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7 乘加 乘减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7 乘加 乘减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22: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乘加 乘减
课题 乘加 乘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例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计算。2.能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之间的改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学生自备)。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游乐园吗?在这个游乐园里我们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解决,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例5图的一部分)教师:仔细观察,每个旋转木马上有几人?学生:每个旋转木马上有人3人。教师: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列出算式解答吗?学生1:我列加法算式是3+3+3=9(人)。学生2:我列乘法算式是3×3=9(人)。教师:同学们真棒!这道题既可以列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列成乘法算式。那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列成乘法算式呢?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它们的加数都相同”。教师:说到了关键之处。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乘加。(1)课件出示例5。教师:瞧,又来了2个小朋友,他们也坐上了旋转木马,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一共有4个旋转木马,其中3个旋转木马每个上面坐了3人,另一个旋转木马上面坐了2人。(2)动手操作。教师:你知道一共坐了多少人吗?利用手中的小棒和同桌一起边摆边列出算式吧。注意一人摆,一人列算式。学生摆教师指导。(3)汇报交流。教师:我看到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上来边摆边说说你的想法?学生1:根据每个旋转木马上的人数,我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学生2:前面3个旋转木马上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人。列式:3×3+2=11。(4)认识乘加。教师:你们觉得哪道算式更简便呢?课堂预设:大部分学生会说3×3+2简便些。教师:看来,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只要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就可以先用乘法来表示,然后再加上剩下的加数(不同的数),这样就变成了一道什么算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乘加)(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摆小棒的方法理解算理,列出算式,从而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2.学习乘减。教师: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上来展示一下。学生: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算,如果每个旋转木马上都坐着3个人,那么4个旋转木马就表示有4个3,也就是3×4。实际上有1个旋转木马上坐着2人,多算了1人,所以要减1,也就是3×4-1=11。教师:你们能给这个算式也起个名字吗 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乘减)教师:大家真聪明,学会举一反三了,这可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设计意图:乘减的算理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出示了这一算法后,通过让学生多次叙述这一算理,以加深对这一难点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探究运算顺序。教师:像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同学们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吧。学生1:3×3+2就是求比3个3多2的数,所以计算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预设2:3×4-1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所以计算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教师:对,计算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板书)。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记。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58“做一做”第1题。(1)看图列乘加或乘减算式。(2)巩固乘加、乘减运算的顺序。2.课件出示教科书P58“做一做”第2题。(1)根据乘法口诀计算。(2)巩固乘加、乘减运算的顺序。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乘加或乘减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9页练习十二1-5题。 在观察情境图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摆小棒或画点子图等方法表示对情境图的理解。
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3+3+3+2=113×3+2=113×4-1=11计算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教后反思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引入自然而适时。整节课让学生置身于自己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例5情境图的信息很自然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表各自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