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2、3的乘法口诀
课题 2、3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2、例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2、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熟记2、3的乘法口诀。2.能正确应用2、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3.激发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归纳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2、3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2、3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一遍好吗?学生集体背诵5的乘法口诀。教师:你能根据口诀算一算,填一填吗?(课件出示习题)全班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习题。(1)算一算。3×5= 5×2= 4×5= 5×1= 5×5= (2)填一填。5×( )=15 3×( )=15 ( )×5=5( )×4=20 5×( )=10 ( )×5=25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2、3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3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通过对5的乘法口诀的复习,唤醒同学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较好地向新知迁移)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2。(1)课件出示例2。教师: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球拍?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1:一副有2个球拍,表示1个2。学生2:列式为1×2=2或2×1=2。(板书)(2)编制2的乘法口诀。教师: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课堂预设:有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有的学生已经会编简单的口诀了,能编出:一二得二。(板书)教师:两副球拍一共有几个呢?怎样列出乘法算式?你能编制出一句口诀吗?学生1:两副有4个球拍,表示2个2。学生2:列式为2×2=4。(板书)学生3:我编的口诀是:二二得四。(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借助直观图,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引出乘法算式和2的乘法口诀,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3)识记口诀。教师:请大家看一看2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按一二、二二的顺序排列。学生2: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2。教师:为什么5的乘法口诀句数多,2的乘法口诀句数少?有什么规律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是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2.学习例3。(1)课件出示例3。教师:一捆棒棒糖有多少个?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1:一捆棒棒糖有3个,表示1个3。学生2:列式为1×3=3或3×1=3。(板书)(2)编制3的乘法口诀。教师: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课堂预设:有编制5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学生能编出:一三得三。(板书)教师:两捆棒棒糖有多少个?三捆呢?试着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制出乘法口诀吧!学生1:两捆棒棒糖有6个,表示2个3,列式为2×3=6或3×2=6,口诀是二三得六。(板书)学生2:三捆棒棒糖有9个,表示3个3,列式为3×3=9,口诀是三三得九。(板书)(3)识记口诀。教师:请大家看一看3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1:3的乘法口诀有3句,按一三、二三、三三的顺序排列。学生2: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3。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54“做一做”第1题。(1)直接应用乘法口诀计算。(2)并将乘法口诀写出来。2.课件出示教科书P54“做一做”第2题。(1)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2)并想乘法口诀计算出得数。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得数就相差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6页练习十一1-3题。 学生编出口诀后,让学生交流口诀的记忆方法,如只记得一二得二,怎么想出后一句口诀。
板书设计 2、3的乘法口诀1×2=2 一二得二 2×1=22×2=4 二二得四1×3=3 一三得三 3×1=32×3=6 二三得六 3×2=63×3=9 三三得九
教后反思 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进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让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和体验,在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