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小升初科学试卷(文字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小升初科学试卷(文字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14 23: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小升初科学试卷
一、填空。
1.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    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    向    ,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小时。
2.雷达是利用    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的这种捕获目标信息的方式与    捕食昆虫有相似之处。
3.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又称为“蓝色星球”的行星是    。
4.经过科学课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在太空中生活”的信息,对此,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
二、判断。
5.东方建筑物讲求对称美的比较多,例如故宫、天坛都是对称建筑。    
6.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大致相同。    
7.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不同。    
8.造房子时,屋顶采用薄壳结构主要是为了美观。    
9.望远镜可以用来观察太阳。    
10.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提出了“日心说”。    
11.中国有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    
12.在信息时代,电力为重要能源,不需要再用到人力、畜力。    
13.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海洋覆盖,所以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匮乏。    
14.有些水域污染是自然形成的,更多的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三、选择(请将最佳选项的字母填到相应题后括号内)。
15.如图,当拱形受压时,会产生_____的推力。(  )
A.向下 B.向内 C.向外
16.如图,大坝是_____结构。(  )
A.实心 B.框架 C.薄壳 D.拱形
17.在同一天中,上海、成都、乌鲁木齐中,先被太阳照到的城市是(  )
A.上海 B.成都 C.乌鲁木齐 D.同时
18.八大行星中温差最大的行星是(  )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19.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  )
A.工业革命 B.科技革命 C.信息革命
20.家庭供暖系统是由_____构成的。(  )
①散热部分
②供水部分
③排水部分
④回水部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21.我们不可以通过(  )的方法收集水污染的相关资料。
A.实地考察 B.实验 C.访谈 D.想象
22.软陶泥沉在水底,用_____方法不能让它浮在水面上。(  )
A.揉成实心球 B.捏成船形 C.木板托举 D.水中加盐
23.下列图中,_____是大熊座。(  )
A. B.
C. D.
24.下列有关地球公转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成四季交替变化 B.绕着太阳进行公转
C.公转周期是一年 D.公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5.如图所示。
(1)图中A、B、C、D 四个节气分别是    、   、   、   。
(2)四个节气日的正午,立柱影子最长的是    ,影子最短的是    。(填文字)
26.设计“小木船”。
通过学习“漂浮的船”一课,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实践探究方法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验收一下吧!——设计一艘属于自己的船!
设计要求:①能稳稳的漂浮在水面上;
②外形简单、美观、得体。
(1)你选取的材料是(要求:低成本;环保):   ;
(2)你设计的船的简易图(轮廓清晰,特点明显):
(3)简单介绍一下你设计的船(可以从设计构造、功能、意图等角度介绍给大家):   。
(4)给你的设计的船起一个响亮励志的名字吧!   。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小升初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
1.【答案】地轴;西;东;24。
【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被照亮的部分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地球上出现白天和黑夜交替、周而复始的现象,该现象叫作昼夜交替。
【解答】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大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
故答案为:地轴;西;东;24。
2.【答案】电磁波;蝙蝠。
【分析】人们不仅能从大自然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还能独自研究,独自创造。
【解答】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发明雷达,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的这种捕获目标信息的方式与蝙蝠捕食昆虫有相似之处。
故答案为:电磁波;蝙蝠。
3.【答案】地球。
【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解答】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所以地球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又称为“蓝色星球”。
故答案为:地球。
4.【答案】太空中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的感觉一样吗?
【分析】太空没有人生活所需要的生活用品,没有氧气、紫外线辐射强、没有绿色植物、地球引力很小,人们飘来飘去,掌握不了平衡等。
【解答】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与在地球上截然不同。太空没有人生活所需的生活用品,没有氧气、紫外线辐射强、没有绿色植物、地球引力很小,人们飘来飘去,掌握不了平衡,交通没有地球那么方便。经过科学课的学习,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在太空中生活”的信息,对此,我还想探究:太空中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的感觉一样吗?
故答案为:太空中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的感觉一样吗?
二、判断。
5.【答案】√
【分析】对称是以点或线为中心,保持两边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呈现对称形式的事物,其颜色、阴影色调和结构是统一而又和谐的。对称的事物可以给人一种安静而严肃的感觉,蕴含着平衡、稳定的美。
【解答】根据对建筑物的认识,有些建筑物在造型上采用了对称美。我国古代的建筑物类似蝴蝶的翅膀,具有对称美,例如故宫、天坛都是对称建筑。
故答案为:√。
6.【答案】√
【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解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自转的同时公转,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的方向跟公转的方向相同。而且角速度一样,自转周期是农历一个月,公转周期是农历一个月。题目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7.【答案】√
【分析】像木头、塑料等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像铁、橡皮泥等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弱。
【解答】像木头、塑料等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像铁、橡皮泥等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弱。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不同。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8.【答案】×
【分析】鸡蛋壳有较大的承重力,所以有些建筑的屋顶都做成薄壳形。
【解答】建筑物做成薄壳屋顶是因为:这种屋顶能承受很大压力,可以做得很大很薄,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了屋面结构的重量,还节省了建筑材料。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9.【答案】×
【分析】人类的眼睛只要直接观看太阳几秒,就可能造成永久伤害,甚至眼盲。
【解答】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因为强烈的阳光会灼伤眼睛的视网膜,使眼睛受到伤害,可以使用电焊护目镜观察太阳。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10.【答案】√
【分析】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解答】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其他行星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故答案为:√。
11.【答案】√
【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
【解答】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没有中断。中国有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第一颗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故答案为:√。
12.【答案】×
【分析】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工具和科技产品能够体现出精致和智能化的特点,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使用电等能源。
【解答】信息时代工具和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工具和科技产品能够体现出精致和智能化的特点,如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等,主要使用电等能源。在信息时代,电力为重要能源,但是也用到人力、畜力,如人摇船、马拉车等。
故答案为:×。
13.【答案】×
【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如此,水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地球资源,它哺育了众多古老的人类文明,同时也是现代工业文明不可或缺的血脉。
【解答】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在这些的淡水中,三分之二冰川和难以利用的深层地下水。所以地球上的水资源匮乏,要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
14.【答案】√
【分析】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
【解答】造成水的污染原因有两类: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还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大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等。自然因素:岩石的风化和水解,火山喷发、水流冲蚀地面、大气降尘的降水淋洗,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故答案为:√。
三、选择(请将最佳选项的字母填到相应题后括号内)。
15.【答案】C
【分析】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解答】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图中拱形受压时,会产生向外的压力。
故选:C。
16.【答案】A
【分析】常见的建筑物的结构主要包括:薄壳结构、实心结构、框架结构。
【解答】实心结构的建筑物有:桥墩,基础承台,市政雕像,纪念碑,路堤,水坝等,大坝属于实心结构,有利于防洪。
故选:A。
17.【答案】A
【分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解答】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且太阳东升西落,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上海、成都、乌鲁木齐中,上海在最东面,所以上海先迎来黎明,先被太阳照到。
故选:A。
18.【答案】A
【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也是温差最大的行星,白天时赤道温度可达437℃,夜间颗降至﹣172℃。
故选:A。
19.【答案】B
【分析】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好处也有坏处,例如通信技术的变革给人类社会的好处,从最早的烽火狼烟到现在的手机、互联网,新型的通信技术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距离更远,使用更便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交流更方便,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解答】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故选:B。
20.【答案】C
【分析】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住房的基本系统的有:水力系统、电力系统、采光系统、通风系统等。
【解答】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住房的基本系统的有:供水系统、结构系统、供暖系统、电力系统、采光系统、通风系统等。家庭供暖系统是由散热部分、供水部分、回水部分构成的,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排水部分属于供水系统。
故选:C。
21.【答案】D
【分析】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解答】调查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调查效果的好坏,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自己的实际,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客观环境和调查者自身主观条件来选择。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访谈的方法收集水污染的相关资料。但是绝对不可以通过自己猜想的方法获取信息,D符合题意。
故选:D。
22.【答案】A
【分析】物体水中的沉浮决定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大小,物体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会沉在水底;物体重力小于浮力,物体会在水中漂浮;物体重力等于浮力,物体会在水中悬浮。
【解答】A.软陶泥沉在水底,说明软陶泥比同体积的水重,将软陶泥揉成实心球不能增加浮力,不能让它浮在水面上,故A符合题意;
B.将软陶泥捏成船形,可以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可以让软陶泥浮在水面上,故B不符合题意;
C.木板托举软陶泥,当然可以让它浮在水面上,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加盐,盐水比同体积的淡水重,可能让软陶泥浮在水面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答案】A
【分析】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星空,人们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天空中每一颗恒星都属于某一特定星座。
【解答】春季的夜晚,面向北仰望天空,可以看到有7颗亮星组成勺形,这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在“大熊”的臀部和尾部,是寻找大熊座的重要标志。A是大熊座;B是猎户座;C是仙后座;D是小熊座。
故选:A。
24.【答案】D
【分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形成四季交替变化;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故选:D。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5.【答案】(1)冬至;秋分;夏至;春分。
(2)冬至;夏至。
【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时太阳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
【解答】(1)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根据题干可知,图中A、B、C、D 四个节气分别是冬至、秋分、夏至、春分;
(2)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故答案为:
(1)冬至;秋分;夏至;春分。
(2)冬至;夏至。
26.【答案】(1)泡沫板;
(2)

(3)船首采用尖形结构,能够减小水的阻力,采用喷气装置作为动力,绿色环保;
(4)剑鱼号。
【分析】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解答】(1)在做模拟实验发现,可以用来制造小船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具备质量轻便的特点,就可以制造小船。我制作小船时选用的材料是泡沫块。
(2)设计图是动手制作的指南,所以设计图越详尽越好。
(3)小船使用泡沫板为船体,容易漂浮,且易于加工,船首采用尖形结构,能够减小水的阻力,采用喷气装置作为动力,绿色环保。
(4)我希望制作的小船能够劈波斩浪,为突出它速度快的特点,我给它取名为“剑鱼号”。
故答案为:
(1)泡沫板;
(2)
(3)船首采用尖形结构,能够减小水的阻力,采用喷气装置作为动力,绿色环保;
(4)剑鱼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