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敕勒歌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yīn)山下。
天似穹(qiónɡ)庐,笼[lǒnɡ]盖四野。
天苍(cānɡ)苍,野茫(mánɡ)茫,
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1.默读诗文。
(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敕 庐 笼 茫
chì
lú
lǒng
máng
似
庐
盖
苍
茫
笼
sì lú lǒng gài cāng máng
(好似)
(庐山)
(笼盖)
(迷茫)
(苍山)
(盖子)
野
yě
书写指导:右上边横撇下面有一点,中间的横撇要稍长些。
组词:田野 野外
似
sì
书写指导:中间是竖提和点,要小些,人字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部首:亻
组词:相似 类似
音序:S
结构:左右
低
dī
书写指导:右边撇和竖提是两笔,下面有一点不能忘。
部首:亻
组词:高低 低头
音序:D
结构:左右
见
jiàn(见解) xiàn(见世报)
多音字
词语理解
川:指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朗读节奏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 川,阴山下。
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绵延千里的阴山脚下。
天似 穹 庐,笼 盖四野。
天空就像蒙古包的圆顶一样遮盖着敕勒川大草原,
向四周望去, 无边无际的草原和天相接在一起。
天苍苍,野茫茫。
深蓝色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下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浪,
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译意
“天苍苍,野茫茫”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天”、“野”两句承上,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歌
位置:阴山下
天:苍苍,似穹庐
辽阔壮美
殷实富足
野:茫茫,牛羊藏草中
景色
这首诗词语言通俗、简练,含义深刻。描写出了北朝游牧民族生活的场景和画面。寓景于情,生情于景,水乳交融,让我们感受到了北朝人民热爱家乡、热爱草原生活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