地区地壳进入稳定期后,河流落差减小,河谷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 境 探 究
探究一:河谷的演变
小结:根据河谷演变的一般规律,补充完成河谷演变过程的表格。
河谷发育阶段 主要侵蚀方式 河谷形态特征
初期(a)
中期(b)
后期(c)
下蚀、溯源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河道弯曲
侧蚀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当一个地块在内力作用下抬升达到相当的高度之后,由于该地块与周边的高差增大,流水下切侵蚀及溯源侵蚀作用加强;当该地区地壳进入稳定期后,河流落差减小,河谷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 境 探 究
探究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在构造沉降或构造稳定区,有河流带来大量的冲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平原,成为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根据地貌部位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在山区,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种类型。图1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 境 探 究
探究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1)结合所学,补充完成冲积平原组成示意图(图2)。
图2
出山口处
中下游
凸
入海口
情 境 探 究
探究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在构造沉降或构造稳定区,有河流带来大量的冲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平原,成为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根据地貌部位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在山区,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种类型。图1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描述图1中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图1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平坦,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情 境 探 究
探究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在构造沉降或构造稳定区,有河流带来大量的冲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平原,成为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根据地貌部位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在山区,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种类型。图1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3)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分析图1中甲地洪
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所在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流速较慢,搬运能力较弱,携带砾石较少;且甲地河流较长,携带的少量碎石在河流中上游易于沉积,所以至山口处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归 纳 小 结
举例外力作用类型与其相应的地貌
外力作用类型 地貌举例
风化作用
流水作用 侵蚀
堆积
风力作用 侵蚀
堆积
冰川作用 侵蚀
堆积
海浪作用 侵蚀
堆积
花岗岩球状风化
河谷、峡谷、瀑布、沟壑、丹霞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沙丘、沙垄
角峰、刃脊、U型谷 、峡湾
冰碛堆、冰碛丘、冰碛湖
海蚀柱、海蚀崖
沙滩
归 纳 小 结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塑造和重建地表形态的循环。其中风化、侵蚀和沉积作用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形成各种地貌类型。而搬运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使物质发生迁移,它是风化、侵蚀作用的继续,同时又为沉积作用准备了物质来源。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