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解读课件)-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解读课件)-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4 22: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解读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EDUCATION
2
0
2
4
EDUCATION
05
06
07
08
目 录
Contents
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提示
单元活动示例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01
02
03
04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解读
壹 课程标准解读
1. 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2.知道《查士丁尼法典》;
3.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感受早期西欧城市居民为争取自由和自治、力求获得市民身份的战斗精神;知道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认识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知道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及克洛维的统治;通过了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等重要史实,了解西欧庄园生活,初步理解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提高对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通过史料探究城市与大学兴起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形式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知道庄园领主与佃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正确理解庄园法庭的运行特点和作用;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西欧庄园发展,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知道大学的兴起与城市自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知道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知道法兰克王国的扩张,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及分裂情况。知道基督教的兴起,了解基督教的传播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01
02
03
单元课标
课标解读
贰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知识整合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一般认为,中世纪的时间为5—15世纪。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封建时代欧洲社会的基本面貌。要让学生理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出现了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并逐渐建立封建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大学兴起,孕育着西方近代文明;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与世俗统治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罗马帝国分裂后兴起的拜占庭帝国,其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封建时代的西欧文明是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结合日耳曼人的传统而产生的新文明,其主要特点是封君封臣制普遍存在,庄园经济盛行,教会神学绝对控制文化,基督教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
单元时空线索
贰 单元教材分析
阶段特征:封君封臣制、庄园经济、大学兴起
(1)政治:西欧封建制度普遍确立(法兰克王国封君封臣制),早期资产阶级诞生(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自治城市的出现),法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经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一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3)思想文化: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促进了学术发展和新思想的萌发;拜占庭帝国创造出独居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单元阶段特征
一大宗教 基督教。
一种制度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两部法律 《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两大帝国 查理曼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
三大兴起 庄园经济兴起、城市兴起、大学兴起。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知道基督教的兴起,了解基督教的传播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及克洛维的统治。理解并掌握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形式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知道法兰克王国的扩张,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及分裂情况。
第8课 西欧庄园
通过庄园生活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知道庄园经济存在的时间、概况,庄园法庭的惩罚手段、作用。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道中世纪城市兴起原因和过程、掌握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方法、成果;知道城市居民的组成、获得居民身份的途径和早期大学的起源。
单元结构梳理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说出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基本概况;记住《罗马民法大全》的起源、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及启示、《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贰 单元教材分析
封建社会的文明
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比较 中国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认识
时间
政治 经济 城市 思想 文化 公元前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主
城市规模大;
以政治职能为主。
公元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
等级森严、教权与
世俗权力斗争激烈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具有政治体制成熟、经济结构稳定、思想文化繁荣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的主要原因,也是禁锢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枷锁。正是由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黑暗,才刺激人们寻求近代社会的曙光,促进其发展。
文学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庄园为主
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以经济职能为主。
神学占统治地位,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单元时空背景
贰 单元教材分析
叁 单元学情分析
经过两个单元的世界上古史的学习,打开了世界史学习的宝瓶口,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增加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学生在前面学习中掌握了上古史的一些知识,接触了一些中古史内容,但对中古史中的一些概念不清、史实不明,事件之间联系往往割裂;且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教学中应尽量深入浅出,对过于专业性、理论性的地方进行简化,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来协助,这样的话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符合现实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另外,对于毕业班学生来说,通过史料研习培养学习世界历史的方法和思维技巧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史料实证、时空线索、唯物史观等培养来实现这一目标。
单元学情分析
肆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①法兰克王国
学习要点:蛮族国家的建立;查里曼加冕;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学习提示: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发展和分裂过程。 学习延伸:知道蛮族国家的建立为欧洲注入了新鲜血液。
②西欧庄园
学习要点:庄园领主与佃户;庄园法庭。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西欧庄园具有独立的经济、行政和司法权力,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西欧封君封臣关系。
目标定位依据
肆 单元学习目标
③中世纪城市
学习要点:城市特许状;城市居民的身份。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中世纪城市与国王的关系。
④大学兴起
学习要点:巴黎大学的建立,牛津大学的兴起。
学习提示:初步认识欧洲早期大学起源、大学课程设置和目的。
⑤查士丁尼和《查士丁尼法典》
学习要点:查士丁尼统治措施及《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学习提示:了解《查士丁尼法典》历史地位。
⑥拜占庭帝国
学习要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历程。
学习提示:了解拜占庭帝国的衰亡的原因。
目标定位依据
肆 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的兴起以及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2. 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认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 了解西欧庄园的情况;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情况。
4. 知道《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5. 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灭亡的过程,认识帝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封君封臣制的形成与影响、西欧庄园是独立的政治经济单位、城市与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在罗马法中的地位、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难点: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庄园居民的构成及之间的关系;庄园法庭是庄园具有司法权的重要体现;大学兴起与市民阶层形成之间的联系;《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与意义;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单元学习目标
伍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情境1、学会计算历史年代,制作世界上古时期历史发展时间轴,编写简要的历史大事年表,掌握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世界古代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明晰世界古代史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情境2、观察并识读世界中古时期的各地区示意图,如《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形势图》、一个庄园的图解、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示意图等,从历史地图中辨识、获取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认识文明发展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情境3、通过解读克洛维像、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查理曼帝国的骑兵、查理大帝、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时的情景、劳动中的农奴、知识拓展(中世纪欧洲农奴的生活状况)、中世纪大学课堂、知识拓展(1345年伦敦马刺业基尔特规章)、查士丁尼一世像、知识拓展(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等图文资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认识图文资料是了解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伍 单元情景任务设计
情境4、搜集世界中古时期相关的图片,将历史图片进行分类,配上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以黑板报、手抄报、历史图集等方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情境5、查阅、整理世界中古时期主要文明成就的相关材料(基督教的兴起、加洛林文艺复兴、保留中世纪建筑的巴黎市区、中世纪大学课堂、《罗马民法大全》、圣索菲亚大教堂),组织一场微型的古代文明成就展,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认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正确的国际意识,初步形成理解、尊重、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课时01
课时02
课时03
第1课时
第7课 基督教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第2课时
第8课 西欧庄园
第3课时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时04
第5课时
单元复习与单元活动
五课时(新课+单元复习+单元活动)
陆 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05
第4课时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时01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4世纪开始,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大小不一的王国,史称“蛮族王国”。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强大的国家。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查理在位时,法兰克王国国势最盛。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帝国分为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这三个国家是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对西欧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课计划一课时。
陆 单元课时安排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建制度
①都通过分封土地得以实现
②都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形成
③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统治秩序
④都规定了彼此的权利与义务
共同点
项目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君封臣制
不同点 依据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等级关系 等级严密,主从关系从最高级到最低级,天子为最高等级,层层分封 主从关系只存在于建立直接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
权力关系 权力集中,被封者均对封主(周天子)负责 权力相对分散,无直接的制约关系
影响 开发边疆,巩固统治;但后期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但效忠关系十分松弛和自由
课时01
陆 单元课时安排
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02
9世纪,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庄园里的居民主要是佃户,领主依靠向佃户提供份地对佃户进行劳役剥削;庄园里除了极少数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外,大部分生活用品都依靠佃户的生产劳动来获得。庄园又是一个独立王国,领主在庄园里享有行政权、司法权等权力,国王不能干涉。领主通过设置庄园法庭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庄园公共秩序,同时,佃户也可以通过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本课计划一课时。
西欧封建庄园经济与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异同:
不同 相同
土地所有 生产形式 租税形式 西欧庄园经济
中国封建经济 自耕农农民拥有少量土地。
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性,缺乏生产积极性。
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性,生产积极性较高。
农民受寺庙封建主的控制,向寺庙交租服役。
农民受国家控制,向国家(或地主)交租服役。
土地全部为寺庙封建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
①都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农民都受封建地租剥削。
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02
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03
城市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导致了庄园的衰落与瓦解,逃离庄园的农奴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或教堂附近定居下来形成城市,城市为摆脱庄园主的统治通过赎买和武装斗争的方式走向争取自治的斗争;城市自由和自治的获得,刺激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和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从而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大学在国王和主教的支持下取得了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本课计划一课时。
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经济:城市的商品经济开始瓦解封建经济,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政治: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
文化:为学校的兴办创造了条件,对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
大学兴起的影响: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为欧洲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学兴起的原因:经济的发展;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
大学的代表: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大学的基本特征:有自治权(司法特权;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
大学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04
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04
两者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故又称拜占庭帝国。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组织编撰了《查士丁尼法典》,为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外开疆拓土,使得帝国版图继续扩大。长期的对外战争和国内矛盾,导致拜占庭帝国国力下降,面对外来威胁却与日俱增。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走向覆灭。本课计划一课时。
古代罗马人的法学成就
进展 时期 名称 影响
拜占庭帝国时期
罗马民法大全
欧洲民法的基础
发展
罗马帝国时期
万民法
经济法
罗马共和国时期
《十二铜表法》
起源
欧洲法学的渊源
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完善
提示:古代世界的法律成果《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代两河流域奴隶制文明。
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04
柒 单元教学提示
欧洲的封建时代: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约从公元476年到164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这个时期的欧洲,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又称“中世纪”。
欧洲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以及基督教的重大影响。
1.图示法。利用历史地图及示意图,明确地理位置及内在关系。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扩张在历史地图上呈现;利用示意图明确西欧的封建等级关系、运用图示法总结知识主线。
2.比较法。列表比较佛教与基督教的概况;比较西欧封建等级制与中国的分封制。
3.以人带事法。在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和查理曼帝国的缔造者查理相关事迹的基础上,理清法兰克王国的发展脉络。
单元教学提示
柒 单元教学提示
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内容,尤其是一些历史地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制度等,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材料,拉近学生与所学内容的距离。要注意对世界古代史上典型的文明成果、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具体、形象的讲述,注重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解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世界史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对世界古代史材料的阅读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概括世界各个区域文明的主要特征,梳理各区域文明互动的过程和及其结果。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区域的文明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特点。同时,要引导学生回顾、联系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典型的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等,有选择地运用有关世界古代史的影视作品,进行情境创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联系地理课程,引导学生掌握世界古代历史地图的要素,认识古代世界不同区域的地理范围,加深对古代多元文明的理解。
单元教学提示
(一)活动主题
编制历史手抄报
——封建时代的欧洲
(二)活动目标
①了解和认识封建时代欧洲的社会发展状况。
②感受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家国情怀。
③学习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运用资料展示和说明历史事物的方法。
④增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01
OPTION
03
OPTION
04
OPTION
编制历史手抄报
02
OPTION
(三)活动过程
①自愿结合成小组,制定小报设计方案,如确定手抄报的主题、刊头等;并明确分工,如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等。
②根据自己所定主题,分头收集有关封建时代欧洲的图文资料。
③按照分工,编写文章,确定插图,合作完成小报的编辑。
④将编制好的历史手抄报在班上进行交流,交流后在班上进行展示。
⑤依照编制历史手抄的评价量规进行自我和小组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依据量规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四)活动说明
活动资源:历史教科书、网络资源、历史博物馆资料等。编制历史小报的评价量规应在活动之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并发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使用。历史手抄报的评价可从主题明确、具有历史感、材料充实、版面安排合理、文字流畅、设计有创造性、艺术性等方面考虑。
捌 单元活动示例
单元活动示例